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青白之爭(第3頁)
文廟廣場上。
酈先生在內的一撥夫子先生,都紛紛現身,因為都聽了
消息,趕過來喝酒觀戰,當是事務繁重,找個機會散心了。
結果那兩小子年紀不大,架子恁大,好像不願被太多人旁觀,竟是同時拔地而起,直接去往天幕處問拳了。
一抹青色一抹白,聯袂遠遊天幕,期間換拳不停,各自撤退,再瞬間撞在一起,文廟地界,雷聲震動,不少老百姓都紛紛驚醒,陸陸續續披衣推窗一看,明月高懸,沒有任何下雨的跡象啊。莫不是又有仙師鬥法,只不過聽聲音,剛好是在文廟上空那邊,甚至不是幾個神仙扎堆的渡口,咋回事,文廟這都不管管?
經生熹平沒有立即逆流光陰長河,修繕文廟廣場,只是收起了酒壺,抬頭望向天幕。
一位老夫子蹲在白玉地面上,伸出手指,抹了抹裂縫,再環顧四周,遍地痕跡,忍不住驚歎道:“武夫打架都這麼兇?那個年輕隱官遞劍了不成?”
熹平搖頭笑道:“不曾出劍,只是問拳。”
酈老先生以心聲問道:“熹平先生,如果那小子出劍,不拘泥於武夫身份,那麼這場架勝負如何?”
熹平說道:“還是曹慈贏,不過代價很大。”
極有可能,人間再無劍仙隱官,與此同時,浩然天下未來也會少掉一個武神曹慈。
酈老先生喝了口酒,笑道:“先前碰到過這小子,聊了幾句,挺和氣禮數一孩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年紀輕輕就當隱官的人,結果捱了一路冷眼閉門羹,也沒見他生氣半點。”
年輕人與老人言語時,坐在臺階上,雙手虛握輕放膝蓋,還會微微側身,始終與人直視。
老人看待年輕人,後者意氣風發、豪言壯語什麼的,見過、聽過就算,誰都是年輕人過來的,不稀奇。反而是有些細節,卻會讓老人牢牢記住。
所以文廟之外,都會覺得那位青衫劍仙,跋扈至極。
文廟之內不少陪祀聖賢和夫子先生,可能就會看得更多。
勉強還算一襲青衫的年輕人,好像捱了一記重拳,頭朝地,從天幕筆直一線摔在地上,臨近文廟屋頂的高度,一個翻轉,飄落在地。
白衣隨後現身,站在一旁。
曹慈與文廟臺階那邊的熹平先生,抱拳致歉,然後離去。
陳平安同樣抱拳,再重返功德林。
廖青靄見到曹慈之後,絲毫不擔心這個師弟問拳會輸,所以她的第一句話,竟然就是“我之前說三十年內與他問拳,是不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
只是這句話一說出口,廖青靄這個當師姐的,在師弟曹慈這邊,就有些忐忑不安。如同一位學生,面對先生。
而廖青靄這些年,練拳一事,因為師父裴杯經常不在身邊,需要忙碌軍國大事,不然就是去蠻荒天下駐守渡口,所以廖青靄反而是與曹慈問拳請教頗多,曹慈當然是為她教拳喂拳,雙�
��雖是師姐弟的關係,可在某些時候,廖青靄下意識會將曹慈當成了半個師父。
曹慈微笑道:“師姐,有這個念頭,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難為情的,如果師姐能夠徹底打消這個想法,我覺得算是與陳平安問拳的第一拳,不是壞事,是好事。”
廖青靄聞言後,再無半點負擔。
她看了眼“很陌生”的師弟,印象中曹慈從未如此狼狽。
曹慈板著臉說道:“陳平安比我慘多了。”
說完這句話,曹慈彷彿覺得自己有些好笑,就笑了起來。
廖青靄看著這個師弟,不知道天底下有哪個女子,才能夠配得上身邊白衣。
到了涼亭那邊,劉十六按住陳平安的肩膀,察看小師弟人身小天地山河萬里的細微跡象,點頭笑道:“還好,修養幾天,問題不大。不過近期就別與人動手了,不然肯定會留下後遺症,一定要慎重。”
陳平安與君倩師兄點點頭,然後轉頭對李寶瓶他們笑道:“沒事,都別擔心。”
好像有些牙齒打顫,說話都有些含糊不清。
左右讓李寶瓶三個先離開涼亭。
問拳結束後,陳平安除了傷勢,一身血氣、劍氣和殺氣太重。
尤其是鄭又乾,在小師叔現身涼亭後,小精怪就立即臉色慘白。
君倩這才取出一隻瓷瓶,遞給陳平安,“每天三顆,大致跟著三餐走,一個月後,每天再減少一兩顆,你自己看身體恢復的情況,酌情而論。”
陳平安右手下垂,整個人頹然坐在長椅上,立即用左手打開瓷瓶,倒出一顆,輕輕拍入嘴中。
老秀才坐在一旁,笑容燦爛,與這個關門弟子豎起大拇指。
學拳,練劍,治學,吟詩刻章,做買賣,找媳婦,為文脈開枝散葉,樣樣是強手。
陳平安與先生咧嘴一笑。
其實對於療傷、養傷一事,陳平安更是行家裡手。
所以當晚回了住處,熟門熟路,按部就班。
後半夜,陳平安睜開眼睛,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說話。
先生好像大半夜獨自一人,散步路過,只是停步片刻,卻沒有久留。
陳平安就繼續屏氣凝神,手掐劍訣,坐在蒲團上。
這天清晨時分,陳平安走出屋門,發現只有師兄左右坐在院子裡,正在翻書看。
看了眼陳平安,左右說道:“我讓寶瓶他們幾個不著急過來,下午再說。”
左右繼續看書。
陳平安坐在一旁,欲言又止。
左右頭也不抬,“有話就說。”
陳平安硬著頭皮說道:“師兄知道蔣龍驤大致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但是師兄很難真正與蔣龍驤為敵。”
左右放下手中書籍,轉過身,問道:“怎麼講?”
陳平安給出心中的答案,“因為師兄是讀書人,劍術再高,出劍還是會講規矩,恪守禮儀。加上師兄不知道蔣龍驤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壞事,好事,都不清楚,至於蔣龍驤哪些事情是有心行善,是在朝野沽名釣譽,哪些事情是無心行善,師兄只會更加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師兄面對這些人和事,其實就會束手束腳。”
左右面無表情,不過沒有攔著這個小師弟教訓自己這個師兄。
“我知道。”
陳平安自顧自說道:“我就像是蔣龍驤的賬房先生,會幫他記賬,不收錢的那種。蔣龍驤給錢讓我不當,都不行的那種。所以對付蔣龍驤這種人,我比師兄擅長很多。我知道怎麼讓他們真正吃痛,在我這邊哪怕只吃過一次苦頭,就可以讓他們後怕一輩子。
想著惡人自有惡人磨,不對,如果惡人只有惡人磨,也不對,用惡事磨惡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說出這番話,陳平安是做好了師兄惱火的心理準備。
畢竟有些不敬。
只是不吐不快,早就想說了。
左右說道:“繼續說。”
遠處,老秀才和君倩正躲起來掌觀山河,先生與學生倆人屏氣凝神、目不轉睛……看熱鬧。
這邊,陳平安戰戰兢兢說道:“師兄,我的心裡話講完了,算不算道理,師兄說了算。”
左右看著陳平安,竟然突然笑了起來。
陳平安從沒有在師兄這邊,看到那種眼神。
印象中,左師兄只有在幾個晚輩那邊,才會有這樣的表情。
左右笑著點頭道:“書沒白看,都能與大師兄講道理了。”
陳平安還是有些習慣性的惴惴不安,“師兄是說真心話,還是在心裡邊偷偷記賬了?”
要知道自家文脈的賬房先生,一早就是這個師兄。
左右搖頭說道:“你這個當師弟的,不能總覺得事事不如師兄。如果在我這邊,只會唯唯諾諾,先生收你這麼個關門弟子,意義何在?”
遠處,老秀才看著君倩手心畫卷,忍不住訓道:“就你話多,架子恁大。”
劉十六在一旁點頭附和道:“左師兄是得改改,總這麼欺負小師弟,我都要看不下去了。”
老秀才咦了一聲,“在左右身邊,怎麼沒這話?”
劉十六答道:“既然有先生在,就輪不到學生仗義執言了。”
老秀才點點頭,很滿意。
這傻大個,其實是最不吃虧的一個,一向是什麼熱鬧都看著了,就是不捱罵不捱揍。
老秀才站起身,大手一揮,“走,給你小師弟撐腰去。”
劉十六跟在後頭。
師兄弟兩人,陳平安猶豫了一下,“之所以說這個,是希望師兄以後如果在劍氣長城,聽到了某些事情,不要生氣。”
左右說道:“比如寶瓶洲,桐葉洲?”
陳平安點點頭,“可能會有很多事情,會做得不那麼講究讀書人身份。”
左右說道:“你打得過大驪的宋長鏡,還有那個玉圭宗的韋瀅了?”
陳平安一頭霧水,搖頭道:“目前肯定不行。”
左右懶得再說話,繼續看書。
陳平安想了半天,才明白師兄的言下之意。
在劍氣長城或是蠻荒天下,他這個師兄,如果聽見了某些事情,一般情況,不會理睬,只會置若罔聞。
所以左右在意的,不是陳平安想象的那些傳聞、說法,而是小師弟在浩然天下,與誰起了爭執,又打不過。那麼他這個當師兄的,就去問劍。
老秀才來的路上,剛好錯過了最後這幾句,所以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欺負師弟算什麼本事,當先生的,都沒開口,輪得到你?
左右不敢與先生頂嘴半句,就對著陳平安笑了笑。
這筆賬,算你頭上。
陳平安立即懂了。是先生畫蛇添足了。
這一天,正午時分,沾李槐李大爺的光,嫩道人做夢都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大搖大擺走入中土文廟功德林。
嫩道人進了功德林第一件事,都不是找李槐,而是直接找到了文聖一脈輩分最高……老秀才。
不然去找歲數最大、拳頭極硬的劉十六?
還是那個追著蕭愻砍、一直追到天外的左右?
至於陳平安,關係一般,不熟。
與老秀才一番攀談下來,嫩道人乘興而去,滿意而歸,私底下與李槐唏噓不已,“文聖老先生的學問,還是很高的。”
李槐奇怪道:“老嫩,這都沒聊幾句,你怎麼看出來的?”
嫩道人說道:“文聖說的那些個道理,我都聽得懂。”
最後老先生問了蠻荒桃亭一個問題,同樣的一個道理,禮聖站在你面前,你就覺得有道理,凡俗夫子與你說,就覺得沒有道理,如此對不對?
嫩道人當時就給出心中答案了,對是當然不對的,不過擱自己,捫心自問,還是隻會聽禮聖的道理。
嫩道人覺得這話一說出口,自己在文聖這邊,算是栽了,不過還是不後悔,與其跟老秀才撒謊,不如有話直說。
再說了,讀書人好騙嗎?當然不好騙。既然騙不了對方,總不能再騙自己。
不過老秀才卻沒有半點生氣,反而說了句,不是那麼善,但還是個小善,那麼以後總有機會君子善善惡惡的。
嫩道人不敢在功德林久留,立即隨便找了個藉口離開。
與老秀才相談甚歡一場,可是等於與文聖切磋學問啊,已經十分知足。
顧清崧和柳道醇,這兩位道友,顯然就無此本事了。
下午,陳平安在李寶瓶三個都來看他的時候,說咱們去功德林最高的地方聊天?
李寶瓶眼睛一亮。
功德林最高處,不是下棋的涼亭,不是書樓,是棵古柏。
李寶瓶帶的路。
鄭又乾覺得這個師姐的學問,很駁雜,這都知道。
於是陳平安,李寶瓶,李槐,鄭又乾,都坐在了那棵古柏枝頭上,就只是閒聊。
作為小師叔的陳平安,想到了什麼,就隨便聊什麼。
他說我沒有想過要成為現在這樣的一個人。
沒辦法先想過,也不是特別想這樣,如果可以的話,願意拿很多珍貴的東西,去換一兩個最珍貴的。但是看到你們,就會覺得很值得,沒什麼好抱怨的,已經很好了。
攤開手掌,陳平安開著玩笑,說手中有陽光,月光,秋風,春風。
還說人情世故事上練,破我心中猶豫賊。
……
這天黃昏,除了老秀才,學生和再傳弟子們,都各自收拾好了行李包裹,準備離開文廟,各自遠遊。
左右問道:“先生,學生能做什麼?”
“問這個做什麼,不需要。”
老秀才笑道:“不過可以問一問自己,當師兄的,能做什麼。”
左右沉默片刻,“小師弟總能照顧好自己,我很放心。”
陳平安有些受寵若驚,憋了半天,只能說道:“師兄過獎了。”
左右說道:“收下。”
陳平安說道:“好的。”
有聚就有散。
人生好像處處是渡口折柳離別處。
左右會重返劍氣長城。
劉十六說自己會帶著鄭又乾,先去趟西方佛國,已經幫這個開山大弟子找好了修行地,再單獨去那青冥天下,找好友白也。
茅小冬會留在禮記學宮,為儒生傳道授業解惑。
陳平安需要立即返回夜航船。
李寶瓶和李槐會一起返回大隋京城的山崖書院。
每一位嫡傳弟子和再傳,都各有各的最好,在老人眼中,都是最好的。
所以老秀才最後的一句臨別贈言,只是笑道:“都好好的,平平安安。”
等到所有人都離去。
老秀才獨自坐在涼亭內,只是這一次,老人沒有太多的離別傷感,反而期待下一場重逢。
只是想起了關門弟子之前坐在高枝上,喝著酒,與小寶瓶他們隨口胡謅的一首小詩。
極美。
“一棵山中幽蘭。
它從不曾見過世人,世人也不曾見過它。
便不開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