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

    元豐八年五月壬寅(初十),延和殿便殿聽政。



    禮部奏:合格進士鄭奕等犯高魯王諱,當除放。



    太皇太后於是慈旨推恩,免除這些犯諱進士的罪過,命有司依舊錄用。



    於是,禮部又請:今年科舉因天子守孝,請依故事免殿試。



    兩宮詔可。



    所以,本年科舉將會出現一個奇觀——省元直接就會是狀元!



    要是這個人運氣好一點,在鄉試中還是解元。



    那麼馮京當年辛辛苦苦創下的記錄,就要在今年被打破了。



    又一個三元及第的傳奇!



    不過,這不大可能就是了。



    這一天,監察御史安惇,升任殿中侍御史,以填補上個月出任了皇帝登位北朝國信使的滿中行之闕。



    雖然,御史的升遷罷黜,就和風一樣難以琢磨。



    但安惇的這一次忽然升遷,還是讓滿朝側目——雖然名義上是賞安惇彈劾甘承立,但實際上是為了什麼?朝臣還不知道嗎?



    這毋庸置疑的刺激了御史臺。



    烏鴉們本來就有kpi要完成,現在安惇的升官,讓他們再無顧忌!



    ……



    呂公著站在內東門下,最後一次整理好自己的冠服,確認沒有瑕疵和疏漏後,他才持著朝笏,在閤門通事舍人的引領下,走入大內。



    這大內皇城,對呂公著而言,一點也不陌生。



    他甚至可以說是跟著父祖,在這內東門下出入長大的。



    而且,他離開汴京,其實也沒幾年。



    他是元豐五年,實在看不下去,朝堂上的天子和大臣們,在沒有進行周密部署,就非要去橫山和西賊拼命,實在勸不了,他也沒辦法,只能請郡出外——他當時是樞密使,負軍國之責,天子不聽他的,他這個樞密使當著也沒有意思。



    所以,對呂公著來說,他離開汴京也就兩年多,三年不到。



    宮裡面的人對他來說,沒有不熟悉的。



    除了……那位少主!



    想起那位少主,呂公著持著朝笏的手,就稍微的顫動了一下。



    前日,他邀請元老聚會這種事情,本來皇室是不會干預的。



    畢竟,呂家和皇室已經維持了四代人的信任。



    事實也和他預計的差不多,兩宮確實很信任他,但是,他卻漏算了那位少主!



    那位少主可對呂家沒有任何感情,也更從未建立過什麼信任!



    於是,在少主表態後,烏鴉們聞風而動。



    雖然御史彈劾,對他來說,不疼不癢。



    他這幾十年來,身上揹著的彈劾奏摺沒有一千張,也該有八百張了。



    可是……



    少主的態度,卻不得不讓他重視起來。



    前天的事情,雖然只是小事,但讓呂公著知道了,那位少主決不能將他真的當成八歲的孩子看待。



    不僅僅是智商和政治上的敏銳。



    權力上也是如此!



    仁廟當年即位之初,哪來什麼權力?



    呂公著記得,他的父親呂夷簡和他說過,章獻明肅垂簾的時候,仁廟在朝堂上別說參與朝政了。



    便是多說幾句話也可能被章獻明肅訓斥。



    郭皇后,就依仗著章獻明肅,經常施壓仁廟。



    呂公著記得,他父親還和他說過,仁廟親政後,曾經拉下自己的衣襟,把脖子上被指甲掐紅了的皮膚給他父親看。



    他父親呂夷簡正是因此,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協助仁廟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