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664章 趙煦的親民形象(第2頁)
“各部都在宰殺牲畜了……”
梁乙逋聽著,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
“再等等看……”
他在等一個希望!
南蠻答允他和議的希望!
一旦如此,他就可以從容撤軍,而且是帶著勝利撤軍。
他可以告訴國中各部——這些條件,都是我爭取來的,是我用刀子逼著南蠻答允的。
在利益的裹脅下,破醜家、五牛家、拽厥家也會捏著鼻子認可。
現在,無疑就難得多了。
可他只能等等一個奇蹟,或者等到一個他不願意聽到的聲音。
好在,他也已經做好了後手。
鐵鷂子、步拔子、潑喜軍這三支精銳,一直被他牢牢控制。
此外,其他各部的精銳,也都被他籠絡了起來。
只要大軍在手,一切都有可能!
……
十一月越來越近。
汴京城的氣溫,也越發的寒冷。
好在,白波攆運司以及御河漕運司,趕在汴河斷航前,將汴京內外的石炭場全部填滿。
這個冬天,汴京百姓,依舊可以用廉價的石炭取暖。
趙煦穿著遼人送來的貂皮所制的裘衣,在沈括的簇擁下,走在了軋棉車間中。
看著那一具具軋棉機,將棉鈴中的棉籽軋出來。
這些軋棉機的發明,趙煦也是貢獻了一部分力量。
因為他在現代留學的時候,因為工作關係,在西北的農村地區呆過。
所以,他見過當地農民家裡收藏的土製軋棉機。
雖然他不是學機械的但到底看過實物,加上軋棉機也不復雜,無非是一個表面佈滿鋼齒的滾筒加上手搖的搖把和木製框架罷了。
如今,雖然沒有大量合格的鋼鐵。
但精鐵是不缺的。
尤其是鐵冶部門,開始對高爐、反射爐等技術進行迭代後。
現在專一製造軍器局的精鐵產量,已經能達到每個月十餘萬斤的水平。
也就是冶煉技術還不過關,缺乏可以合格、廉價、優質的耐火磚,也沒有焦煤。
所以,煉出來的,只能算精鐵或者說粗鋼,質量暫時還比不上蘇州那邊的百鍊鋼。
但蘇州的百鍊鋼,加起來也比不上專一製造軍器局半個月的產量。
等到徐州那邊的鐵監投產,蘇州全年的百鍊鋼產量,可能還不上那邊一天的產量!
這就是工業的恐怖力量。
即使只是原始的冶煉工業,一旦用上新技術,突破了冶煉的瓶頸。
其生產效率和生產速度,是手工業望塵莫及的。
就像眼前的這些軋棉機。
一袋袋棉鈴被工人倒進去,伴隨著手搖搖把的搖動,由皮帶以及圓軸組成的傳動系統開始工作,在傳動系統的帶動下,滾筒開始轉動,棉鈴被滾筒帶著捲入軋棉機內,在自然離心力的作用下,棉籽被甩出,而棉花纖維則留在了滾筒的內壁鐵齒上。
效率是崖州那邊的黎族棉農手工剝取棉籽的百倍、千倍!
就這麼一臺簡單的軋棉機,一天就能幹完黎族棉農幾十個人一個月的工作量。
於是,這個小小的軋棉車間,只靠二三十個人,五臺軋棉機,就能完全應付從熙河方面源源不斷運抵京城的棉鈴。
而正常情況,熙河今年那六萬畝棉田,將近七十萬斤棉鈴,恐怕至少需要數千工人,耗費一兩個月才能完成手工剝取棉籽。
以汴京工價,按照僱傭五千人算,單單是這筆成本,就可能要超過兩萬四千貫!
但現在,總造價不過五百貫的五臺軋棉機,加上二三十個工人,用上兩三個月就能將總數超過七十萬斤的棉鈴完全軋完。
僅此一項,每匹棉布的成本就要下降兩百文左右。
“陛下,預計年底之前,熙河棉鈴就可以全部軋完……”沈括在趙煦身邊輕聲介紹著。
“嗯!”趙煦頷首道:“沈卿又為國立功矣!”
“朕必不會虧待愛卿!”趙煦下意識的開始畫餅。
沈括連忙拜道:“為陛下效命,乃臣之幸也!”
“若陛下要賞微臣,臣乞將賞賜換臣妻誥命。”
沈括現在已經掌握了,家庭生存法則。
想要妻子高興,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她加誥命。
短短一年多,他的妻子張氏,就已經從被貶被褫奪誥命的罪官之妻,搖身一變,成為了如今的潁川郡郡君。
趙煦聽著,笑了起來,左右也都鬨笑不已。
託蘇軾的福,沈括如今已經坐實了他沈龍居的名頭。
“卿妻如今已是郡君,朝廷之制,郡君乃待制官員之妻的誥命。“
“祖宗之制,朕不好破壞。”
沈括頓時有些洩氣。
趙煦微笑著道:“不過,朕聽說,當年是卿妻之父,故淮南路轉運使張公,看出愛卿不凡,故將愛女下嫁的?”
梁乙逋聽著,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
“再等等看……”
他在等一個希望!
南蠻答允他和議的希望!
一旦如此,他就可以從容撤軍,而且是帶著勝利撤軍。
他可以告訴國中各部——這些條件,都是我爭取來的,是我用刀子逼著南蠻答允的。
在利益的裹脅下,破醜家、五牛家、拽厥家也會捏著鼻子認可。
現在,無疑就難得多了。
可他只能等等一個奇蹟,或者等到一個他不願意聽到的聲音。
好在,他也已經做好了後手。
鐵鷂子、步拔子、潑喜軍這三支精銳,一直被他牢牢控制。
此外,其他各部的精銳,也都被他籠絡了起來。
只要大軍在手,一切都有可能!
……
十一月越來越近。
汴京城的氣溫,也越發的寒冷。
好在,白波攆運司以及御河漕運司,趕在汴河斷航前,將汴京內外的石炭場全部填滿。
這個冬天,汴京百姓,依舊可以用廉價的石炭取暖。
趙煦穿著遼人送來的貂皮所制的裘衣,在沈括的簇擁下,走在了軋棉車間中。
看著那一具具軋棉機,將棉鈴中的棉籽軋出來。
這些軋棉機的發明,趙煦也是貢獻了一部分力量。
因為他在現代留學的時候,因為工作關係,在西北的農村地區呆過。
所以,他見過當地農民家裡收藏的土製軋棉機。
雖然他不是學機械的但到底看過實物,加上軋棉機也不復雜,無非是一個表面佈滿鋼齒的滾筒加上手搖的搖把和木製框架罷了。
如今,雖然沒有大量合格的鋼鐵。
但精鐵是不缺的。
尤其是鐵冶部門,開始對高爐、反射爐等技術進行迭代後。
現在專一製造軍器局的精鐵產量,已經能達到每個月十餘萬斤的水平。
也就是冶煉技術還不過關,缺乏可以合格、廉價、優質的耐火磚,也沒有焦煤。
所以,煉出來的,只能算精鐵或者說粗鋼,質量暫時還比不上蘇州那邊的百鍊鋼。
但蘇州的百鍊鋼,加起來也比不上專一製造軍器局半個月的產量。
等到徐州那邊的鐵監投產,蘇州全年的百鍊鋼產量,可能還不上那邊一天的產量!
這就是工業的恐怖力量。
即使只是原始的冶煉工業,一旦用上新技術,突破了冶煉的瓶頸。
其生產效率和生產速度,是手工業望塵莫及的。
就像眼前的這些軋棉機。
一袋袋棉鈴被工人倒進去,伴隨著手搖搖把的搖動,由皮帶以及圓軸組成的傳動系統開始工作,在傳動系統的帶動下,滾筒開始轉動,棉鈴被滾筒帶著捲入軋棉機內,在自然離心力的作用下,棉籽被甩出,而棉花纖維則留在了滾筒的內壁鐵齒上。
效率是崖州那邊的黎族棉農手工剝取棉籽的百倍、千倍!
就這麼一臺簡單的軋棉機,一天就能幹完黎族棉農幾十個人一個月的工作量。
於是,這個小小的軋棉車間,只靠二三十個人,五臺軋棉機,就能完全應付從熙河方面源源不斷運抵京城的棉鈴。
而正常情況,熙河今年那六萬畝棉田,將近七十萬斤棉鈴,恐怕至少需要數千工人,耗費一兩個月才能完成手工剝取棉籽。
以汴京工價,按照僱傭五千人算,單單是這筆成本,就可能要超過兩萬四千貫!
但現在,總造價不過五百貫的五臺軋棉機,加上二三十個工人,用上兩三個月就能將總數超過七十萬斤的棉鈴完全軋完。
僅此一項,每匹棉布的成本就要下降兩百文左右。
“陛下,預計年底之前,熙河棉鈴就可以全部軋完……”沈括在趙煦身邊輕聲介紹著。
“嗯!”趙煦頷首道:“沈卿又為國立功矣!”
“朕必不會虧待愛卿!”趙煦下意識的開始畫餅。
沈括連忙拜道:“為陛下效命,乃臣之幸也!”
“若陛下要賞微臣,臣乞將賞賜換臣妻誥命。”
沈括現在已經掌握了,家庭生存法則。
想要妻子高興,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她加誥命。
短短一年多,他的妻子張氏,就已經從被貶被褫奪誥命的罪官之妻,搖身一變,成為了如今的潁川郡郡君。
趙煦聽著,笑了起來,左右也都鬨笑不已。
託蘇軾的福,沈括如今已經坐實了他沈龍居的名頭。
“卿妻如今已是郡君,朝廷之制,郡君乃待制官員之妻的誥命。“
“祖宗之制,朕不好破壞。”
沈括頓時有些洩氣。
趙煦微笑著道:“不過,朕聽說,當年是卿妻之父,故淮南路轉運使張公,看出愛卿不凡,故將愛女下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