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六百七十四章 密詔(第3頁)

 


    因為先帝知道他王安石的抱負!
 


    君道無為,臣道有為。
 


    以聖人自居,周公自詡。
 


    所以當初託孤,根本沒有考慮他,甚至沒有考慮過任何一個新黨大臣。
 


    而是直接選了舊黨的司馬光和呂公著。
 


    而且是早早就定下來了——元豐七年秋,詔:明春延安郡王出閣,當以司馬光、呂公著為師保。
 


    而當今官家,據說是先帝親自培養,帶在身邊,耳提面授指點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王安石根本沒有回朝的可能性。
 


    “是嗎?”吳瓊抬起頭,看向自己丈夫已經雪白的鬍鬚與頭髮,以及那張已蒼老的臉龐:“獾狼莫要騙我。”
 


    “我何曾騙過夫人?”王安石曬然道。
 


    ……
 


    兩日後。
 


    十一月丁卯(十三),辰時剛至。
 


    江寧的王安石家宅,就已打開了正門。
 


    王安石、王安禮兄弟,身穿朝服,帶著家眷,整整齊齊的立於香案前。
 


    而代表著朝廷,前來道賀、贈禮的使者們,則率領兵丁,抬著一箱箱禮物,魚貫而入。
 


    然後,在鼓樂聲中,這些代表著天子與兩宮的內臣,開始逐一宣讀著翰林學士們擬好的宣慰詔書。
 


    和去年一樣的用詞,都是對他這個司空、荊國公曾經輔佐先帝的事情進行褒揚,然後就說著些賀他生辰的話,最後則是所賜御物的品類、數量。
 


    這些東西都是場面話,王安石也沒怎麼聽。
 


    等三位使者的詔書都宣讀完畢,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再拜謝恩後,就走上前,代表王安石謝過三位使者,並依照慣例,各送了價值十貫左右的銀錢。
 


    使者們都很開心!
 


    能拿到致仕宰相家的銀錢,甭管多少,這都是個榮耀的事情。
 


    本以為這事情就要就此結束了。
 


    但那位代表著當朝官家來道賀的年輕內臣,卻趁著王安禮塞銀錢的空當,悄悄的塞了一張紙條給王安禮。
 


    王安禮詫異的皺起眉頭,但依然不動聲色。
 


    等到使者們領著兵丁離開,王安禮才走到王安石身邊,拉著王安石到了一處僻靜的廂房,這才鬆開一直緊握著的手,將那張紙條送到王安石手中:“三哥,此乃方才那位自稱是皇帝殿賀壽使的內臣,塞給某的……”
 


    王安石點點頭接過那張紙條,便看到了上面的文字。
 


    這上面只有一個時間。
 


    而且就在今夜子時!
 


    最後,紙條上有著丙去二字,在這丙去二字上,蓋著皇帝行璽。
 


    兄弟兩人對視一眼,都是若有所思,然後立刻將紙條丟進炭火盤中。
 


    兄弟二人看著紙條被徹底焚燒,這才不約而同的籲出一口氣。
 


    “三哥……”
 


    “真是官家密旨?”王安禮有些不敢相信。
 


    王安石點點頭:“應該是的!”
 


    “我曾接過王子韶、蔡持正、章子厚等人的密信,他們信中說過,當朝天子,素喜密詔指揮,凡有密詔,必有丙去之囑託!”
 


    王安禮頓時砸吧了一下嘴巴,感覺很不可思議。
 


    丙去兩個字,加上天子璽的蓋章。
 


    這使得這一切密詔都會變成真正的密詔。
 


    除了官家和受詔人外,外人根本不可能知曉,就算有大嘴巴說出去,也沒有人會相信,相反自己還得落個死罪!
 


    道理很簡單——假若真有密詔,那詔書明確了丙去,你卻不照辦,說明你欺君,當死!
 


    假若沒有,你卻到處嚷嚷,這是矯詔,當死!
 


    最妙的是,因為是密詔。
 


    密詔本身已被焚燬,想來,崇文院裡也不會副本留存。
 


    如此一來,事情辦好了,那是大臣奉旨辦差,軍功章上必須有天子的一份,而且是最大的那個。
 


    若是辦差了……
 


    那你就委屈一下,自己背鍋吧!
 


    “三哥,官家為何要這樣安排?”王安禮問道。
 


    王安石搖搖頭:“我怎知道?”
 


    “今夜子時過後,當可揭曉。”
 


    “嗯!”王安禮點頭,然後憂心忡忡的看向自己的哥哥:“三哥……您應該不會想回京吧?”
 


    王安石笑起來。
 


    怎這一個個都覺得他能回京?
 


    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