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791章 漣漪(第3頁)
而之後,太皇太后為免人言,素服避正殿,不再參與早朝聽政。
太皇太后不參與,向太后當然也不能參與,不然就是逾越。
於是,唯一能上朝聽政的,就變成了趙煦。
而趙煦本來就喜歡睡懶覺,便是經筵日,也要睡到卯時二刻(七點)才肯起來。
一般都是睡到辰正(八點)。
他當然是有道理的——他還小,需要有充足的睡眠來保證發育。
於是,早朝的聽政,成為了擺設。
不過,早朝上沒有皇帝,也沒有太后,這在大宋屬於正常。
仁廟時代後期,仁廟日常在宮中待機。
哪怕身體情況比較好,他也在忙著造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沒有放棄生個健康繼承人的努力。
英廟時代,這位在位四年的天子,有兩年半因為心腦血管疾病,不能視政。
趙煦的父皇,在元豐七年也長期缺勤。
所以小問題。
但,文臣京官以上、武臣大使臣以上,回朝後覲見天子,卻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必要程序。
因為,假若他們不能覲見,那麼除授流程就會卡在原地。
更要命的是——這一批人卡住後,後面的人,也會同樣卡住,從而形成堵車,癱瘓掉正常的國家統治秩序。
所以,即使是在英廟晚年,其中風癱瘓在床的時候,宰臣也會帶著入朝的大臣,到福寧殿的英廟病榻拜上一拜。
如今,太皇太后因張敦禮素服避正殿,不肯上朝。
向太后不敢在沒有太皇太后在場的情況下上朝。
但這官員的正常覲見流程,卻必須繼續。
所以,只能權變。
而這權變的結果,就是向太后下詔,命都堂與通見司,重排覲見班次,然後選一個趙煦有空的時間,讓這些該覲見的官員,組團覲見——一般遠遠的拜上一拜,就算走完流程了。
毋庸置疑,這其實是向太后在有意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君權。
將本來該在早朝的覲見儀式,挪到了趙煦想要的時間。
(本章完)
太皇太后不參與,向太后當然也不能參與,不然就是逾越。
於是,唯一能上朝聽政的,就變成了趙煦。
而趙煦本來就喜歡睡懶覺,便是經筵日,也要睡到卯時二刻(七點)才肯起來。
一般都是睡到辰正(八點)。
他當然是有道理的——他還小,需要有充足的睡眠來保證發育。
於是,早朝的聽政,成為了擺設。
不過,早朝上沒有皇帝,也沒有太后,這在大宋屬於正常。
仁廟時代後期,仁廟日常在宮中待機。
哪怕身體情況比較好,他也在忙著造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沒有放棄生個健康繼承人的努力。
英廟時代,這位在位四年的天子,有兩年半因為心腦血管疾病,不能視政。
趙煦的父皇,在元豐七年也長期缺勤。
所以小問題。
但,文臣京官以上、武臣大使臣以上,回朝後覲見天子,卻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必要程序。
因為,假若他們不能覲見,那麼除授流程就會卡在原地。
更要命的是——這一批人卡住後,後面的人,也會同樣卡住,從而形成堵車,癱瘓掉正常的國家統治秩序。
所以,即使是在英廟晚年,其中風癱瘓在床的時候,宰臣也會帶著入朝的大臣,到福寧殿的英廟病榻拜上一拜。
如今,太皇太后因張敦禮素服避正殿,不肯上朝。
向太后不敢在沒有太皇太后在場的情況下上朝。
但這官員的正常覲見流程,卻必須繼續。
所以,只能權變。
而這權變的結果,就是向太后下詔,命都堂與通見司,重排覲見班次,然後選一個趙煦有空的時間,讓這些該覲見的官員,組團覲見——一般遠遠的拜上一拜,就算走完流程了。
毋庸置疑,這其實是向太后在有意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君權。
將本來該在早朝的覲見儀式,挪到了趙煦想要的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