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七十四章 失眠的章惇


  直到回到福寧殿,趙煦都還在得意。

  他的父皇留下的奏疏裡,也確實有著幾分類似的上書。

  範純仁、呂大防、王光祖也確實說過那些話。

  原因?

  很簡單,在大宋興學是慶曆以後的風潮。

  地方官上書,除了報告大小事務,很多時候都會請求興學。

  熙寧以來,即使是武臣守臣,也逐漸開始大談特談興學。

  因為這是政治正確。

  也正是因為慶曆興學、熙寧興學,大宋天下人口的文盲率,迎來可喜的下降速度。

  像唐代那種,連城市居民,都沒幾個看得懂官府文書的事情在大宋已經不可能發生。

  汴京城瓦子裡的措大們,甚至能寫詩作賦。

  調侃起當朝宰執來,更是毫不客氣。

  像是從前的拗相公,現在的三旨相公,以及未來的司馬牛,都是汴京人送給宰執們的禮物。

  這些禮物最終跟著這些宰執,一起流傳到了後世。

  所以,趙煦知道,今天的事情傳出去。

  天下人都只會稱頌他的英明仁聖。

  至於被他點名的那三個人?

  範純仁和呂大防,是舊黨裡的實幹派和溫和派。

  他們對新法的不滿,大體集中在青苗法、市易法、均輸法、保馬法上。

  譬如範純仁從來就不覺得保甲法有什麼錯,後來他甚至覺得青苗法其實也不錯可以恢復。

  然後就被那些舊黨的激進派,噴的狗血淋頭。

  呂大防就更有意思了。

  實際上到了元祐末年,呂大防與其說是一個在朝堂上的舊黨大臣,不如說他是一個看著像舊黨,扒開衣服其實裡面寫著:王荊公門人的新法大臣。

  元祐後期,對西賊的用兵和戰略,越來越主動,越來越積極就是呂大防主政下的結果。

  同時,很多地方重新開始推行免役法,也是在呂大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做的。

  所以,趙煦親政後,並沒有為難他。

  也沒有聽章惇的送呂大防去嶺南釣魚、吃荔枝。

  甚至一度還想把他召回朝堂裡主政,只是章惇那個時候得了舊黨ptsd,聽到和舊黨有關的人要回朝就一蹦三尺高,才沒有成行——紹聖、元符時代的章惇,已經是個偏執狂了,動不動就喜歡辭相!

  趙煦沒辦法,只能哄著那個老小孩。

  而剩下的那個王光祖,趙煦則是想要補償他。

  王家滿門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