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六百二十四章 輿論造勢(第3頁)

    足足罵了王安石半個時辰之久。

    其後,面對先帝的責難,唐垧甚至當殿放出狠話——陛下不聽臣言,臣恐陛下不得久居此座!

    赤裸裸的威脅,而且還是威脅天子!

    最妙的是這唐垧,還是王安石提拔的。

    而事後,唐垧只是貶官而已!

    怎麼樣?

    厲害不厲害!

    這就是勳貴外戚內臣們聯手的能耐!

    所以,郭獻卿覺得,這叫《汴京新報》的小報的所有成員和其家人,明天早上肯定就都會浮屍汴河。

    無論他們有什麼背景,靠山是什麼?

    對此,郭獻卿有十足的信心!

    ……

    確實如郭獻卿所想。

    汴京城內,此時已是暗流湧動。

    感受到威脅的權貴們,悄然的開始了行動。

    然而……

    這些人很快就面對了一個問題——這汴京義報,現在是誰在主持啊?

    於是,他們指使人去查。

    結果……

    受到他們指派的人,剛剛開始動作,開封府的鋪兵就已經找上門來了。

    所有人都被開封府擒拿,關進了大牢。

    至於罪名?

    有的是!

    於是,權貴們開始發慌。

    因為他們發現,自己似乎正在面對一張無形的大網。

    而且這張網深邃而黑暗,無可名狀!

    他們想反抗,卻發現無能為力。

    在過去,他們可以煽動在京禁軍,甚至花錢僱禁軍鬧事。

    可如今,在京禁軍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宋用臣去淮南賑災,帶走了一萬多。

    如今,淮南的事情雖然大抵完工,可他們卻沒有回來,正在宋用臣的率領下,向著河北進發。

    這些禁軍,已經習慣了跟著宋用臣修河、營造。

    他們已經轉型成了土木打灰大軍。

    因為工錢多,結算快,而且不拖欠,加上雖然在外面,但勾欄聽曲、賭場博戲什麼的,一概不缺。

    這些人已經樂不思汴,在外面飄到失聯。

    剩下的一萬多,前不久又被李清臣帶走了三千去三門峽拉縴、行船。

    其他的則不是在靖安坊的工地上,就是在拱辰門外給兩宮打灰。

    人家每天工錢拿到手軟,可沒有興趣摻和這些破事——也沒有膽子摻和!

    因為在汴京,還臥著一頭真正的猛虎——狄詠所部的御龍第一將。

    這可是一支披甲率百分百,而且在交趾殺人殺到手軟的虎狼之師。

    以五千之眾,橫掃交趾,打到交趾臣服,盡或其江北八州之地,拓土千里!(宣傳的結果)

    而這支部隊是隻聽當朝官家的指揮的。

    這些人慌亂之下,只好去找人告狀。

    曹家、劉家、楊家、王家,甚至高家、向家,乃至於宮裡面的那幾位大貂鐺、太妃、貴妃、兩宮。

    所有能找的渠道,他們都開始找。

    然而,這些渠道在此刻,卻不再通暢。

    無論是曹家、劉家、楊家、王家,還是高家、向家。

    如今都沒有空搭理他們。

    原因很簡單,這些頂級的權貴,現在已看不上諸司的這點蠅頭小利了。

    高家、向家,現在一邊向三門峽派人,一邊往江淮塞人。

    忙得很!

    曹家、劉家、楊家、王家,在忙著合夥撲買一個抵當所的牌照,忙著私下勾兌、分配利益。

    同時,他們還在忙著推動宋遼交子貿易。

    自然沒有空管諸司的事情,他們也不在乎諸司了!

    能躺著賺錢,何必冒風險去觸宮中的黴頭?

    而宮中的大貂鐺們,則彷彿變成了聾子、瞎子,壓根聽不到、看不到他們。

    也就是宮中的女官、太妃、貴妃和兩宮身邊的一些人,還能回答一下。

    但這些人的回答,都是統一的口徑:爾等稍安勿躁!只消忠於官家,忠於朝廷,官家和朝廷自不會虧待爾等!

    這就真的是急死人了!

    他們看著御史臺的烏鴉們,上跳下躥,也感受著太學裡的太學生們的群情激憤。

    一個個好似熱鍋上的螞蟻。

    第二天,郭獻卿驚奇的發現,那汴京義報依舊活的好端端的。

    他們不僅僅活的很好。

    調門還更高了!

    他們不再顧忌,給諸司扣的帽子越來越大。

    而汴京新報就更過分了。

    汴京新報在這一天,全文刊載了,綾錦院的官吏們退贓的數字。

    不過兩天時間,綾錦院上下官吏,就已退贓絹布一萬餘匹!

    “這汴京義報、汴京新報,真是好大的膽子啊!”郭獻卿驚了:“他們不怕死嗎?”

    而在外面,太學生們則已經瘋了!烏鴉們更是徹底癲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