江六醜 作品

第667章 神話(農家 下)

趙府氣勢恢宏,規模極為宏大,佔地近百畝。

跟在易華偉身後的許辛一行人,沿著蜿蜒曲折的迴廊緩緩朝後院走去。

曲折蜿蜒的迴廊將各個亭臺樓閣巧妙地聯接在一起。迴廊的柱子上繪著色彩斑斕的圖案,有神話傳說中的瑞獸,有寓意吉祥的花卉。陽光透過迴廊的鏤空雕花,灑下斑駁的光影,雕樑畫棟之間,處處彰顯著主人的尊貴與奢華。精湛的雕刻技藝,絢麗的色彩搭配,無不讓人驚歎於工匠們的巧奪天工。

沿途,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一一映入眾人眼簾。造型各異的亭臺讓人目不暇接,有的小巧玲瓏,宛如精緻的藝術品;有的則氣勢恢宏,如同一座座雄偉的堡壘。樓閣高聳,飛簷斗拱,那精美的雕刻讓人歎為觀止。每一處樓閣的門窗之上,都雕琢著細膩無比的花紋,花鳥魚蟲彷彿在花間嬉戲,山水人物好似在畫中漫步,一個個圖案都栩栩如生。

許辛進過不少貴人府邸,那些府邸或精緻典雅,或大氣磅礴,但皆不如眼前的趙府這般令人震撼。

目光在這一片奢華中流轉,心中卻微微一沉。作為農家子弟,許辛自小就深知百姓的疾苦,看著這些奢華的景象,他彷彿看見了無數百姓的民脂民膏。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著對這奢華之美的驚歎,又有著對百姓苦難的憐憫。哪裡還高興得起來?若不是為了見見易華偉口中所說的畝產千斤的神奇作物,恐怕早就告辭離去了。

身後的弟子則瞪大了眼睛,被這眼前的美景所折服。看著不遠處掩嘴輕笑的俏麗侍女時,一些年輕的弟子不禁紅了臉,目光中流露出羞澀與好奇。侍女們看著這些侷促的年輕人,笑得更加歡快,銀鈴般的笑聲在空氣中迴盪,引來眾人一片羞澀的目光。

“你們這些丫頭,都沒事做了嗎?”

一道嬌斥聲突然傳來,抬頭望去,卻是呂雉走了過來。呂雉身著一襲淡雅的長裙,身姿婀娜,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嚴,又帶著幾分溫柔。她的出現,讓那些嬉笑的侍女們頓時作鳥獸散,紛紛故作忙碌起來。

“見過趙大人!許公!以及諸位。”

呂雉盈盈一拜,舉止優雅大方,起身後朝易華偉開口道:“大人,秋菊之前服侍的那位…下了帖子,說一會就過來……您看?”

“嗯,這位是我府中管事,呂夫人。”

易華偉點點頭,簡單介紹了一下便開口道:“不用管她,來了就讓小荷先招呼著。我們走。”

一行人跟在呂雉後面,兩刻種,才到了後院側門。

走進大門,引人矚目的卻是那佔據了府中近一半面積的廣闊田地。

門口建有一座簡陋的木屋。這是農夫們休息和存放農具的地方。木屋雖然簡陋,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屋前擺放著一些農具,有鋤頭、鐮刀、耙子等一些"匠神"發明的器具。看得出,這些工具應該使用了一段時間,卻保養得很好,在陽光下散發著金屬的光澤。

田地裡,一壟壟整齊的土地猶如棋盤般排列,土壤肥沃而黝黑,散發著淡淡的泥土芬芳。田間的小徑縱橫交錯,鋪滿了細小的鵝卵石。

眺眼望去,數十畝土地分為整齊的四塊,一塊田地裡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有嫩綠的蔬菜,有金黃的麥穗,還有一些翠綠剛剛結果的瓜果。

另外三大塊則是土豆、番薯、玉米的實驗田。

此時,田間的農夫們正有條不紊地勞作著。一些農夫彎著腰,用小鋤頭輕輕地清理著雜草。動作嫻熟而認真,每一下都恰到好處,既不會傷到藤蔓,又能將雜草清理乾淨。時不時直起身子,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額頭的汗水,然後又繼續投入到勞作之中。

番薯地裡,一壟壟番薯藤蔓整齊地排列著。葉子翠綠欲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藤蔓粗壯,緊緊地抓著土地,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它們頑強的生命力。

一旁的呂雉微微側身,輕聲開口道:“大人帶回的這些番薯,一年一熟,畝產約在二十五石左右。此處乃是北地,氣候相對寒冷,對作物生長多有制約。可若在南方,諸如象郡、桂林、南海、巴蜀等地,那裡氣候溫暖溼潤,這些番薯便可實現一年兩熟。”

呂雉說話之際,微微抬眸看了易華偉一眼,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在此之前,她也曾對易華偉所言深感懷疑,一度以為他是在信口開河。然而,在去年九月,她親眼見證了一畝地裡挖出了整整二十六石番薯的震撼場景。那一刻,她瞬間明白,有了這些神奇的作物,大秦的根基已然堅不可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跟劉邦一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