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府夜宴(2)



                是夜,司馬光準時的騎著馬,帶著範祖禹,到了壽昌坊的文邸前——壽昌坊所在的汴京內城右二廂,自來就是達官貴人的居住之地。

    家家戶戶門前都高掛著燈籠,在這裡的街巷道路,就和馬行街一樣,即使深夜也如白晝一樣。

    故而,晚上在這裡是不需要提燈籠的。

    在文宅前下了馬,司馬光遠遠的就看到了擺在文府大門兩側的兩列戟架。

    戟架上,陳列著一柄柄寒光凌厲的長戟!

    此乃宰執重臣家宅的標誌——門前列戟,以重其威!

    文彥博如今是平章軍國重事。

    那麼他的大門前,就該各列戟八柄,一共十六柄。

    為什麼是八柄?

    因為九為數之極,人臣不可以用。

    只有武成王廟、文宣王廟,才可以使用。

    文家派出來迎賓的人,立刻從門前走下來,來到司馬光面前,拱手而拜,以子侄之禮:“司馬相公,家父命我在此恭迎相公!”

    司馬光照著火光,看了看來人的模樣,立刻微笑著,和煦的說道:“是周瀚啊……”

    文及甫拜道:“請相公入內……”

    “家父和張宣徽,都已經在後宅恭候了!”

    司馬光眉頭一揚:“宣徽也來了?”

    他聞到些味道了。

    “是……”文及甫也不隱瞞:“家父特地修書,請張宣徽過府……”

    司馬光點點頭:“老夫本也正欲去拜訪宣徽,不意太師竟已請了宣徽過府……”

    “正好……”司馬光回頭看了看範祖禹,對範祖禹道:“純甫,今日可以和宣徽當面請教學問了!”

    範祖禹的眼中,顯露出期待的神色。

    太子少師、宣徽南院使張方平,是如今天下每一個士大夫都渴望結交和請教的儒臣。

    宣徽文章,天下知名。

    尤為難得的,還是他是一個行走的大宋典章。

    因為張方平讀書,過目不忘,他看過的東西,就沒有忘記的。

    於是,他在仁廟晚年,擔任翰林學士的時候,幾乎將學士院的藏書,都背了下來!

    國家典故問他,比去崇文院裡翻書還要準確。

    於是,在文及甫的引領下,司馬光帶著範祖禹,步入了文彥博這個在京城的宅邸。

    此乃是仁廟、英廟、大行皇帝三代天子不斷加賜的甲第,盈檻足有三百間,規格上已經能和濟陽郡王曹佾的濟陽郡王邸相當。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壁照,一眼就能知肯定請的是郭熙親手繪製並製作的上品。

    越過壁照,文府內宅的燈籠一排排的在陳列在兩側迴廊中。

    而在迴廊盡頭,就是文府內宅,也是宴客之地。

    ……

    文府後宅。

    文彥博正在和好多年沒有近距離相處的張方平說著話。

    兩個老冤家見面,雖然說的話,都很客套。

    可就算是在下首坐著的蘇軾,也聽出來了,這兩位元老在夾槍帶棒的互相陰陽對方。

    都在撿對方年輕的時候的醜事拿出來讚美。

    譬如張方平,開口就是:“太師當年知成都府,雪中宴客,懲治宵小,至今威名天下傳……”

    而文彥博微笑一聲,就道:“比不得宣徽,昔年三司使任上,輔佐仁廟,治平天下的‘豐功偉績’!”

    是的,被包拯彈劾,彈到只能請郡出外的‘豐功偉績’。

    蘇軾聽得,耳朵都在跳個不停。

    好在,門外下人的通傳聲,將蘇軾從兩位元老互相陰陽怪氣中解脫。

    “太師、宣徽……司馬相公來了!”

    兩位元老,終於停了下來,也都站起身來。

    蘇軾也趕忙跟著起身,然後伸出了脖子,看向門外。

    就見著在文家人的引領下,一位身穿常服看上去身材有些枯瘦的老人,領著一個和蘇軾年紀差不多大的士大夫,走到了門前。

    “那就是司馬相公嗎?”蘇軾想著,心情跟著激動起來。

    他是嘉佑二年的進士,但實際上中了進士後,就因為母親去世不得不回鄉守孝。

    等守孝完了嘉佑四年再入汴京,才被授了一個官。

    嘉佑六年,參加了制舉,才終於跳脫選海。

    可是,緊隨而來的卻是父親去世,不得不再次回鄉守孝。

    所以,蘇軾年輕的時候,在汴京沒有待多久,自然沒有機會認識太多當年的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