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言官作妖(第2頁)

    朱慈烺可以看出皇帝老子在強忍內心的憤怒,有可能會隨時爆發,也有可能一直忍下去。

    朱慈烺此時已經猜到事情大概,肯應該是皇帝老子今天在朝堂上提出祭奠忠魂祠的事情。

    結果文惹毛了那些文官,御史和八科給事中紛紛跳出來反對。

    看著那些文官御史醜惡嘴臉,朱慈烺心中殺機再現。

    他監國以來殺的言官不算少,本來已經稍微安靜幾天。

    可是在他率兵征戰這段時間,言官又開始在崇禎面前表現起來,看來言官不除大明永無寧日。

    歷史往往會出現很多矛盾衝突,且“矛”與“盾”又特別令人難以理解地並存的情形。

    司法監督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其實這條原則同樣可以推演到輿論監督的領域,即“以事實為依據,以道德為準繩”。

    可見不論何種監督,都必須將真實性放在第一位。

    重事實、重證據,司法者以“莫須有”“腹誹”治人之罪,輿論以造謠中傷攻訐他人,勢必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然而,在北宋乃至整個封建時代裡被認為最為仁德的皇帝宋仁宗,卻開啟了“風聞奏事”的先河。

    所謂的“風聞奏事”,就是允許言官可以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證據的情形下,捕風捉影甚至無事生非、虛構情節展開各種奏報和彈劾。

    即便最終查證並無此事,皇帝也不會追究彈劾者造謠誣陷的罪責。

    甚至還會勉勵被彈劾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今天的法治社會,“風聞奏事”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

    但在封建帝王看來,想方設法讓執政大臣與言官之間鬥得一塌糊塗、不可開交。

    讓朝臣四分五裂而不是抱團對付皇帝,似乎更有利於皇帝權威的維護。

    朱元璋抄襲宋仁宗“風聞奏事”的創舉,強化權力監督的考慮多半是次要的。

    運用帝王術統御下臣估計才是其原始意義。

    皇帝與諍臣的典範當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徵。

    但問題在於,諫言者與被諫者之間形成了良好的配對關係:

    一個仗義執言、有錯必究,一個虛懷若谷、納善如流。

    儘管中間也發生過幾次魏徵犯顏直諫、李世民盛怒欲殺的小波折,但最終還是春風化雨、“和平”解決了。

    有驚無險,總基調是和諧穩固,所以是諫臣與君主關係的典範。

    但正因為總基調是和諧的,所以不會驚心動魄,不會有跌宕叢生、懸念重重的戲劇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