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第2頁)
但如今看來……
隨著少主年歲漸長,那獨屬於趙官家們的特點,也開始覺醒了。
文彥博只能道:“聖明無過陛下……只是這樣一來,難免錯失大臣。”
趙煦點頭:“所以,朕也沒有強求御史言官們每一本劄子,都必須言之有物啊!”
“三本言事劄子,起碼得有一本,讓朕看得下去,提得起興趣吧?”
“陛下……”文彥博猶豫了一會後,還是選擇了開口問道:“您春秋正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老臣冒死進言……”
“陛下若每本奏疏都看……恐怕有傷聖體!”
趙煦點頭,道:“多謝太師關心。”
“不過,太師恐怕不知,朕其實很少看具體的彈章。”
“只有那些被挑選過、言之有物的劄子,才會送到朕這裡來……”
文彥博忍不住又喝了一口茶湯。
他聽出來了,在這皇城之中,存在著一個專門給天子閱讀御史臺彈章的機構。
只是……
文彥博忍不住皺眉,心道:“老夫怎沒聽過風聲?”
“難道是內臣?”他的眼睛,在趙煦身邊的馮景身上掃了掃。
旋即他就否了這個可能性。
內臣,在大宋的體制內,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做這個事情。
一旦被發現,必是朝野群起而攻之。
而且,以當今天子的城府和性子,也不可能讓內臣沾染這個權柄——誰不知道,當今天子好史?
每次集英殿經筵,都會和經筵官討論史書故事。
而史書上,白紙黑字,可是將漢唐宦官們,是怎麼竊弄權柄,又是如何憑侍威靈,乃至於以奴欺主,寫的明明白白。
等等……
集英殿!
文彥博猛然驚醒!
是啊……
集英殿的經筵,有多久沒有傳出過消息了?
特別是今年正月過後,就取消了宰執元老,每月初一十五赴集英殿經筵的制度。
這是天子已經可以獨立聽政的先聲。
而從那以後,集英殿上的事情,就再沒有外洩過。
沒有人知道,在那經筵上究竟發生了何事?
外界只能通過起居郎的記載,窺知一二。
而起居郎,只會記錄經筵本身的內容。
無非是今天經筵官是誰?講了什麼?
而從當今天子赴經筵以來,經筵後都會有一個時辰甚至更久的討論時間。
這種討論,從最開始的針對經義,慢慢發展到國事、政事。
這也正是朝野上下,都開始擁戴天子親政的源頭——一個屢屢在經筵上,對國事、政務發表自己意見,還言之有物,甚至屢屢發出‘仁聖之言’的天子。
當然,必須擁戴了。
去年,天子和經筵官、伴讀,以及宰執、元老在經筵上坐而論道。
今年,會不會直接拿著相關劄子討論?
甚至,讓經筵官們,直接協助天子,審閱相關劄子呢?
很有可能!
漢之尚書檯,最初不就是一個在內廷,給漢家天子們處理相關文書、瑣事的機構嗎?
然後呢?
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就變成了實際上的宰相!
而文彥博身上兼著侍讀的頭銜,也是經筵官的一員。
只是他很少去經筵,今年更是一次都沒有去過。
不止是他,其他有著侍讀、侍講頭銜的宰執元老,在今年經筵重開後,也都默契的選擇了不赴經筵。
所以……要不要找機會,去參加一次集英殿經筵?
文彥博幾乎是立刻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數十年的仕宦生涯,讓他知道,好奇是從政的最大敵人!
於是,文彥博不再糾纏這個問題,只道:“若是這樣,老臣就安心了。”
趙煦陪笑一聲,便問道:“太師今日入宮,可是有什麼事情要與朕說?”
文彥博想了想,就巍巍顫顫的起身,拄著几杖,對趙煦拜道:“陛下,老臣聽說,陛下已下詔敕,欲拜知黃州臣汲為都水監,知潁州臣臺符為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
“有這個事情!”趙煦微笑著:“太師對此有疑議?”
他現在很好奇。
等蒲宗孟回京後,這朝野內外,會有怎樣的反應?
反正,趙煦在這個事情裡,已經美美的隱身——發出召蒲宗孟回京述職的旨意的人是兩宮。
而且,根本沒有通過三省,而是直接走的內降。
所以,只要不出意外,朝臣知曉這個事情的時候,恐怕蒲宗孟人都已經到了汴京。
生米煮成熟飯,只能無能狂怒。
文彥博躬身再拜:“老臣豈敢!”
“只是有幾句話,想面奏陛下,請陛下留心思量。”
“嗯!”趙煦起身,扶著文彥博,讓他重新坐下來,道:“太師請說,朕洗耳恭聽!”
隨著少主年歲漸長,那獨屬於趙官家們的特點,也開始覺醒了。
文彥博只能道:“聖明無過陛下……只是這樣一來,難免錯失大臣。”
趙煦點頭:“所以,朕也沒有強求御史言官們每一本劄子,都必須言之有物啊!”
“三本言事劄子,起碼得有一本,讓朕看得下去,提得起興趣吧?”
“陛下……”文彥博猶豫了一會後,還是選擇了開口問道:“您春秋正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老臣冒死進言……”
“陛下若每本奏疏都看……恐怕有傷聖體!”
趙煦點頭,道:“多謝太師關心。”
“不過,太師恐怕不知,朕其實很少看具體的彈章。”
“只有那些被挑選過、言之有物的劄子,才會送到朕這裡來……”
文彥博忍不住又喝了一口茶湯。
他聽出來了,在這皇城之中,存在著一個專門給天子閱讀御史臺彈章的機構。
只是……
文彥博忍不住皺眉,心道:“老夫怎沒聽過風聲?”
“難道是內臣?”他的眼睛,在趙煦身邊的馮景身上掃了掃。
旋即他就否了這個可能性。
內臣,在大宋的體制內,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做這個事情。
一旦被發現,必是朝野群起而攻之。
而且,以當今天子的城府和性子,也不可能讓內臣沾染這個權柄——誰不知道,當今天子好史?
每次集英殿經筵,都會和經筵官討論史書故事。
而史書上,白紙黑字,可是將漢唐宦官們,是怎麼竊弄權柄,又是如何憑侍威靈,乃至於以奴欺主,寫的明明白白。
等等……
集英殿!
文彥博猛然驚醒!
是啊……
集英殿的經筵,有多久沒有傳出過消息了?
特別是今年正月過後,就取消了宰執元老,每月初一十五赴集英殿經筵的制度。
這是天子已經可以獨立聽政的先聲。
而從那以後,集英殿上的事情,就再沒有外洩過。
沒有人知道,在那經筵上究竟發生了何事?
外界只能通過起居郎的記載,窺知一二。
而起居郎,只會記錄經筵本身的內容。
無非是今天經筵官是誰?講了什麼?
而從當今天子赴經筵以來,經筵後都會有一個時辰甚至更久的討論時間。
這種討論,從最開始的針對經義,慢慢發展到國事、政事。
這也正是朝野上下,都開始擁戴天子親政的源頭——一個屢屢在經筵上,對國事、政務發表自己意見,還言之有物,甚至屢屢發出‘仁聖之言’的天子。
當然,必須擁戴了。
去年,天子和經筵官、伴讀,以及宰執、元老在經筵上坐而論道。
今年,會不會直接拿著相關劄子討論?
甚至,讓經筵官們,直接協助天子,審閱相關劄子呢?
很有可能!
漢之尚書檯,最初不就是一個在內廷,給漢家天子們處理相關文書、瑣事的機構嗎?
然後呢?
尚書檯的長官尚書令,就變成了實際上的宰相!
而文彥博身上兼著侍讀的頭銜,也是經筵官的一員。
只是他很少去經筵,今年更是一次都沒有去過。
不止是他,其他有著侍讀、侍講頭銜的宰執元老,在今年經筵重開後,也都默契的選擇了不赴經筵。
所以……要不要找機會,去參加一次集英殿經筵?
文彥博幾乎是立刻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數十年的仕宦生涯,讓他知道,好奇是從政的最大敵人!
於是,文彥博不再糾纏這個問題,只道:“若是這樣,老臣就安心了。”
趙煦陪笑一聲,便問道:“太師今日入宮,可是有什麼事情要與朕說?”
文彥博想了想,就巍巍顫顫的起身,拄著几杖,對趙煦拜道:“陛下,老臣聽說,陛下已下詔敕,欲拜知黃州臣汲為都水監,知潁州臣臺符為刑部侍郎兼大理寺卿?”
“有這個事情!”趙煦微笑著:“太師對此有疑議?”
他現在很好奇。
等蒲宗孟回京後,這朝野內外,會有怎樣的反應?
反正,趙煦在這個事情裡,已經美美的隱身——發出召蒲宗孟回京述職的旨意的人是兩宮。
而且,根本沒有通過三省,而是直接走的內降。
所以,只要不出意外,朝臣知曉這個事情的時候,恐怕蒲宗孟人都已經到了汴京。
生米煮成熟飯,只能無能狂怒。
文彥博躬身再拜:“老臣豈敢!”
“只是有幾句話,想面奏陛下,請陛下留心思量。”
“嗯!”趙煦起身,扶著文彥博,讓他重新坐下來,道:“太師請說,朕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