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壽宴(3)(第3頁)
文氏受寵若驚連忙跪下來謝恩。
趙煦瞧著,微微抿了抿嘴唇。
雖然,其實他很清楚,文氏嫁給包綬,其實是文彥博的一種權術手段——文氏嫁給包綬在元豐初年,當時吳充為相,舊黨正在對新黨反攻倒算。
包綬這個包拯的幼子,就成為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了。
不然,為什麼包綬的原配不是文家女,而是一個地方官的女兒呢?
然而,那麼大一個包綬,就在那裡放著。
為什麼偏偏是文彥博願意嫁孫女給他?
當年包拯在朝中的朋友、知己也不算少啊。
富弼、張方平都和包拯算是朋友了。
他們為什麼不嫁孫女?
是沒有嗎?
還是捨不得,將那麼大一筆嫁妝,送到一個看似不可能重新崛起的包家幼子手裡呢?
嚴重一點的話,甚至可以質疑他們——到底有關心過老朋友包拯的兒子嗎?
所以,其實文彥博這個老狐狸,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至少在老狐狸中,算是很講義氣的人。
旁的不說,溫成張皇后都死了這麼多年了。
迄今,張家人都在接受文彥博的經濟資助。
正是因為這些事情,趙煦才願意和文彥博一起玩遊戲。
甚至將其推到了一個不屬於他的高度。
因為趙煦知道,文彥博這個人,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喜歡倚老賣老,愛擺譜,滿肚子的算計和城府。
但文彥博在政治上的人品,比較過硬。
這個時候粱惟簡已經帶著永嘉郡君崔氏,到了殿上。
“臣妾拜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崔氏今年已經將近五十歲,但整個人看著卻彷彿有六十了。
她微微有些駝背,身上穿著的,也是一件比較舊的命婦章服了,頭冠上的飾品更是稀少的可憐。
兩宮一看崔氏的打扮和模樣,就對趙煦的話信了八九分了。
當即便道:“免禮!”
“來人,給永嘉郡君賜座!”太皇太后吩咐著。
粱惟簡立刻就要去辦,卻被向太后叫住:“且將永嘉郡君與文夫人請到殿前來坐。”
“另外,命人立刻去製作永嘉郡君與文夫人入宮的信物!”
太皇太后點點頭:“去辦吧!”
對她來說,崔氏和文氏,可能是她今天晚上收到的最好的賀禮了。
這就是兩個人形祥瑞。
為什麼?
去年官家即位後,地方有司,就瘋狂的開始上報朝廷——俺們這裡出孝子啦!
樹立起了好幾個孝子的典範。
同時還拼命的向朝廷推薦神童——俺們這裡的某某某,才十來歲就已經會寫詩,能通讀經義了。
這股風潮,直到官家的聰俊,傳遍天下,以幼衝之年,通讀春秋、尚書,然後開始參與政事,才慢慢結束。
皇帝都這麼牛了。
就不需要再立典型了。
因為朝廷上的皇帝就是典型。
而對兩宮而言,撫養、教育孤兒平安長大的寡嫂、賢惠的妻子。
也是同樣的道理。
尤其是今天,在太皇太后的壽宴上,出現了兩個活著的典範。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兩宮,特別是太皇太后有德啊!
不然,為什麼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是現在冒出來?
在崔氏和文氏的插曲過後。
正常的拜賀流程繼續。
一個時辰後,到了晚上的戌時(九點),命婦們的拜賀流程才終於全部結束。
後苑大燕,也正是開始。
趙煦等到,眾人吃的差不多了。
便站起身來,對著太皇太后拜道:“今日,乃是太母聖節,也是太母與母后,保佑擁護孫臣的第五百一十九天(趙煦是元豐八年三月初五即位,今天是七月二十三,元祐元年有個閏二月),孫臣感念太母、母后慈愛、擁護之恩,於是命專一製造軍器局沈括,悉心造一紡車,命曰:太母車,以獻太母,以表孫臣孝心,以謝太母恩情於萬一。”
“孫臣乞請太母親覽‘太母車’,並以此物,賜今日來賀命婦,好使天下人皆知,太母乃有史以來,最為賢德、慈聖之太母!“
“同時,也叫命婦們,將這太母車,傳與四方,叫天下人皆知,孫臣對太母的孝心,也叫四方皆知,我朝太母,慈聖仁厚,實乃千古第一太母。”
現代留學十年,趙煦說話的藝術算是歷練出來了。
特別是他認真學習了,雍正的說話方式,於是當他在慶寧宮醒來,他就已經徹底甩掉了皇帝的架子了。
他雖然不至於和雍正一樣,在給大臣的批示裡肉麻的表示:朕對卿的愛,實在是無以言表…
卿是國家的祥瑞,是朕的左膀右臂。
朕太愛卿了,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褒揚於卿。
但也總是在給大臣們的批語裡,關心他們的身體,問候他們的家人。
宰執和待制以及三衙的遙郡以上武臣,每逢生辰,都有禮物,甚至賜給御筆勉勵。
反正好話又不要錢,賞賜什麼的,其實支出也不大,對吧!
而太皇太后,還是第一次,直面趙煦的肉麻攻勢。
頓時就潰不成軍,當時就喜極而泣,起身扶起趙煦:“好孩子!老身的好孫兒!”
“真真是佛祖保佑,賜給老身這樣一個孝順的孫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