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大哥,你糊塗啊!
李世隆也看著秦墨,運損的確是個問題,解決的好,能為大乾省下很多糧食。
“這麼簡單的問題,還用問?多建造糧倉唄!”大乾有名的糧倉就有八座,其中有些糧倉內的儲糧,是前周留下的。
其內糧食,布帛,至今甚至都未用盡。
可以說,大乾之所以能這麼快恢復過來,這些大糧倉居功至偉。
“糧倉可不是隨便建造的。”李源道。
“那怎麼辦?雖說現在隸直道修建的這麼好,馬車的載重也是之前的數十倍,但運損肯定還是有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建糧倉,未來的糧食只會越來越多,就地儲藏,年年派人抽查就行了,要確保他們不會公糧私用。
一旦某地發生災情,可以就近從糧倉支援。
我爹說過,任何時候,手中有糧,心中就有底,這天下再怎麼樣,也塌不下來。
再說了,就地封存,是減少運損最好的辦法。
若是按照土地到村,集體合作社,那每一村,每一鄉,每一州,都會有大量的糧倉。
您想想,就算碰上個災年,老百姓自家倉庫裡還有堆成山的糧食,他們會慌亂嗎?
那些搞詐騙的邪教,還翻的起風浪嗎?
這是在為朝廷減少壓力,增加百姓的抗風險能力。
而不是像往年一樣,一碰上什麼災難,就餓死人,就大面積的背井離鄉。
他們會先從自家的倉庫用糧,若自家糧食不夠,還有村裡的糧倉。
村裡的糧倉不夠,還有鄉里的,一級一級向上。
這種小糧倉,都根本不用知會朝廷,當地村正,老父母直接就拍板決定了。
若沒有。
那不是百姓的過錯,是朝廷的錯,治官的錯啊!“
秦墨這一番話,振聾發聵。
李源也是不由的點頭,“確實,若治下百姓餓殍遍地,流離失所,乃朕父子之罪也!”
說著,他看向李世隆,“皇帝,你怎麼說?”
李世隆道:“土地改制,稅收改法,農村合作,這是大事,還是先以嶺南作為實驗點,若是可行,再推行天下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