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千里送人頭(第3頁)
兩張關押飛劍的符籙,顫動幅度越來越大。
老道人有苦難言。
起先他大聲開口,說只能困住飛劍二十彈指,如陸臺所猜測那般,是故意矇蔽陳平安,希望他誤以為二十彈指後就能夠召回飛劍,大殺四方。可是現在老道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原來那兩張價值連城的寶符,真的只能困住飛劍二十彈指左右,而不是預期的四十彈指!
符籙名為枯井符。
能夠壓勝本命飛劍。
用雷擊木製成的小釘七枚,畫北斗狀,以秘術嵌入特殊符紙,再刮下大風尾內落下的飛土一兩,必須是為八風之一的不周風,符籙圖案為劍困井中,符紙背書“不動”二字。這才是主幹,其餘符籙“枝葉”,還有許多環節。
是為桐葉洲符籙派旁門的一道上品秘符,雖然比不上陸臺所謂的“劍鞘符”和“封山符”,但也不容小覷,是中五境練氣士對付劍修的保命符,價值千金。
研製一張材質繁瑣的枯井符,耗時更耗錢。
在方圓十丈內,只要祭出此符,遇到飛劍,就可使得劍修的本命飛劍,如人立井中,不能動彈。
符籙的品相高低,就看能夠困住那把飛劍多久。
若要打開禁制,只需開訣拂袖吹氣,“井中”飛劍即可自由遠去。
別人是十年磨一劍,老道人則是十年磨一符,如何珍惜都不為過。
兩處戰場,大戰正酣。
山林深處,有兩人遠遠眺望此處。
隔岸觀火。
一位正是在扶乩宗店鋪跟陸臺爭奪羊脂獸的客人,五短身材,其貌不揚,臉上略有得意。
另一位則是腰佩長劍的紅袍劍客,身材修長,器宇軒昂,此事伸手按住劍柄,看著那邊的戰場形勢,微笑道:“先前所有人都認為你小題大做,就連我也不例外,現在看來,虧得你謹慎,省去我不少麻煩。”
紅袍男子,是一位武道六境巔峰的劍客。
在桐葉洲的山下江湖,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劍道大宗師,雖然已是古稀之年,可是依然面如冠玉,數十年間,仗劍馳騁十數國,罕逢敵手。
況且腰間長劍,是一把鋒利無匹的仙家法寶,使得這名劍客武夫,膽敢自稱“金丹地仙之下,一劍傷敵。龍門之下,一劍斬殺”,而且山上山下少有質疑。
威名赫赫,而且風流無雙,不知有多少女子愛慕這位不求長生的江湖劍仙,甚至有些小道消息,雲麓國的皇后趙氏都與此人有染,至於什麼江湖名門的俠女仙子,對於這位紅衣劍仙的崇拜,更是不計其數。
不起眼的漢子笑道:“我馬某人的謹慎,是習慣使然,年輕的時候吃了太多虧和苦頭,所以牢記一事,對付這些出身好的仙師,咱們混江湖的,就得獅子搏兔,一口氣吃掉他們,否則哪怕僥倖贏了,也是慘勝,收穫不大。”
紅衣劍客笑道:“馬萬法,之前說好,幫你們壓陣,以防意外,白袍少年揹著的那把劍,早早就歸我了,現在意外出現了,當真需要我親自殺敵,那麼……”
男人點頭道:“養劍葫不能給你,而且你也不是劍修,但是兩個小傢伙身上,最少也有一件方寸物,裡邊的東西,我要拿出來分紅,你可以拿走方寸物,如何?”
紅衣劍客眯眼而笑,“極好。”
漢子猶豫了一下,“雖然大局已定,可我們還是要小心,那白袍少年多半已經捉襟見肘,說不得那個長得跟娘們似的傢伙,還留有餘力,不然你先對付這傢伙?餘下那個,便蹦跳不了。”
紅衣劍客搖頭道:“樹上那個,手臂上有件法寶護身,又有飛劍暗中亂竄,我很難悄無聲息地一擊功成,倒是那個白袍少年,我可以一劍斬殺,到時候沒了同伴,比娘們還細皮嫩肉的小傢伙,肯定要心神失守,到時候是我來殺,還是你親自出手,都不重要了。”
漢子想了想,點頭答應道:“如此最好。”
然後他笑道:“老道士的兩張枯井符馬上要扛不住了,你何時出手?”
“正是此時!”
紅衣劍客身形已經消逝,原地尚有餘音嫋嫋。
先前腳下的樹枝竟是絲毫未動。
可見這位江湖大宗師的身形之迅捷,以及武道之高。
南邊戰場上,陳平安與請神降真的魁梧漢子,因為後者有兩人相助,雙方廝殺得難解難分,看似亂局還要持續許久。
一抹紅虹從天而落,快若奔雷,剎那之間撕開戰場,劍氣森森,充斥天地間。
出鞘一劍戳向白袍少年心口。
一劍戳中,毫無懸念。
紅衣劍客嘴角微翹,又是這般有趣又無趣。
又宰了一個所謂的修道天才。
但是下一刻,紅衣劍客就要暴掠而退,甚至打算連那把仙家法寶的佩劍都舍了不要。
因為命最重要。
在場眾人,一個個目瞪口呆,實在是這位劍道大宗師的闖入,氣勢太盛,所有人不敢畫蛇添足,都停下了手,省得被那位大宗師一劍斬殺少年後,隨手一劍又輕描淡寫地戳死他們,最後美其名曰誤殺。
到時候少了一人分一杯羹,就意味著其餘人都多出一點分紅,活著的傢伙,誰會不樂意?
可是接下來一幕,讓人畢生難忘。
一直是一襲白衣勝雪的清秀少年,在被紅衣劍客一劍刺中心口後。
雪白長袍以劍尖心口處為中心,令人炫目的一陣陣漣漪盪漾開來,露出了這件長袍的真容。
一件金袍!
彷彿有一條條蛟龍隱沒於金色的雲海。
陳平安不再故意壓制這件海外仙人遺物的法袍威勢,不再故意多次露出破綻,自求傷勢,讓自己瞧著鮮血淋漓。
所以這一劍刺中了金袍,卻沒能刺破法袍半點。
陸臺沒有開口說。
但是陳平安偏偏一直在等待這一刻。
等著躲在幕後的高人來一錘定音。
不來,陳平安不虧。
來了,陳平安大賺。
這一路行來,從第一次離開驪珠洞天去大隋書院,再到第二次離開家鄉去往倒懸山。
無時不刻的謹小慎微,日復一日的追求“無錯”,陳平安終於有了回報。
轉瞬之間。
紅衣劍客剛剛鬆開劍柄,就被不管不顧大踏步抵住劍尖前行的少年,給伸手抽出背後長劍。
一劍削去了頭顱。
就算是陸臺都要目瞪口呆,然後環顧四周,對著那些肝膽欲裂的傢伙嫣然一笑,“你們呀,千里送人頭,真是禮輕情意重。”
陳平安反手將“長氣”放回劍鞘,向前走出數步,另一隻手輕輕握住那把長劍,身形站定。
以倒持式持劍。
有那麼點小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