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道上青天(第3頁)

  
      於陳平安的那場教拳。葉芸芸是說教拳而非問拳,鄧劍翹知道這其中的分量之大。
  
      黃希說道:“我們本來打算把劍枰送到梧桐山,就繼續南下游歷桐葉洲,一路走到臨海的驅山渡,再乘坐跨洲渡船,去南婆娑洲見幾個有世交淵源的現價道場。”
  
      陳平安點點頭,“那你們就按照既定行程走,反正落魄山不長腳,隨時恭候兩位的光臨做客。”
  
      繡娘當然是想要多陪劍枰走一段路程的,最好是送弟弟到落魄山為止。不過這種大事,她還是聽黃希的。如何跟山上仙師、宗門相處,確實是黃希更為擅長。
  
      陳平安說道:“那我先跟青同道友談點私事,你們暫時要作離別,也可以多聊幾句。半個時辰之後,我們就在山腳那邊碰頭?”
  
      黃希自無不可,方才鄧劍枰在屋內跟陳平安單獨相處之際,青同前輩已經告訴他們一個適合姐弟談心的地方,是座最宜賞景的臨崖小亭,亭額“雲過”。
  
      在黃希他們走後,陳平安遞出一張紙。
  
      青同接過寫滿蠅頭小楷的紙張,疑惑道:“真給啊?”
  
      陳平安一瞪眼,“些許小事,難得住我?才情如泉湧,我自己都怕,誰能擋得住?”
  
      謝狗開懷大笑。
  
      她心情一好,就不計較青同到底是否假裝十四境了。
  
      陳平安自嘲道:“本來甚至有了一個想代師收徒的念頭,先前在山路臺階上,我差點就要說出口了。”
  
      謝狗這下子是真被震驚到了,青同更是驚訝得無以復加。去那座小亭的山路間,鄧劍枰率先開口笑道:“師父與我說了很多,還教了我一個道理,讓我牢記在心。”
  
      黃希打趣道:“什麼金貴道理,我能不能沾個光,聽上一聽?”
  
      繡娘又是一肘,這次給熟能生巧的黃希拿掌心擋住,繡娘再一肘,嘿,我再擋,熟練得讓當小舅子的鄧劍枰倍感……心疼。
  
      鄧劍枰說道:“道理很簡單,就一句話,‘人身難得,君子不救。’”
  
      黃希點點頭,表示贊同,劍枰這小子確實太喜歡鑽牛角尖了,“陳劍仙是在勸你珍惜性命,別隨隨便便送死?”
  
      鄧劍枰不置可否。
  
      其實師父最後還說了兩句,“是你齊師伯當年教給我的道理,今天轉贈給你。”
  
      “正好,當年我還沒有離開小鎮,你如今也還沒有去往小鎮,都未曾上山,還在山外。”
  
      繡娘試探性問道:“劍枰,我跟你說些心裡話,要不要聽?”
  
      鄧劍枰深呼吸一口氣,神色堅毅,點頭道:“姐姐,等這句話,我等了很久。”
  
      黃希笑嘻嘻道:“哎呦喂,言外之意,是埋怨姐姐不主動找你聊天唄?好一手反將一軍,妙啊。”
  
      鄧劍枰滿臉漲紅,本就不善言辭,憋得厲害。繡娘這一肘可就力道不小了,卻被鄧劍枰拉住她的胳膊,一起快步向前。
  
      黃希雙手抱住後腦勺,放慢腳步,走在姐弟後邊,環顧四周,風和土美,再抬頭看天,哇,好天氣。
  
      他沒有走入涼亭,遠遠蹲在崖畔,偶爾以眼角餘光偷偷打量幾眼亭內。
  
      不知道他們姐弟聊什麼,只看到繡娘第一次終於哭得是哭了,委屈在臉上,不在心中了。
  
      黃希放低視線,瞧見山路那邊,一襲青衫長褂,手持行山杖。
  
      想起一個說法,人間武道之上,白衣曹青衫陳。
  
      黃希會心一笑,有機會要去拜會一下曹慈,這傢伙得是多強,才能讓陳平安連輸數場問拳,尚無勝績?
  
      陳平安先帶著謝狗下山去。青同架子再大,總要送到山門那邊才算禮數。下山途中,碰到幾撥上山的妖族修士,半山腰那邊,自有梧桐山禮制司神女負責待客,再由巡狩司修士負責趕人。
  
      瞧見了那位老成持重的老者,陳平安主動抱拳,後者抱拳還禮,雙方點頭過後,各自一笑而別。
  
      人生在世,無需多言,東西南北,各奔前程。
  
      青同便將這一幕記在心裡。
  
      又有那狐媚子被眾星拱月,瞧見那位青衫客,她笑得花枝招展,伸手招呼道:“俊哥兒,又見面啦,咱們緣分不淺吧?”
  
      只是她有些犯嘀咕,不知為何,貂帽少女身邊,還多出個雌雄難辨的碧衣修士,美人,真是個大美人。
  
      陳平安置若罔聞。
  
      那女修越說越起勁,“這就離山了,怎的,在梧桐山禮制司那邊沒過關,還是乾脆吃了閉門羹?要不要姐姐幫你說個請?”
  
      陳平安笑著反問道:“我身邊這位,就是梧桐山的青玉祖師,我下山,他送客,你覺得是誰需要幫忙誰說情?”
  
      女修與同伴鬨然大笑,她更是捂住心口,媚眼如絲,嬌滴滴道:“俊哥兒相貌不俗,說話更是風趣哩,跟姐姐耍朋友不?”
  
      陳平安一笑置之。
  
      青同始終默然,腳步不停,只是轉頭看了眼那撥投奔自己的王八蛋。
  
      謝狗幸災樂禍道:“黃泥巴糊在褲襠上邊嘍。”
  
      青同聞言臉色更黑。陳平安手持行山杖,竹杖輕輕戳地,咄咄咄作響,以心聲說道:“讓桐葉洲本土妖族有個棲身之所,已然很好,梧桐山若能再移風易俗,更是青同道友功德一樁。
  
      ”
  
      青同點點頭,“盡力為之。”
  
      陳平安說道:“不止是盡力,一定要做好,得先有此心。”
  
      青同說道:“受教。”陳平安微笑道:“剛剛建立宗門之初,肯定千頭萬緒,一團亂麻。萬事開頭難,切莫氣餒,相信你很快就會找到訣竅的,真有問題疑難,多寄信給青萍劍宗和大伏
  
      書院就是,而且我與天目書院的副山長溫煜,有私誼,我會書信一封,讓他幫你看著點。放心,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青同嗯了一聲。一時興起,說要開宗立派,可當真有了梧桐山的招牌,地界上邊每天都在湧入大量的妖族修士,魚龍混雜,青同確實心裡邊打鼓。
  
      到了山門,耐心等著鄧劍枰他們來這邊碰頭,陳平安抬頭看那牌坊榜書,笑道:“程山長寫的吧?好像功力不如我家老廚子更有金石氣。”
  
      青同笑道:“湊合著用。”
  
      謝狗嘖嘖嘖,這麼不會說話,跟那位賈老神仙聊得少了不是。
  
      陳平安說道:“你先回,就別陪我們等著了。”
  
      青同轉身上山。
  
      鄧劍枰獨自下山,來到陳平安和謝狗身邊,笑著說道:“師父,謝次席,姐姐和姐夫還要再在山中多逛逛。”
  
      陳平安點點頭,送出手中的那根綠竹杖,遞給鄧劍枰,笑道:“手製竹杖,尋常物件,別嫌棄。”
  
      鄧劍枰一愣,雙手接過行山杖。幾撥山腳鋪子喝酒的妖族修士,這會兒還在老老實實排隊錄檔,聽說禮制司的主官神女,是一位舊王朝的元嬰境水神,而那位當巡狩司頭把交椅的,竟是一位遠
  
      遊境巔峰武夫。但是連同他們兩位在內,一個個已經搶先在梧桐山有官帽子的,都在神色恭敬,等著那位身穿碧色法袍的俊美修士。
  
      青同臉色淡然,腳步不停,繼續登山,只是撂下一句,“繼續忙你們的。”
  
      那狐媚女修一夥人,如遭雷擊,當場呆住。
  
      千求萬求,只求此人別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青玉祖師,可問題在於他好像就是啊,千真萬確。
  
      青同猶豫了一下,轉身指了指某位老者,吩咐禮制司那邊,將其直接譜牒錄名,不必審核履歷了。那個莫名其妙便要板上釘釘被禮制司重點栽培的老者,怔怔出神片刻,在開了金口的青玉祖師離開之後,卻不是與這位開山祖師如何道謝,而是猛然間跑出一段
  
      路程,朝那山腳舉目遠眺,可惜已經不見那先前老人只道尋常的一襲青衫。
  
      只因為老者極為眼尖且心細,記起先前青玉祖師送客下山,作為東道主和一宗之主,竟然不是走在中間,而是與那貂帽少女分在左右!
  
      到底誰呢?
  
      不會是他吧?  怎麼可能!
  
      一個小女孩察覺到異樣,小跑過來,扯了扯老人的袖子,輕聲問道:“爺爺,怎麼了?”
  
      老人笑道:“沒什麼。肯定是我想岔了。”
  
      小女孩笑容嬌憨,“岔到哪兒去了呀?”
  
      老人以心聲道:“岔到了一個名字上邊去了。”
  
      小女孩滿臉疑惑,“哪個名字?”
  
      老人揉了揉孩子的腦袋,怕說出口就嚇到孩子,輕聲道:“總之就是一個有好多身份的人名。”
  
      山外路上。
  
      弟子詢問,“師父,我還是好奇那個道理。能不能說一說?”
  
      師父回答,“隨駕城內可能會有劉羨陽和陳平安一樣的人。”
  
      鄧劍枰攥緊綠竹杖,使勁點頭,“肯定有的,隨駕城有,別處也會有。”
  
      謝狗小聲道:“山主,此時此景,情難自禁,我就想打油詩一首。”
  
      陳平安說道:“打住,請謝次席收起這門神通。”
  
      謝狗嘀咕道:“擋不住啊。何況只想出一半……”
  
      陳平安無奈道:“行了行了,你隨便。”
  
      謝狗哇哈哈,嘴上說著獻醜獻醜,滿臉得意洋洋,扯開嗓子嚷嚷一句。
  
      “山水隨處改,行客不知名。”
  
      陳平安咦了一聲,說還不錯。謝狗經不起誇,鼻孔朝天。
  
      鄧劍枰心情愈發放鬆,一山之主跟次席供奉,關係真融洽。
  
      徒步走到山野僻靜處,陳平安微笑道:“那我們就御劍趕路,劍枰,跟上了。路上傳授你劍氣十八停。”
  
      謝狗搓手。鄧劍枰惴惴。
  
      三條劍光平地驟起,率先一抹身影與青天同顏色,腳底便是大地山河如畫。大道如青天,諸君問姓名,我是清都山水郎,浩然劍客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