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658章 召見與安排(第3頁)

此外,蘇軾還拿著公使錢,在登州將漁船租賃給百姓。

而百姓償還的辦法也很簡單——不還錢,只給魚就行了。

這使得百姓的貸款買船積極性大增,登州漁業大爆發。

短短一年,登州漁民的群體就擴大了十倍。

登州外海多個島嶼,成為了漁民們曬網、卸貨之地。

就連沙門島,都不能倖免!
再這樣下去,沙門島恐怕就不能作為大宋流放重刑犯的目的地。

恐怕趙煦得考慮去南海或者什麼地方,找個荒島,作為流放地。

嗯……

土澳就不錯,就是太遠,沒個十年二十年,怕是連土澳的邊都摸不到,更不要說去流放犯人了。

蘇軾當即再拜:“臣為陛下臣,安能不奉陛下旨意而用心王事?”

“願請陛下降下德音,以教臣將來之事。”

蘇軾只是大嘴巴。

但在追求權力,迎合權力以及靠攏權力這個方面,他與其他士大夫別無二致——也就可能節操高一點,三觀正常一點。

尤其是,趙煦公開了他曾在‘先帝要求下立三誓’的事情後。

蘇軾比任何人都更想進步!
原因很簡單——只要升到宰執,那麼,即使觸犯十惡不赦的死罪,那麼也至於賜死。

這對蘇軾這樣的人來說,簡直是為其量身定做的政策。

只要升到宰執——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亂說話得罪人,連累全家了。

至於第一誓——不以謀逆之外的文字罪人。

其實,這東西的約束力,約等於沒有。

確實,官家發誓不以文字加罪。

可皇帝完全可以拿其他東西來罪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對皇帝而言,想搞一個人,還怕沒借口?

實在不行,現場造一個罪出來。

誰又敢不服?
只有宰執大臣、三衙大將,縱犯十惡不赦之罪,止於賜死這一條才真正有意義。

趙煦看著蘇軾的神色,嗯了一聲,道:“卿回任登州後,須得記住,對於高麗來人求援之事,須當慎重,尤其要小心提防,那高麗來人,起二心,生邪膽,將我大宋拖入水……”

“北虜、高麗之爭,於朕之言,狗咬狗而已。”

趙煦說到這裡,就看向蘇軾,道:“卿明白了嗎?”

不要看,趙煦在那高麗僧官義天來朝的時候,態度好得不得了。

甚至賜給義天紫袍袈裟,還給了高麗很多大宋宮廷才有的版印經書。

但,外交上的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嘴上笑嘻嘻,背後捅刀子!
具體到如今高麗與遼國的戰爭,趙煦的心態是很奇怪的。

他處在一種矛盾的集合體。

是既怕遼人滅了高麗,又怕高麗反推了遼人。

所以,不要看他嘴上叫的兇,經常動不動就想要指使登州甚至京東路,加大援助力度。

實際上呢?

大宋迄今為止,對高麗王國的最大支持,也就是開戰之初,援助的那些已經老舊不堪用的神臂弓與甲冑。

除此之外,不過是些道義上的支持而已。

哪怕遼人打下了平壤趙煦也依舊是沒有擴大援助的意思。

原因就在於,在趙煦心中,現在的這場遼國伐高麗的戰爭,就是一場狗咬狗的戰爭。

遼國咬死高麗,對大宋固然不利。

可高麗反推遼國,也對大宋不利啊!
可千萬別把高麗想象成親宋的王國。

也千萬不要被義天表面的偽裝矇騙了。

趙煦在現代,可看過歷史書!

高麗人,在宋遼之間,一直扮演著兩面三刀的角色!
那個義天僧,在元豐時代入朝,趙煦的父皇好心招待,引為上賓。

結果呢?
他一回去,就將他在大宋看到的東西,反手賣給了遼人!

而趙煦的上上輩子,不知道這些,加上義天還是他父皇所喜歡的僧人,所以非常友好,友好到幼稚,所以在這個方面吃了大虧!

紹聖時代,諸如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太學敕式等重要官方內部文件和典籍,都被高麗人賣給遼人。

以至於遼人可以掌握大宋內部的動向以及經濟文化政治情況,在談判中佔據主導。

當時的趙煦還莫名其妙。

在現代的時候,他才猛然覺醒——史書上白紙黑字,皆高麗所為!
高麗人利用了他的善良!利用了他的信任!

在這個方面,反倒是蘇軾兄弟,比趙煦做的好。

元祐時代,義天僧再次來朝。

蘇軾兄弟主導下,將其當成間諜,嚴防死守,甚至不惜因此建立審查機構,防止洩密。

這些舉措使得高麗人根本探知不到大宋的情況。

趙煦既知道高麗人的所作所為,又怎麼不防一手?
所以,那義天僧每次來朝,趙煦都讓刑恕,派人日夜盯著其使團的每一個人,使其不能探知到大宋的情況,將其活動範圍和信息獲取,嚴格限制在佛教領域。

擺明了車馬——求法可以,其他不行。

遼國征討高麗後,趙煦更是趁機,逼迫義天接受他的條件,以島嶼換軍械。

用一批不堪用的老舊神臂弓和甲冑,以交換島嶼以及通商權力。

而高麗人到現在都還沒有派人來,告知大宋,並交割指定的島嶼。

這在趙煦看來,這就是高麗人還能撐得住的信號。

既然他們撐得住,那就不需要大規模支援了。

熬吧!

高麗人總有熬不住的時候。等他們熬不住了,趙煦要的,就不是一個島了!
總不能說,高麗這次能贏?
要是這樣的話,趙煦就得進一步裁撤河北兵馬,給遼人解套了。

蘇軾聽了趙煦的囑託,略一沉吟,便拜道:“臣謹遵德音!”

對高麗,蘇軾是沒有什麼好印象的。

他甚至有一種莫名的反感。

他總覺得高麗人不太對頭。

所以在登州期間,他雖然奉旨,支援了高麗一些物資。

但除了旨意之外的東西,他是一個也不給。

高麗人再怎麼哀求,他也是無動於衷。

態度很明確——你們要援助,我必須請旨,必須有旨意才能給。

不然,你們就掏錢!

掏出真金白銀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