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程顥的遺言(第2頁)



    “天子聰俊,自古少有……”



    “都堂相公,想要阻止天子接觸王介甫的三經新義是不可能的……更是一廂情願!”



    “堵不如疏啊!”



    “與其天子將來自己讀到,從而猜忌大臣……以為大臣不忠……”



    “不如,大臣們先以君子之書,填補空白……”



    “伯淳啊……到了京城,待天子年歲漸長,或者見了天子,知天子果然聰俊過人……”



    “汝就敬獻盱江先生的文章於御前……”



    “兄長……”程頤激動起來。



    盱江先生李覯,是王安石新法理論和思想的源頭。



    號稱是‘未得時用之王介甫’,也被人稱作‘在野的王安石’。



    不客氣的說,若沒有盱江先生幾十年的講學,培養出來的那一批善於理財和擅長經營的人才,以及打下來的輿論基礎,王安石想要變法,遇到的阻力會是熙寧年間的數十倍,甚至連大行皇帝也未必會支持。



    “總比天子自己找到三經新義,自己去理解要好!”程顥說道。



    “再者……當今天下之弊……你我豈能無視?”



    程頤沉默了。



    二程雖然是舊黨理論家,但他們是學者,勝過官僚。



    所以,他們無法無視天下已經存在的弊端。



    他們對王安石最大的意見,是急功近利,是倍克,是聚斂。



    在一開始,其實他們不反對的。直到後來,新法實行日速,特別是青苗法、市易法頒佈後,他們才開始激烈反對!



    程頤知道的,也明白的。



    冗官、冗兵、冗費……還有西賊、北虜隨時入寇的威脅……



    這些問題不解決,大宋就始終坐在火山口。



    聽著兄長的話程頤也思考起來。



    然後他就明白了。



    當天子將來面對這些問題時,就肯定會去想解決的辦法!



    大臣不給天子解決的思路,天子就會去找王安石!



    “天子若果聰俊……”



    “大臣們再怎麼瞞,也是瞞不住的!”程顥說著,就認真的看著程頤:“再者,豈有臣子隱瞞君上的道理?”



    “此更非儒臣所可以為之事!”



    上個月,少主欽賜御藥,御筆親書勉勵。



    讓程顥在這臥病的日子裡,竭盡一切的去思考,去想象……



    如何報答,如何教導,如何讓他走上正道。



    畢竟,那可是一個八歲,就已經熟讀詩經,運用熟練,而且對孝道、師道等無比尊重的少主。



    其他種種傳說也證明他聰明的不似孩子!



    這樣的君主,是不可能也不該被大臣們欺瞞的。



    任何企圖想要那麼做的人,最終只會自討苦吃,甚至將事情引向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地方——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



    程顥講學這麼多年,教了那麼多學生。



    他太清楚學生,特別是聰明的學生一旦逆反了,就會做什麼事情!



    而盱江先生,就是程顥開出來的藥方。



    一個不那麼激進,卻又能和王安石三經新義爭奪營養的學說。



    天子若先讀盱江先生的文章。



    大臣們觀察後發現,天子並未急躁,也並未有急於求成的心態後,就該將三經新義和字說,也敬獻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