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央 作品

第 126 章 港口(第2頁)

 李令月說的什麼這周都不要再聯繫,是絕對不可能的。

 “積分寡人來賺,不需要你操心。”嬴政又一次重申:“你也不許為了省那點積分而不與寡人聯繫。”

 看得出來,他的心情真的相當不好,連許久未見的“寡人”都崩了出來。

 自從嬴政摸清了系統給積分的規律之後,他賺積分的速度是越這樣的話,自然也有他的底氣。

 李令月聞言,立馬轉變了口風:“那什麼……我剛才隨便說說的,你別在意。”

 她見嬴政不接她的話,便自動轉移了話題:“剛才你說,你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是指什麼?我都帶著你在大唐‘遊歷’了好些天了,你對於我大唐運河沿岸一帶應該有幾分熟悉了吧?”

 “黔首。那些黔首們在見到你時,發自內心的激動和歡喜,是我從未見過的。不止秦國,如今中原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君,都不可能會有這種待遇。”

 很長一段時間中,底層黔首在嬴政看來,都是沉默的背景板。

 他們愚昧、麻木,有時他們的不聽話會令嬴政感到頭疼。

 但現在,嬴政發現,原來,他們還可以那樣鮮活,他們帶來的,也並不都是負面的東西。如果善待他們,他們也能夠給出積極的回饋。

 這便是……愛民如子系統希望他們明白的東西嗎?

 嬴政看著系統中快速增長的積分,若有所思。

 “還有那些商人……他們歷來都不做虧本買賣,你卻讓他們在沒有好處的情況下,心甘情願地為你奉上厚禮,這也是寡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

 秦國對待商賈並不友善。他們擔憂黔首們被商人們蠱惑,不肯好好種地,更擔憂農人們跑去經商,導致糧食不夠,因此,他們對商人進行了諸多限制。

 即使商人們嘗試著給官員送禮,那也是為了獲得些許便利。他們對朝廷的印象,朝廷對他們的印象,都不會好到哪裡去。

 所以,當嬴政看到那些商人們對李令月這般推崇的時候,他才會如此驚訝。

 從側面,也能看出,李令月對本國的商賈是真的不錯。

 想到這裡,嬴政忍不住問道:“你們大唐的糧食產量,已經這般充沛了嗎?否則,你為何對治下之民經商不加以限制?”

 “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已經想法子從系統中得到高產糧種,改變大唐的耕種模式,提高糧食產量了。”李令月道:“如今,大唐糧食產量的確增加了不少。”

 當然,大唐的土地兼併情況也變得嚴重了不少,這也使得大唐國庫中的糧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充裕。不過,不要緊,暫且先讓那些地主們替他們存著糧食吧。

 待她騰出手來,就開始進行土地改革一事。

 海外貿易給李令月帶來了海量的金銀,李令月準備一邊通過律令來限制貴族之家土地持有數量,一邊用金銀來贖買一部分土地。最終,要確保將大部分土地重新收歸國有,然後租給農民來種。如此一來,便能繼續將均田制維持下去。

 此後,他們還需要每隔一陣子,便打一次土地兼併。否則,總有人會陽奉陰違。當然,要是後世不幸出了昏庸的君主,圖省事不想打,那就進入王朝興衰的週期率吧。

 “總之,如今我大唐田地種的產出夠用。再加上,商人們會從海外採買一些其他國家的糧食回來,我沒有打擊商人的必要。”

 “更何況,這些商人們還給我交稅、交保護費呢。我能用這些錢財來採買糧食,發展國力。”

 在李令月看,只把錢當錢,而看不到錢財的其他價值。

 她如此推崇商業,是因為她知道該如何將從商業中賺取的錢財,轉化為其他的資源,轉化為國家發展的動力。

 而轉化這一步,恰恰是最重要的。

 後世的大宋,只會賺錢,無法將賺來的錢財轉化為保護自己的力量,便淪為了一隻肥羊。

 後世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國家,在從大航海中得到了海量的財富之後,卻沒用這些財富來發展本國的產業,於是,在風光一時之後,它們重新跌落了下去。

 李令月對嬴政道:“我不限制經商,甚至鼓勵我的國民們從事海上貿易,自然是因為這能給我帶來更多。”

 嬴政知道,李令月對於商業的認知,向來比他更前衛。於是,他若有所思地聽完了這番話。

 “難怪這些航海商人們會對你這般推崇。”

 “待大秦一統天下之後,阿政你也可以考慮多拓展幾條商業路線了。”李令月笑吟吟地對嬴政道:“現在你們還需要打打殺殺,等到局勢平定下來之後,就不能再用老一套思路來行事了。”

 “接下來,你會不斷從系統中得到高產作物的種子。到時候,不需要那麼多人種地了,你完全可以鼓勵一部分人去經商,去走路上絲綢之路,並打通海上絲綢之路,換回你們需要的各種資源,提高生活質量。”

 “寡人會慎重考慮的。”說完這番話後,嬴政看了看李令月那邊的天色,開口道:“天色不早了,你早點休息吧。”

 李令月伸了個懶腰:“你也是。欲要成就大事,健康不可忽視。批完摺子,你要早點休息。我可不希望下回跟你聯絡的時候,看到你眼下有烏青。”

 嬴政:“……知道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終於“上岸”了,沒有水波的影響,這一覺,李令月睡得格外安穩。

 翌日一早,李令月從睡夢中醒來,便開始規劃她在揚州期間的行程。

 首先,先去看看她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幾艘戰艦。好歹佔了個“天降祥瑞”的名頭,這些“祥瑞”總要有點排面。

 然後,她準備依次去造船廠地方看看,之後是指南針製造廠、“罐頭”製造廠等保障航海後勤的地方。

 最後,也是她本次來揚州的主要目的——選擇一處地方,建立一所海軍學校。

 隨著海上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張,大唐需要一支海軍來保護商船的安全。但海軍不可能憑空變出來,大唐需要自己培養。

 因此,建立一所海軍學校,對於李令月和武皇來說迫在眉睫。

 在李令月的規劃中,海軍學校的生源,可以從已有的軍隊中招,也可以從普通百姓中招。

 符合條件的陸兵們可以進入海軍學校學習,並在通過考核之後自動轉為海軍的一員。

 符合條件的普通百姓們在通過學習和考核之後,同樣可以成為海軍的一員。

 只要她給海軍的待遇足夠好,不怕沒有人願意來報名。

 陸軍也用不著羨慕海軍,因為海軍的危險係數比陸軍高,待遇比陸軍好上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日常生活和訓練中,陸軍不會有什麼傷亡。但因為此時造船技術有限,海軍的每一次出海都有一定的風險。

 當然,陸軍要是實在羨慕海軍的待遇,想要轉職成海軍,那也是他們的自由。

 只要他們願意為了高薪而承受更高的風險,李令月是不會將他們拒之門外的。

 當李令月將她的想法告知武皇時,武皇表示十分支持。

 唯獨在招生門檻上,兩人產生了一些分歧。

 武皇的意思是直接招收青壯年男子,學成出來立馬就可以派上用場,李令月卻堅持要求擴大招生範圍,讓符合條件的女子也可以參加入學,併成為海軍的一員。

 武皇對李令月道:“你又何必如此?朕知道,有一些女子身體素質和個人條件超過男子,可你得承認,軍隊中,始終是男子佔了絕大多數。你若是在一個滿是男子的學校安排幾名女子入學,你可知道這會增加多少管理難度?”

 先前李令月要求在自己所統帥的軍隊中加入女兵,武皇想著她可以控制住局面,便同意了。

 在武皇看來,控制住底下的兵不要亂來,對於李令月而言,頂多是稍微多花點精力罷了,是順帶的事。

 可建立海軍學校,並讓女子和男子一起入學就不同了。通過這種方式,大唐興許的確能夠獲得幾名資質出眾的女兵,卻也會給管理帶來許多麻煩。

 比方說,這些女兵要不要單獨建個隊伍?要不要跟男兵一起行動?若是她們在海軍學校受到了侵害,又要如何處理?

 李令月卻道:“阿孃,有些事,我們不能怕麻煩,便不去做。誠然如你所言,不招女兵,只招男兵,看起來對我們最省力。但一時的省力,可能會導致我們之後走不少彎路,付出許多代價。”

 “遠洋海軍對於我們來說是一支新興的隊伍,它還很年輕,它的規則由我們制定,因此,它會有更多的包容性。”

 “女兵需不需要單獨建立一個隊伍?當然不,既然她們選擇進入海軍學校中,那麼,她們首先要明白,她們和其他男兵一樣,都是我大周海軍的一員,他們沒有任何區別。在海軍學校之中,沒有人會受到任何優待。能夠完成訓練任務的就繼續呆下去,完不成訓練任務的,就趁早離開。”

 “至於女兵受到男兵侵——犯,這可以歸結為海軍對自己的同僚實施內部暴力,我們應該做的是制定相應的規則來制止這種行為,派相應的人員來進行監管,而不是一刀切。”

 “阿孃,我們是天下之主,天下英傑,理應為我們所用,無論男女!”

 最終,武皇被李令月說服了:“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你給大周帶來了新鮮的血液,我有時候都忍不住想看看,大周在你的引導下,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李令月在用完早膳之後,便向進來向她請示工作的宋璟傳達了自己的想法。接下來,自有宋璟與揚州知府聯繫,而後進行一系列的安排。

 從系統中兌換出的六艘戰艦沒有讓李令月失望,六艘嶄新的戰艦靜靜地停泊在水中時,不少人都深為震撼。

 揚州知府對李令月道:“第一次看到上蒼賜下的戰艦時,微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戰艦?如此神物,恐怕也只有太女殿下配享用了……”

 李令月眯著眼,看著陽光灑在戰艦上,反射出來的光芒,對揚州知府道:“不,這些戰艦,不是給孤獨享的。既然是戰艦,就要物盡其用。它未來的使用者,是我大唐海軍。它存在的意義,便是保衛我大唐子民不受外敵侵——犯!”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6-0304:26:48~2024-06-0518:12: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秋暮清茶、走哪看哪兒5瓶;yvchiyao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越是臨近揚州港口,便越繁華。

 即使是在熒幕中,嬴政也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船隻從李令月的官船旁邊經過。

 “為何不肅清河道?”他問:“若是有人伺機行刺,該如何是好?”

 這要換做是他,不止河道,沿途都得排查干淨了,絕不能讓有心人有任何可乘之機。

 “河道有那麼寬敞,總不能都讓我的人佔了。只要那些商船跟官船保持距離,就可以了。”

 李令月道:“揚州港口每日的吞吐量很大,商船進進出出的。我要是封鎖港口,至少會影響到數日的正常運輸。”

 要是武皇還在這裡,恐怕得按照武皇的意思了算?

 嬴政沉默地看了李令月一眼,沒有再進行勸說。

 雖則他們感情不錯,但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許多想法還是不同的。

 這一點,相處的時日越久,便越是明晰。

 反正李令月也不會真正遇到生命危險。既如此,他也犯不著因為這些事與李令月發生衝突。

 嬴政將注意力放在了那些路過的商船上,他看著這些商船上載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對李令月道:“為我介紹介紹這些東西吧,令月。”

 後世人的日子,果然比他們這些生活在古早時期的王公貴族還要好過一些。

 許多東西,嬴政連見都沒有見過,後世卻已經發展到連普通人都能用得起的程度了。

 嬴政想要向李令月瞭解這些,並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也希望評估一下這些東西的實際功效,看看他的大秦能不能將實用性較高的一些東西給製造出來。

 “好。”李令月今日精神頗好,便指著過往的船隻向嬴政一一介紹了起來。

 “這艘船上裝的是茶葉。”

 “這艘船裝的是酒。”

 “這是揚州紡織廠製造出來的絲綢和棉布,這艘船應該是剛剛從揚州進了貨,準備運到別的地方去賣。”

 “這艘船上裝的……”李令月仔細辨認了一下,而後對嬴政道:“是舶來品。舶來品的種類可就多了,像是一些思想家、科學家的著作,包括香料、珠寶、作物種子在內的商品,以及一些諸如石英、銅、鐵、錳之類的礦產資源。”

 “思想家?科學家?”嬴政皺起了眉。這對於他來說,又是陌生的詞彙。

 “是類似諸子百家那樣的學術流派嗎?”嬴政問。

 如果是這樣,只要是對治理國家有用的,嬴政不介意拿來用一用。

 “你可以將這看做是一個新的學術流派,不過,這些學術流派與治國之道無關。支持這些流派的發展,可以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更多便利。同時,也讓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李令月這麼說著,給嬴政講了阿基米德用自制的鏡子燒燬羅馬人軍艦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帝國爆發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

 阿基米德的祖國敘拉古王國一直以羅馬人馬首是瞻,但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帝國打敗了羅馬共和國。

 敘拉古王國的國王便轉而與迦太基人結盟,從而招來了羅馬人的報復。

 在羅馬人朝著西西里島襲來的時候,敘拉古國王著急得不行,他心裡很清楚,憑著他手底下這點兵力,根本不可能跟羅馬人相抗衡。

 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本國賢人阿基米德身上。

 然而這時候,阿基米德卻在做一件看上去對戰事毫無幫助的事——他在派人制造鏡子。

 國王問阿基米德為什麼要這麼做,阿基米德告訴國王,讓幾百名士兵同時舉著鏡子,朝一艘戰船的白帆反射灼熱的陽光,就能讓白帆燒起來。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他們用這種方式,解決了一艘又一艘敵艦,並從心理上瓦解了羅馬人的攻擊意志。羅馬人覺得,對面有人會施展巫術,於是,他們落荒而逃。

 這個故事在真實歷史上未必可考,但李令月覺得,它真正的意義不在於講述一段真實的歷史,而在於將科學的力量用一種通俗易懂的形式傳達給了許多人。

 嬴政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後,皺眉看向李令月:“這真的是憑藉人力能夠做到的事嗎?”

 “理論上可以做到,實際操作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無論如何,這些科學家能夠發揮出來的力量,超乎你我的想象。”李令月道。

 亞里士多德這位古希臘哲人,生活在嬴政的老祖宗秦獻公、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時代,他的許多思想和理論,在後世仍有人研究著。

 阿基米德這位力學之父,更是與嬴政同一個時代的人。

 他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

 嬴政在聽到這番話後,露出了笑容:“真是狂妄!不過,寡人喜歡這種狂妄!”

 李令月一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嬴政怕是盯上阿基米德了。

 不過,也難怪,嬴政向來喜歡有本事的人,更喜歡有本事且能夠為他所用的人。

 當他知道了阿基米德的種種事蹟,並知道他和對方身處同一個時代的時候,他對阿基米德一點也不心動,那才不現實。

 “看來,你強搶民男的名聲,是註定要傳到國外去了。”李令月道。

 “你說什麼?”嬴政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聽。他不過是求賢若渴罷了,怎麼就強搶民男了?

 “我是說,願陛下能早日將阿基米德帶回大秦,也好讓我看看先賢的風采。”

 等到大秦的陸上絲綢之路,或者海上絲綢之路能夠延伸到歐洲時,大秦在那個時代,已經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了吧?

 “對了,你不問問,這些舶來品的來源是哪裡嗎?”李令月問。

 “你不是說,你們正在與拜占庭帝國做生意嗎?想必這些舶來品,就是來自這些地方吧。”

 嬴政還在思考著怎麼將人才都弄來大秦呢。對於李令月的提問,他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李令月看著他這幅半走神的樣子,壞笑了一聲:“是‘大秦’哦!”

 嬴政一時沒有反應過什麼,大秦?”

 “不錯,我們對西邊那個帝國的稱呼,正是‘大秦’。”

 嬴政抱著一絲微小的希望問道:“你們為何會將羅馬稱為大秦?難不成,羅馬跟寡人的大秦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沒什麼關係。”李令月攤手道:“《後漢書·西域傳》記載,班超曾派遣使者抵達羅馬。興許是因為其國勢強盛吧,總之,他們將羅馬稱為‘大秦’。”

 “從這個角度來說,陛下你成功了,強秦的概念深入人心。否則後世之人也不會將‘大秦’,當做強者的代名詞。”

 嬴政面上露出了些許古怪之意。

 大秦二世而亡了,大秦的強大卻以另一種形式留存於眾人心中。

 這也讓他心情很是複雜。

 “拜占庭帝國,他們自己稱自己為羅馬帝國,我們稱他們為大秦。實際上,他們是陛下你那個時期羅馬共和國的延續。”

 李令月整理了一下思路,言簡意賅地向嬴政描述了羅馬共和國是如何進入了帝國時代。羅馬帝國,又是如何分裂為東、西兩部分的。

 帝國分裂之後,不到一百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此時,華夏大陸正處於南北朝時期,而東羅馬帝國,也就是後世人口中的拜占庭帝國,在此後又延續了一千多年。

 直到華夏大陸邁入了明朝中期,東羅馬帝國才被入侵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

 嬴政感嘆道:“同為當世強國,為何始皇帝的大秦二世而亡,羅馬卻能延續千年之久!”

 他實在是意難平。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過,他們那邊的封建制度,與我們的封建制度是不一樣的。你若是感興趣,我之後再與你細說。”

 李令月寬慰嬴政:“在我們華夏大陸的朝代更迭中,沒有哪個國家朝代能夠持續統治那麼久。”

 “哪一朝延續時間最久?”嬴政問。

 “延續時間最久的,當屬周朝,周朝國祚791年。其次是商朝的554年,緊跟著是夏朝的470年。這三個朝代統治時期,都被後世之人定義為奴隸社會時期。後來,陛下你攻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建立起來的大秦,則被視為封建社會初期。”

 李令月道:“若說封建社會哪一朝延續最久,當初兩漢。西漢與東漢,攏共延續了405年。”

 “漢……”嬴政對這個朝代並不陌生,這就是取代了大秦的朝代。

 此前,李令月大軍在大秦停留期間,嬴政曾為變法之事,屢屢與李令月商討大漢律令。

 從李令月口中,他也知曉,大漢的創建者,正是如今他手底下“知人善用”的劉季。

 漢承秦律,卻能夠延續那麼多年。

 正因如此,嬴政才會向後世的大漢學習經驗。

 可眼下看與羅馬帝國相比。那麼,他現在正在行進的這條道路,當真是正確的嗎?

 有那麼一瞬間,嬴政對自己、對前路產生了懷疑。

 當李令月得知他的想法後,搖了搖頭:“陛下,你這就是既要又要了。你不能一邊想著高度集權,一邊想著讓王朝持續很久。延續時間最久的周王朝,真正鼎盛的時期,也不過就那麼兩三百年。後來,群雄割據,周王朝便名存實亡了。你是希望大秦名義上存續的時間更久一些,還是希望大秦實際統治的時間更久一些呢?”

 嬴政想想,也是。

 淪為吉祥物才能延續下去,於他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倒不如指望著子孫後代實際掌權的時間久一些。

 這時,船舶靠岸。在經過了二十幾日的水上航行之後,李令月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揚州港口。

 與後世身處內陸的揚州不同,現在的揚州城,處於長江入海口,有著絕佳的地理優勢。

 人們既能從揚州港出發,進行遠航,又能利用京杭運河,將各項貨物運送到其餘的地方。

 在經過不斷擴建之後,揚州港已儼然成為一個水上交通樞紐。

 李令月的船隊入港時,恰好有一艘巨輪遠航歸來。

 當嬴政看到那艘巨輪破浪而來時,他陷入了短暫的失神。

 僅僅只是聽著李令月的描述,永遠比不上親自看到這一幕感受直觀。通過這艘巨輪,以及巨輪周邊被排開的海水、江水,嬴政彷彿看到了另一個廣袤而又充滿了未知的世界。

 嬴政看到,等候在一旁的人們以巨大的熱情,迎接這艘遠航的船隻。

 他看到一箱一箱的貨物從那艘船上被卸下來,人們有條不紊地將這些貨物運向不同的地方。

 他看到,幾名長得怪模怪樣的人,跟著歸來的人們一起踏上了屬於大唐的國土。這些人正用一種他聽不懂的語言在交談著什麼。

 不遠處,有一座燈塔,靜靜地矗立在高處,俯瞰著人來人往,見證著人間繁華。

 嬴政感到自己心中某一塊莫名被觸動了,他問:“這裡是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