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頁)

 

今日回頭看去,方節帥戰吐蕃,橫掃西域,其功績還是大大超乎了我的預料。

 

終究還是眼拙了。”

 

辛雲京忍不住一陣唏噓感慨。

 

他年少之時,自視甚高,認為他這一生就應該是出人頭地,光彩奪目的一生!

 

當年,他是河西最年輕的軍使!簡直不可一世!

 

然而,後面發生的事情,似乎並不如料想那般順利。

 

年輕時,辛雲京發現有些能力遠比他強的人,依然在軍中底層混日子,過得很不如意。

 

長大後,辛雲京發現有些能力遠不如他的人,卻在軍中高層作威作福,過得如魚得水。

 

他在享受人脈背景帶來的好處時,也時刻遭遇著更強背景與人脈的打壓。

 

其中滋味,當真是人生百態,令人唏噓又無奈,不足為外人道也。

 

“你若不在豐安軍,某此刻便已經在靈州城了,何必來豐安城呢?”

 

方重勇對著辛雲京哈哈大笑道,對著他招招手,示意對方過來。

 

“想不想立功?”

 

方重勇壓低聲音詢問道。

 

“那如何能不想啊!”

 

辛雲京立馬激動起來了!

 

方重勇擺了擺手,示意辛雲京稍安勿躁。

 

“其實啊,李國貞他們想差了,回紇人無論如何,都是不會攻打靈州城的。”

 

方重勇十分確信的說道。

 

辛雲京微微點頭道:“其實末將也是這麼以為的。”

 

聽到這話,方重勇大為驚訝。沒想到,朔方軍中還是有明白人啊!

 

當真是不能小覷天下英雄了。

 

“何以見得?”

 

方重勇明知故問道。

 

“沒什麼好說的,回紇人不願意擔負破壞盟誓碑的責任,也沒有跟大唐徹底翻臉的決心。

 

現在鬧騰一下,就是想提高自身的地位,提高馬匹價格,順便可以更好的吞併其他鐵勒諸部,擴大勢力範圍。

 

如果攻打靈州城,便是與大唐不死不休了。就算朔方軍能忍,聖人也是不能忍的。

 

所以末將以為,回紇人很可能會對朔方軍的某個據點動手,但一定不是靈州。豐安城和更北面的三個受降城都有可能。”

 

辛雲京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方重勇面色淡然的擺了擺手道:“不必兜圈子,其實你我都知道,回紇人的目標,必定只能是豐安城,不可能是振武軍那邊。要不然,你以為我真會把驍勇善戰的銀槍孝節軍,帶到豐安城來看風景麼?”

 

辛雲京不好意思的摸摸頭,然後抱拳行禮道:“確實如節帥所說!末將已經準備好在豐安城跟回紇人血戰一場了!”

 

為什麼不可能是振武軍那邊呢?

 

因為振武軍的防區,是北面的三大受降城,也是大唐定朔方的臉面。要不然,為什麼起名字叫“受降城”呢?

 

不就是為了讓草原民族都好好記住,不聽大唐的話是什麼下場!

 

如果回紇人攻打受降城,無論是哪一個,都會讓大唐警覺。

 

下一個“突厥”,已經出現了,是時候舉國之力把它滅掉了!

 

所以只要回紇人腦子還保留著最起碼的理智,就不會去攻打三個受降城裡面的任何一個!

 

於是挑來挑去,只有離河西最近的豐安城,是回紇人下手的目標了。

 

因為回紇的勢力,本身就在靈州以西的區域,比如說河西的甘州以北,就有不少回紇城旁部落。豐安城這邊不僅影響力更低,而且更近,更適合回紇人發動突然襲擊!

 

朔方軍裡面不是沒有明白人,辛雲京就是明白人。只不過他不在朔方軍權力核心之中,對朔方軍秉持的政策說不上話罷了。

 

“如果我是回紇葉護,此番鬧事,必定聲勢浩大,而給大唐的打擊,卻不能太過,不能徹底撕破臉。

 

光靠豐安軍和銀槍孝節軍這點人,恐怕還沒辦法鎮得住場子。”

 

方重勇摸了摸下巴上的鬍鬚,思考著對策。

 

辛雲京嘿嘿笑道:“節帥,不如這樣,您寫封信到涼州,末將也寫封信到涼州。朔方軍不方便指望,赤水軍還是指望得上的。協防嘛,最後都是看結果如何。”

 

赤水軍三萬精兵擺在涼州,實際上乾的活就是四處“救火”。

 

協防朔方以西的防區,也是應有之意。

 

“這麼多年了,你那聰明的腦瓜,可是一點都沒落下啊。”

 

方重勇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