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

第775章躁動的御史

呂陶派去跟蹤的人,很快就回來了。

“察院,小人查清楚了……”對方湊到呂陶跟前:“方才那人喚作:陳十二,是本廂的廂典王茂實的小妾之弟……”

呂陶聽完,眯起眼睛來:“竟是本廂廂典的人!”

本已平靜的心臟再次撲通撲通的跳動起來。

呂陶甚至感覺,自己已經看到了一張通天的階梯,在他面前出現。

開封府的廂吏?還是本廂的廂典?

呂陶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這可是一個很敏感的群體!

而廂吏丶和尚丶道士,組合在一起,更是一瓶對外戚來說堪比砒霜的毒藥!

可不要看開封府的廂官體系是承襲自晚唐五代的廂官體系,就下意識的認為,這就是一個和唐五代的基層廂官一樣的制度。

只承擔著治安丶防火的職責。

實則不然!

就像畢仲遊所說——諸廂小使臣,雖帶督察盜賊,其實分管估計家業,取問病人口詞,並檢驗救火等雜務,不類捕盜之官。

這汴京城的廂吏,從太祖之後,就已經從州郡的那種治安官,轉變成了地頭蛇!

所有廂吏,都是駐在本廂本坊,與街坊鄰居朝夕相處!

他們是汴京城的細小血管。

也是趙官家們的耳目與口舌!

而從先帝開始,他們的身上開始揹負更多職責。

先是熙寧三年,先帝下詔——詔京城裡外雪寒,老疾孤幼無依之人,令開封府分擘於諸福田院住泊,於額外收養。仍令推判諸廂使臣依舊福田院條約看驗,每日依額內人給錢!

元豐五年,因感入京商賈及士人,窮困得病,無錢醫治,常常病死於京中,先帝再次下詔:令開封府諸廂使臣各轄二人,凡商旅窮獨被病者,錄名醫治,會其全實,為賞罰法,人月支合藥錢兩千。

當今天子,廣福田院之設,令太醫局分於諸廂設診,以治孤寡老幼無依之人,並免診錢。

就是從先帝的這些善政上發展而來。

同時,諸福田院中孤兒,最終都會被挑選,然後被汴京新報收走,剩下的則送諸作坊為學徒。

也是以承先帝之德政,廣祖宗之宏德為名,出封樁庫錢,並命開封府丶太醫局丶福田院實施。

實際負責具體工作,進行甄別丶上報丶核實的,就是這些廂吏。

此外早在先帝即位之初的熙寧元年,先帝就已經下詔,強化了開封府廂吏的權力——以京朝官曾歷通判丶知縣者為諸廂勾當公事,凡鬥訟六十以下情輕者許得專決。

這就是將開封府諸廂坊的民事糾紛丶鬥毆,都交給各廂坊的勾當本廂公事官處斷。

先帝起初的設想是很好的。

合天下州郡能臣之力,將京城建設成真正的首善之地。

奈何,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個美好的設想,徹底落空了。

原因很簡單。

文臣,都是流官。

任期都很短,尤其是開封府的文官任期,特別的短。

過去,權知開封府幾乎是一年換一個。

好多人,甚至連半年都做不滿就已經高升或者獲罪出知了。

不止是權知開封府如此。

開封府的所有中高級文官,都是這樣的。

流水的開封府,鐵打的廂官吏。

故此,在實際上,本該屬於廂勾當公事的『鬥訟杖六十以下得專決』的權力,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那些廂吏手中。

便是來了一個想做事的能臣,成功的將權力從這些廂吏手中收回。

但,要不了多久,這位能臣就會迅速高升。

而繼任者則會迅速的將前任搶回來的權力,再次拱手送出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外戚與廂吏,而且還是本廂的廂吏有染,就顯得很刺眼了。

尤其是,這個外戚在同時,還與和尚丶道士,糾纏不清。

僅僅是這一點,只要報上去,那這駙馬就要百口莫辯,成為天家眼中的『可疑外戚』。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但,想要靠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扳倒一位駙馬,天子的親姑父,還是有難度的!

然而,有了彈劾的內容,要是不彈劾,就像在勾欄聽曲,人家小娘子都已經投懷送抱了,但自己卻已在賢者時間。

渾身難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