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七十二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3頁)

  雖然心裡面已經是千肯萬肯,恨不得官家不要猶豫,立刻除授。

  向宗回和高公紀還是老老實實的壓抑內心的躁動。

  “臣等全憑陛下旨意!”

  “這樣啊!”小官家停頓了一下,然後扭頭看了看帷幕,似乎下定了決心:“向卿!”

  向宗回激動的跪到地上,把頭緊緊趴下去。

  “朕便命卿權同經制邊防財用司罷!”

  “臣,敬謝陛下隆恩!唯鞠躬盡瘁,為陛下效死!”

  ……

  趙煦看著那個激動不已的跪在殿中的向宗回。

  他如何不知,大宋外戚,從來都是在前面給人扯後腿,專門給人挖坑的?

  可是,有些時候,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的操蛋。

  你不給這些人胡鬧的機會和可能,不給他們分潤富貴的權利。

  他們就會在後面拼命的搞破壞。

  就拿五路伐夏說,要不是高遵裕在前面頂著,信不信汴京城裡早就鬧翻天了。

  正是因為有個高遵裕頂著,同時高遵裕本人還一直做的不錯,算是個合格的大將,再加上高遵裕帶了一大幫勳貴子弟、汴京人才在身邊。

  這汴京城才會那麼安靜,宮裡面的人也才沒有機會說閒話。

  在大宋想要做事情是很難的。

  上上下下,都是掣肘,裡裡外外都是規矩。

  新黨、舊黨,打成一團,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趙煦上上輩子有些時候,真的恨不得,將整個朝堂上下都砍一遍。

  可現實就是這樣的。

  好在,他在現代留學十年,學到了很多。

  所以,他現在可以從容的應對這些事情。

  “至於高卿……”趙煦自然也沒有忘記高公紀。

  “便同管勾邊防財用司!”

  “與向卿一同去熙河蘭會路,為天下建功吧!”

  向家的向宗回,高家的高公紀,去了熙河蘭會路。

  你司馬光,還敢說放棄熙河嗎?還敢提議割地?

  向家人和高家人第一個就要撕碎他!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若有人不止要斷外戚的財路,還要斷他們的功名之路……

  呵呵……

  你司馬光在太皇太后那裡說話再好聽也架不住高家人輪流上陣,天天說壞話!

  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用兩個外戚的功名利祿,來換整個沿邊的安全。

  來阻止舊黨裡的投降派、天真派或者說幼稚派的激進胡鬧。

  如此一來,司馬光再想幼稚的提什麼土地換和平。

  那就不止要和上上輩子一樣被新黨反對,被舊黨裡的實幹派反對。

  還要面對向家、高家的激烈反對!

  於是,在趙煦上上輩子的時候,司馬光最大的助力,就將成為司馬光現在最大的阻力!

  趙煦這也是為了司馬光好。

  司馬光修了一輩子的史,也養了一輩子的人望。

  老了老了,卻因為幼稚或者說執拗,犯下了那麼大的錯誤。

  割地、棄土。

  連舊黨裡的很多人都反對!

  要不是司馬光資歷實在太高,威望實在太重。

  範純仁和呂大防早就罵娘了。

  而司馬光的土地換和平,其實也並沒有換來和平。

  西賊前腳拿了土地,後腳繼續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