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八百八十一章 練手(第3頁)
劉聚寶十分欣慰,好兒子,志向高遠。
至於這個極少與人打架的皚皚洲財神爺,未來十四境的合道契機,在物。
是那天下雪花錢。
————
一條流霞舟,以處處雲霞作為渡船,一次次倏忽出現在雲中,好似仙人一次次施展了縮地山河的神通,而且不耗半點靈氣。
所以流霞舟雖然造價成本極高,文廟依舊將這種渡船列入名單,而且議事過程中,修士對此都沒有任何異議。
渡船主人,是一位沒有參加議事的山上散淡人,中土頂尖宗門謫仙山的祖師之一,大劍仙柳洲。
屋內無桌椅床榻,牆上懸有一幅繡虎字帖,不是什麼摹本,而是崔瀺的親筆真跡。
牆角花几上,擱放了一隻仙家盆景,裝有一處袖珍山河,一朵白雲懸空,閃電雷鳴,金光閃爍,轟隆作響,依稀可見幾條金、白顏色的纖細絲線在雲中亂竄,很快就下起了一場暴雨,名副其實的蛟龍布雨。
修士柳洲,頭別一枚墨玉簪,身穿一件紫袍,坐在一張翠綠蒲團上。
這位公認性情古怪的大劍仙,面如冠玉,百多年前,這位有望躋身飛昇境的劍道天才,放著好好劍術不練,柳洲竟然轉去下棋了,這在當時曾是浩然天下一件極其轟動的事情,那幾年中土神洲的山水邸報,議論紛紛,如果不是礙於謫仙山和柳劍仙的威名,估計都要直接說柳洲是不是失心瘋了。
此刻與他相對而坐的,是一位年輕女子劍修,腰間懸掛一枚抄手硯,是早年柳洲贈送,這位劍仙還親手篆刻了一篇述劍詩,算是對不記名弟子的一種期許。
女子正是眉山劍宗的許心願,她也是柳洲的不記名弟子,每過十年,許心願就有資格去謫仙山,向柳洲請教劍道。
不到百歲的金丹劍修,其實劍道資質很不錯了,而且她還擁有極其罕見的三把飛劍,煉劍消耗光陰遠超一般劍修,耽擱了境界的攀升。
許心願與柳洲一一說了此次遊歷的見聞。
柳洲偶爾詢問幾句,都是些許心願當時沒有如何上心較真的人事。
不知為何,柳洲哪怕對那個橫空出世的年輕隱官,好像都興趣不大,更多是與她問些小白帝傅噤的事情。
許心願瞥見那幅字帖,忍不住問了一個好奇數十年的問題,“柳師父你早年那把飛劍金穗,真是下棋輸給了繡虎?”
哪怕崔瀺已死,許心願如今提及此人,還是願意稱呼為繡虎,不敢也不願直呼其名。
柳洲笑著點頭,“只是下棋輸給了崔瀺,又不是與他比拼劍術,沒什麼好難為情的。”
他之所以對那傅噤如此上心,因為柳洲曾經有一位師門摯友,可謂亦師亦友,劍術一途,對柳洲傳道極多。
此人前世,與顧清崧號稱浩然雙絕,曾經是一個極其喜歡、又極會吵架的山巔修士,而且膽子更大,哪怕對那個白帝城的鄭居中,一樣直言不諱,更對外公然宣稱,中土任何一家山水邸報,都可以隨便談及此事,他罵的就是鄭居中。
一個魔道中人,竟然還有那臉面,名居中,字懷仙?
要他看來,鄭居中只留下個姓氏就夠了。
白帝城那邊對此並無理睬,最後他就專程去了趟黃河小洞天的龍門處,因為彩雲間那座城池去不得,就去那座黃河小洞天,在瀑布之巔,與白帝城遙遙對峙,說要與鄭居中問道一場,鄭居中當然沒有現身,他就自說自話,咬死一件事,只講一個道理。你鄭居中是魔道中人。
飛昇境?你是魔頭。創建了白帝城,一座魔道宗門,能夠在中土神洲屹立不倒?還不是魔頭?
棋道一事,奉饒天下先?多次為山澤野修,與山巔修士大打出手?你鄭居中不還是魔道修士?
此人今生,正是傅噤。
因為最後的下場,就是勘破不了大道瓶頸,無法躋身飛昇境,兵解之時,魂魄被人悉數收攏,放入了一副仙人遺蛻當中。
謫仙山的宗門禁制,峰頭秘境的陣法,好友柳洲的搏命出劍,都無法改變這個結局。
鄭居中在那謫仙山,如入無人之境。最後在那兵解處,鄭居中搬了條椅子落座,手心托起一團亂麻的修士魂魄,微笑道:“我與你好好講道理,不是你不講道理的理由。”
一把本命飛劍金穗,都被那人隨意剝離出魂魄的柳洲,當時滿臉血汙,背靠牆壁,死撐著才能維持一線清明,讓自己不昏厥過去,怒道:“鄭城主何曾與他講理半句了,這是不教而誅!”
“道理在行不在言,一個山上的修道之人,只有耳朵沒有眼睛怎麼行。沒關係,這輩子投胎沒帶眼睛來,下輩子我送他一雙。”
鄭居中將一位劍仙的魂魄收入袖中,起身與柳洲笑道:“我是魔頭嘛。”
最後鄭居中還提醒柳洲對此事不要多嘴,不然就要小心下輩子是啞巴。
於是曾經的謫仙山大劍仙,就變成了白帝城的傅噤。
小白帝傅噤。
噤若寒蟬的噤。
————
夜幕裡,一艘渡船在雲海中風馳電掣,天上一輪明月好似隨行護道。
柴伯符作為白帝城正兒八經的譜牒修士,如今雖非祖師堂嫡傳,也不是韓俏色之流的高人親傳,別看他被柳赤誠坑了一次又一次,其實平日裡在那白帝城各處,還是很有排場的,每次現身,身邊不是柳赤誠,就是顧璨,所以幾乎沒誰敢招惹這個境界高低飄忽不定的新面孔。
可柴伯符二十年來,有幸多次見到鄭居中,卻從無任何言語交流,柴伯符覺得如此才合理,只想著哪天躋身了玉璞境,說不定就能與這位城主聊一句,到時候再跌境不遲。
不曾想這次離開文廟途中,竟然與城主說上話了。
渡船上,方才顧璨找到柴伯符,說師父請他去屋子坐坐。
柴伯符只好暫停修行,從小天地退出心神。聽聞此事,柴伯符沒有半點欣喜,反而像是聽聞噩耗,捱了一個晴天霹靂。
自己也沒做什麼欺師滅祖的勾當啊,哪裡需要城主親手清理門戶?
跟隨顧璨身後,走在廊道里邊,柴伯符什麼都沒想,反正都沒用,一路渾渾噩噩,來到了鄭居中門外,顧璨輕輕敲門再推門,側身讓出道路,柴伯符獨自抬腳跨過門檻,如魚蝦闖入龍潭。
顧璨輕輕關上門,返回自己屋內繼續煉氣修行一門白帝城秘傳的鬼修道訣。
鄭居中放下手中書籍,抬起頭,朝這個人生比較起起落落的昔年野修,伸出一隻手掌,笑道:“坐。”
魂不守舍的柴伯符,聽命行事,下意識就落座了,只是等到屁股挨著了椅面,就立即又抬起再緩緩落。
好像面對這位“學究天人,大智若妖,行事外道,風采如神”的魔道巨擘,自己做什麼都是錯,不做什麼也是個錯。
柴伯符汗如雨下,只是坐在椅子上,就成了落湯雞。
以至於這位道號龍伯的傢伙,甚至沒有發現屋內還坐著個韓俏色。
鄭居中說道:“柴伯符,不用覺得此刻手足無措,進退失據就是失態。沒點敬畏之心,當野修死得快。”
柴伯符神色木然,只是點頭。
鄭居中笑問道:“這些年在白帝城修行,辛不辛苦?”
這麼個瞬間,柴伯符委屈得差點淚如雨下,能不苦嗎?彷彿一顆苦膽碎了一次又一次,苦不堪言,只好木然。
只是明知道喊冤叫苦沒啥卵用,這位曾經在一洲山河也算叱吒風雲的老元嬰,就只能是咬牙忍住了而已。
不過柴伯符當下只是點點頭,依舊沒敢言語一個字。
說實話,坐在這裡,柴伯符覺得自己哪怕說句話,都是對鄭先生的冒犯。
鄭居中說道:“韓俏色,柳道醇,傅噤他們幾個,可能都會覺得顧璨是天生的白帝城嫡傳,至於你,不太被瞧得起。”
柴伯符還是隻能點頭。這種事情,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自己比起顧璨那個小魔頭,確實沒法比。那個小兔崽子,心眼實在太多,關鍵是學東西太快。
鄭居中倒了一杯茶水,在桌上輕輕一推,就滑到了柴伯符身前桌子邊緣,笑道:“想人的時候喝酒,想事的時候喝茶。”
柴伯符受寵若驚,立即身體前傾,雙手拿起茶杯,戰戰兢兢,低頭抿了一口。
鄭居中說道:“佛家說此方天地是婆娑世界。一個人吃苦不怕,就怕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吃苦。就像山下市井,掙不著錢,不能只怨世態炎涼,旁人狗眼看人低。山下俗子茫然,苦樂不過甲子,我輩在山修道之人,無此道心,難證大道,不可得長生不朽。”
“當然,人力有窮盡時,就會發現有些錢,是真掙不著的,有些事,是真做不成的。不過只有到了這一刻,你才有資格說一句,命中註定,天數使然。我這麼講,聽得懂嗎?”
娓娓道來。
這個字“懷仙”的天下第一魔道修士,就像個脾氣極好的學塾夫子,在與一個值得授業解惑的學生傳道。
柴伯符點點頭,又搖搖頭,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誠心誠意道:“晚輩不知道自己懂的,是不是城主希望我懂的。”
道理其實再簡單不過,鄭居中這般神人,說話,做事,修行,豈會簡單?不管言語如何返璞歸真,柴伯符始終堅信,城主絕不至於說些自己都聽懂的話。
在白帝城這些年的修行歲月裡,柴伯符真真切切明白了一個道理。
運氣好的人,很容易學-運氣好的人,好像怎麼學都是對的。笨人就很難學聰明人了。
鄭居中朝那柴伯符眉心處,遙遙雙指一戳,柴伯符好像痴兒開竅,瞬間就重返元嬰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屋內一旁韓俏色眼中,她所見畫面,是顧璨敲開門,站在門外,側身讓出道路,然後師兄讓顧璨與柴伯符一起進屋子,再詢問了些柴伯符一些修行上的關隘癥結,為其一一解答。所以韓俏色有些意外,不知道為何師兄願意與這個廢物如此廢話,不對,柴伯符的確是不折不扣的廢物,可師兄卻從不說廢話。難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是藉機指點弟子顧璨道法?
顧璨當時推開門後,屋內只有師父鄭居中正在獨自打譜,並無師姑韓俏色,在自己關上門的時候,見到了柴伯符剛跨過門檻,就雙腳一軟,跪倒在地,不知為何便開始伏地不起,痛哭流涕。
而真正的那個鄭居中,站在窗口那邊,就任由那個落座“鄭居中”,在為柴伯符傳道授業。事實上,柴伯符與“鄭居中”如此這般的對話,已經多達十數次,只是鄭居中,都不太滿意某個結果,未能達到心中預期,就摘走了柴伯符的那些記憶。璞玉需要反覆琢磨,才成美玉。
渡船窗外明月皎皎。
那位真正的鄭居中,雙手負後,手持一卷書。
在那些師弟師妹當中,鄭居中已經沒有太多栽培的興致。對於傅噤在內的白帝城修士而言,城主鄭居中是不太露面的,極少與誰稍稍用心傳道。可事實上,哪怕只是個白帝城資質最差的譜牒修士,鄭居中閒來無事,都會親手一一琢磨雕刻,大多又會被鄭居中一一抹平,或者覺得滿意了,才留下幾條修士自己不知不覺的心路脈絡,既會幫忙鋪路搭橋,看似羊腸小道實則有望漸次登高,也會將某些看似陽關大道實則斷頭路,早早打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鄭居中一直覺得修道之人的登山之路,不只在腳下,更在心頭。
只是因為鄭居中的手段,太過神不知鬼不覺,才會顯得城主如天人隱居彩雲間,不易見著。
開山弟子,傅噤練劍,劍術要越來越接近他那個斬龍之人的祖師爺。
關門弟子,顧璨修道,是修陳平安的禮敬天地和入鄉隨俗,也是吳霜降出神入化的“兵解萬物,化為己用”,還是周密的“百萬老書蟲,三食神仙字”。
明月夜裡。
月下開窗,是你翻書還是書閱你,抑或月色借你看書?
鄭居中的分身之一,曾經在那嬋娟洞天,與辨認出他根腳的崔瀺有過一次問道論道。
崔瀺當時問了個極好問題,皎皎明月熒熒鏡,抬頭見月誰是誰,鏡中人還是我嗎?
鄭居中喜歡跟這樣的聰明人說話,不費勁,甚至哪怕只是幾句閒聊,都能裨益自身大道幾分。
他曾經為自己找出了三條躋身十四境的道路,都可以,只是難易不同,有些差異,鄭居中最大的顧慮,是躋身十四境之後,又該如何登天,最終到底哪條大道成就更高,需要不斷推演。
當年在那嬋娟洞天,崔瀺勘破了鄭居中的分身之一,算是早年雙方下出彩雲局之後的再次相逢,崔瀺開誠佈公,提出了魂魄一分為二的設想,先爭取變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人,再爭取重歸同一人。不但詳細給出了所有的步驟細節,崔瀺還說願意讓鄭居中藉機觀道一場。
其實後來崔東山的那個名字,都是鄭居中當時幫崔瀺取的,說討個好兆頭。
大概這就是不謀而合,因為一分為二,這其實就是鄭居中要走的三條道路之一。
而崔瀺就沒鄭居中那麼自由了,一旦天下未來形勢,事不由己,勢不得已,他崔瀺就只好選擇另外一條註定會讓天地變色、再換人間的不歸路。
崔瀺最後斬釘截鐵,勸說鄭居中,說先走這條道路,只要憑此合道十四境,此後就有了更多的可能,不然只走一條登天路,就等於必須斷絕其餘兩條道路,豈不無趣?
那次分別過後,崔瀺很快就去了家鄉寶瓶洲,擔任大驪國師,籌謀百年,期間一分為二,人間就多出了個崔東山。
可惜浩然天下再無繡虎。
崔瀺在人間最後所見之人,不是亞聖,而是從蠻荒天下趕去劍氣長城的鄭居中,只有一場很簡單的問答而已。
“為何如此?”
“實在不願再讓先生傷心,失望了。所幸不曾如此。”
“所求何事?”
“希望鄭先生,以後可以為我那小師弟,照拂一二,不在道法,只在道心,不用太多,不要太少。”
鄭居中當時答應了。
所以之後在泮水縣城,才會為陳平安破例。
此刻鄭居中嘆了口氣,屋內韓俏色和柴伯符各懷心思,今夜各得其趣,一起告辭離去。
鄭居中抬起手,用書卷輕輕敲打窗戶,坐著的那個“鄭居中”分身,身形消散,變作月色,好似一件法袍,被鄭居中穿戴在身。
世間修道之人,煉出了陰神、陽神,可算第一次得道,算不得什麼高妙幽玄的境界。因為幾乎無一例外,一旦分開,與真身隔絕心神,短則片刻,多則幾天,至多數月數年,其實就會是“兩個人”了,而且推著時間推移,原本同一人會越來越不同,除非是陰神歸竅、陽神歸位,將各自記憶熔鑄一爐,還需道心分出個主次,才算重新一人。
故而這位白帝城城主的十四境合道契機,就是那個例外。
人間有兩個鄭居中。
一模一樣,絲毫不差。哪怕分開千百年,各自遇見不同的千百事千萬人,某個道心,始終如一。
所以鄭居中不但已是十四境。
還是一人兩個十四境大修士。
一個在此浩然渡船上,一個身在蠻荒天下金翠城中。
鄭居中他既然是斬龍之人的弟子,又喜歡下棋,不如就將蠻荒天下託月山,作為棋盤上的那條被屠大龍。
————
春露圃先前那場祖師堂議事,氛圍凝重得落針可聞。
林嵯峨這位老婦人,好像置身事外了,臉上只有笑意。
可事實上,老婦人當年才是那個往落魄山寄信之人,信上措辭甚至顯得極為咄咄逼人,可好像只要見著了那個年輕劍仙,老婦人就覺得沒她什麼事了。
宋蘭樵與唐璽對視一眼,既覺得情況形勢,頗為棘手,畢竟山上人情難攢易散,可兩人內心又如釋重負。
因為山主談陵,說她會馬上動身,親自走趟落魄山。
那個在春露圃管錢、外界卻只將唐璽視為財神爺的高嵩,說要與山主同行,談陵卻沒有答應。
掌律祖師就問山主為何不是去追那陳劍仙,何必繞遠路。
宋蘭樵和唐璽再次對視一笑,豬腦子。之前幾場祖師堂議事,這位掌律與高嵩兩個,其實都沒少在宋蘭樵的師父那邊拱火。
談陵好像有些疲憊,揮揮手,示意議事結束,只單獨留下了林嵯峨,與老婦人問了些與那陳山主的閒聊。
談陵乘坐宋蘭樵的那條渡船,去往骸骨灘,等待披麻宗的跨洲渡船之時,這位女子元嬰老祖師,難免憂心忡忡,不知到了牛角山渡口,等到了那個年輕宗主,自己是否能夠挽回局面。
而那遠遊聯袂問劍一座宗門的兩人,臨近那處山頭,陳平安摸出了兩張麵皮,往自己臉上一覆,遞給劉景龍一張,說身上就兩張,將就著用。
劉景龍瞥了眼,沒伸手。因為是張女子麵皮。
陳平安還在勸,比勸酒更起勁,道:“矯情了不是?我輩劍修頂天立地,計較一張麵皮做什麼。”
劉景龍只是施展了障眼法,不戴麵皮,陳平安哎呦一聲,說忘記還有剩下的麵皮了,又遞過去一張。
於是一老一少兩位劍修,在那淡白杏花明月中,走到了那處宗門山腳。
至於這個極少與人打架的皚皚洲財神爺,未來十四境的合道契機,在物。
是那天下雪花錢。
————
一條流霞舟,以處處雲霞作為渡船,一次次倏忽出現在雲中,好似仙人一次次施展了縮地山河的神通,而且不耗半點靈氣。
所以流霞舟雖然造價成本極高,文廟依舊將這種渡船列入名單,而且議事過程中,修士對此都沒有任何異議。
渡船主人,是一位沒有參加議事的山上散淡人,中土頂尖宗門謫仙山的祖師之一,大劍仙柳洲。
屋內無桌椅床榻,牆上懸有一幅繡虎字帖,不是什麼摹本,而是崔瀺的親筆真跡。
牆角花几上,擱放了一隻仙家盆景,裝有一處袖珍山河,一朵白雲懸空,閃電雷鳴,金光閃爍,轟隆作響,依稀可見幾條金、白顏色的纖細絲線在雲中亂竄,很快就下起了一場暴雨,名副其實的蛟龍布雨。
修士柳洲,頭別一枚墨玉簪,身穿一件紫袍,坐在一張翠綠蒲團上。
這位公認性情古怪的大劍仙,面如冠玉,百多年前,這位有望躋身飛昇境的劍道天才,放著好好劍術不練,柳洲竟然轉去下棋了,這在當時曾是浩然天下一件極其轟動的事情,那幾年中土神洲的山水邸報,議論紛紛,如果不是礙於謫仙山和柳劍仙的威名,估計都要直接說柳洲是不是失心瘋了。
此刻與他相對而坐的,是一位年輕女子劍修,腰間懸掛一枚抄手硯,是早年柳洲贈送,這位劍仙還親手篆刻了一篇述劍詩,算是對不記名弟子的一種期許。
女子正是眉山劍宗的許心願,她也是柳洲的不記名弟子,每過十年,許心願就有資格去謫仙山,向柳洲請教劍道。
不到百歲的金丹劍修,其實劍道資質很不錯了,而且她還擁有極其罕見的三把飛劍,煉劍消耗光陰遠超一般劍修,耽擱了境界的攀升。
許心願與柳洲一一說了此次遊歷的見聞。
柳洲偶爾詢問幾句,都是些許心願當時沒有如何上心較真的人事。
不知為何,柳洲哪怕對那個橫空出世的年輕隱官,好像都興趣不大,更多是與她問些小白帝傅噤的事情。
許心願瞥見那幅字帖,忍不住問了一個好奇數十年的問題,“柳師父你早年那把飛劍金穗,真是下棋輸給了繡虎?”
哪怕崔瀺已死,許心願如今提及此人,還是願意稱呼為繡虎,不敢也不願直呼其名。
柳洲笑著點頭,“只是下棋輸給了崔瀺,又不是與他比拼劍術,沒什麼好難為情的。”
他之所以對那傅噤如此上心,因為柳洲曾經有一位師門摯友,可謂亦師亦友,劍術一途,對柳洲傳道極多。
此人前世,與顧清崧號稱浩然雙絕,曾經是一個極其喜歡、又極會吵架的山巔修士,而且膽子更大,哪怕對那個白帝城的鄭居中,一樣直言不諱,更對外公然宣稱,中土任何一家山水邸報,都可以隨便談及此事,他罵的就是鄭居中。
一個魔道中人,竟然還有那臉面,名居中,字懷仙?
要他看來,鄭居中只留下個姓氏就夠了。
白帝城那邊對此並無理睬,最後他就專程去了趟黃河小洞天的龍門處,因為彩雲間那座城池去不得,就去那座黃河小洞天,在瀑布之巔,與白帝城遙遙對峙,說要與鄭居中問道一場,鄭居中當然沒有現身,他就自說自話,咬死一件事,只講一個道理。你鄭居中是魔道中人。
飛昇境?你是魔頭。創建了白帝城,一座魔道宗門,能夠在中土神洲屹立不倒?還不是魔頭?
棋道一事,奉饒天下先?多次為山澤野修,與山巔修士大打出手?你鄭居中不還是魔道修士?
此人今生,正是傅噤。
因為最後的下場,就是勘破不了大道瓶頸,無法躋身飛昇境,兵解之時,魂魄被人悉數收攏,放入了一副仙人遺蛻當中。
謫仙山的宗門禁制,峰頭秘境的陣法,好友柳洲的搏命出劍,都無法改變這個結局。
鄭居中在那謫仙山,如入無人之境。最後在那兵解處,鄭居中搬了條椅子落座,手心托起一團亂麻的修士魂魄,微笑道:“我與你好好講道理,不是你不講道理的理由。”
一把本命飛劍金穗,都被那人隨意剝離出魂魄的柳洲,當時滿臉血汙,背靠牆壁,死撐著才能維持一線清明,讓自己不昏厥過去,怒道:“鄭城主何曾與他講理半句了,這是不教而誅!”
“道理在行不在言,一個山上的修道之人,只有耳朵沒有眼睛怎麼行。沒關係,這輩子投胎沒帶眼睛來,下輩子我送他一雙。”
鄭居中將一位劍仙的魂魄收入袖中,起身與柳洲笑道:“我是魔頭嘛。”
最後鄭居中還提醒柳洲對此事不要多嘴,不然就要小心下輩子是啞巴。
於是曾經的謫仙山大劍仙,就變成了白帝城的傅噤。
小白帝傅噤。
噤若寒蟬的噤。
————
夜幕裡,一艘渡船在雲海中風馳電掣,天上一輪明月好似隨行護道。
柴伯符作為白帝城正兒八經的譜牒修士,如今雖非祖師堂嫡傳,也不是韓俏色之流的高人親傳,別看他被柳赤誠坑了一次又一次,其實平日裡在那白帝城各處,還是很有排場的,每次現身,身邊不是柳赤誠,就是顧璨,所以幾乎沒誰敢招惹這個境界高低飄忽不定的新面孔。
可柴伯符二十年來,有幸多次見到鄭居中,卻從無任何言語交流,柴伯符覺得如此才合理,只想著哪天躋身了玉璞境,說不定就能與這位城主聊一句,到時候再跌境不遲。
不曾想這次離開文廟途中,竟然與城主說上話了。
渡船上,方才顧璨找到柴伯符,說師父請他去屋子坐坐。
柴伯符只好暫停修行,從小天地退出心神。聽聞此事,柴伯符沒有半點欣喜,反而像是聽聞噩耗,捱了一個晴天霹靂。
自己也沒做什麼欺師滅祖的勾當啊,哪裡需要城主親手清理門戶?
跟隨顧璨身後,走在廊道里邊,柴伯符什麼都沒想,反正都沒用,一路渾渾噩噩,來到了鄭居中門外,顧璨輕輕敲門再推門,側身讓出道路,柴伯符獨自抬腳跨過門檻,如魚蝦闖入龍潭。
顧璨輕輕關上門,返回自己屋內繼續煉氣修行一門白帝城秘傳的鬼修道訣。
鄭居中放下手中書籍,抬起頭,朝這個人生比較起起落落的昔年野修,伸出一隻手掌,笑道:“坐。”
魂不守舍的柴伯符,聽命行事,下意識就落座了,只是等到屁股挨著了椅面,就立即又抬起再緩緩落。
好像面對這位“學究天人,大智若妖,行事外道,風采如神”的魔道巨擘,自己做什麼都是錯,不做什麼也是個錯。
柴伯符汗如雨下,只是坐在椅子上,就成了落湯雞。
以至於這位道號龍伯的傢伙,甚至沒有發現屋內還坐著個韓俏色。
鄭居中說道:“柴伯符,不用覺得此刻手足無措,進退失據就是失態。沒點敬畏之心,當野修死得快。”
柴伯符神色木然,只是點頭。
鄭居中笑問道:“這些年在白帝城修行,辛不辛苦?”
這麼個瞬間,柴伯符委屈得差點淚如雨下,能不苦嗎?彷彿一顆苦膽碎了一次又一次,苦不堪言,只好木然。
只是明知道喊冤叫苦沒啥卵用,這位曾經在一洲山河也算叱吒風雲的老元嬰,就只能是咬牙忍住了而已。
不過柴伯符當下只是點點頭,依舊沒敢言語一個字。
說實話,坐在這裡,柴伯符覺得自己哪怕說句話,都是對鄭先生的冒犯。
鄭居中說道:“韓俏色,柳道醇,傅噤他們幾個,可能都會覺得顧璨是天生的白帝城嫡傳,至於你,不太被瞧得起。”
柴伯符還是隻能點頭。這種事情,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自己比起顧璨那個小魔頭,確實沒法比。那個小兔崽子,心眼實在太多,關鍵是學東西太快。
鄭居中倒了一杯茶水,在桌上輕輕一推,就滑到了柴伯符身前桌子邊緣,笑道:“想人的時候喝酒,想事的時候喝茶。”
柴伯符受寵若驚,立即身體前傾,雙手拿起茶杯,戰戰兢兢,低頭抿了一口。
鄭居中說道:“佛家說此方天地是婆娑世界。一個人吃苦不怕,就怕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吃苦。就像山下市井,掙不著錢,不能只怨世態炎涼,旁人狗眼看人低。山下俗子茫然,苦樂不過甲子,我輩在山修道之人,無此道心,難證大道,不可得長生不朽。”
“當然,人力有窮盡時,就會發現有些錢,是真掙不著的,有些事,是真做不成的。不過只有到了這一刻,你才有資格說一句,命中註定,天數使然。我這麼講,聽得懂嗎?”
娓娓道來。
這個字“懷仙”的天下第一魔道修士,就像個脾氣極好的學塾夫子,在與一個值得授業解惑的學生傳道。
柴伯符點點頭,又搖搖頭,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誠心誠意道:“晚輩不知道自己懂的,是不是城主希望我懂的。”
道理其實再簡單不過,鄭居中這般神人,說話,做事,修行,豈會簡單?不管言語如何返璞歸真,柴伯符始終堅信,城主絕不至於說些自己都聽懂的話。
在白帝城這些年的修行歲月裡,柴伯符真真切切明白了一個道理。
運氣好的人,很容易學-運氣好的人,好像怎麼學都是對的。笨人就很難學聰明人了。
鄭居中朝那柴伯符眉心處,遙遙雙指一戳,柴伯符好像痴兒開竅,瞬間就重返元嬰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屋內一旁韓俏色眼中,她所見畫面,是顧璨敲開門,站在門外,側身讓出道路,然後師兄讓顧璨與柴伯符一起進屋子,再詢問了些柴伯符一些修行上的關隘癥結,為其一一解答。所以韓俏色有些意外,不知道為何師兄願意與這個廢物如此廢話,不對,柴伯符的確是不折不扣的廢物,可師兄卻從不說廢話。難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是藉機指點弟子顧璨道法?
顧璨當時推開門後,屋內只有師父鄭居中正在獨自打譜,並無師姑韓俏色,在自己關上門的時候,見到了柴伯符剛跨過門檻,就雙腳一軟,跪倒在地,不知為何便開始伏地不起,痛哭流涕。
而真正的那個鄭居中,站在窗口那邊,就任由那個落座“鄭居中”,在為柴伯符傳道授業。事實上,柴伯符與“鄭居中”如此這般的對話,已經多達十數次,只是鄭居中,都不太滿意某個結果,未能達到心中預期,就摘走了柴伯符的那些記憶。璞玉需要反覆琢磨,才成美玉。
渡船窗外明月皎皎。
那位真正的鄭居中,雙手負後,手持一卷書。
在那些師弟師妹當中,鄭居中已經沒有太多栽培的興致。對於傅噤在內的白帝城修士而言,城主鄭居中是不太露面的,極少與誰稍稍用心傳道。可事實上,哪怕只是個白帝城資質最差的譜牒修士,鄭居中閒來無事,都會親手一一琢磨雕刻,大多又會被鄭居中一一抹平,或者覺得滿意了,才留下幾條修士自己不知不覺的心路脈絡,既會幫忙鋪路搭橋,看似羊腸小道實則有望漸次登高,也會將某些看似陽關大道實則斷頭路,早早打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鄭居中一直覺得修道之人的登山之路,不只在腳下,更在心頭。
只是因為鄭居中的手段,太過神不知鬼不覺,才會顯得城主如天人隱居彩雲間,不易見著。
開山弟子,傅噤練劍,劍術要越來越接近他那個斬龍之人的祖師爺。
關門弟子,顧璨修道,是修陳平安的禮敬天地和入鄉隨俗,也是吳霜降出神入化的“兵解萬物,化為己用”,還是周密的“百萬老書蟲,三食神仙字”。
明月夜裡。
月下開窗,是你翻書還是書閱你,抑或月色借你看書?
鄭居中的分身之一,曾經在那嬋娟洞天,與辨認出他根腳的崔瀺有過一次問道論道。
崔瀺當時問了個極好問題,皎皎明月熒熒鏡,抬頭見月誰是誰,鏡中人還是我嗎?
鄭居中喜歡跟這樣的聰明人說話,不費勁,甚至哪怕只是幾句閒聊,都能裨益自身大道幾分。
他曾經為自己找出了三條躋身十四境的道路,都可以,只是難易不同,有些差異,鄭居中最大的顧慮,是躋身十四境之後,又該如何登天,最終到底哪條大道成就更高,需要不斷推演。
當年在那嬋娟洞天,崔瀺勘破了鄭居中的分身之一,算是早年雙方下出彩雲局之後的再次相逢,崔瀺開誠佈公,提出了魂魄一分為二的設想,先爭取變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人,再爭取重歸同一人。不但詳細給出了所有的步驟細節,崔瀺還說願意讓鄭居中藉機觀道一場。
其實後來崔東山的那個名字,都是鄭居中當時幫崔瀺取的,說討個好兆頭。
大概這就是不謀而合,因為一分為二,這其實就是鄭居中要走的三條道路之一。
而崔瀺就沒鄭居中那麼自由了,一旦天下未來形勢,事不由己,勢不得已,他崔瀺就只好選擇另外一條註定會讓天地變色、再換人間的不歸路。
崔瀺最後斬釘截鐵,勸說鄭居中,說先走這條道路,只要憑此合道十四境,此後就有了更多的可能,不然只走一條登天路,就等於必須斷絕其餘兩條道路,豈不無趣?
那次分別過後,崔瀺很快就去了家鄉寶瓶洲,擔任大驪國師,籌謀百年,期間一分為二,人間就多出了個崔東山。
可惜浩然天下再無繡虎。
崔瀺在人間最後所見之人,不是亞聖,而是從蠻荒天下趕去劍氣長城的鄭居中,只有一場很簡單的問答而已。
“為何如此?”
“實在不願再讓先生傷心,失望了。所幸不曾如此。”
“所求何事?”
“希望鄭先生,以後可以為我那小師弟,照拂一二,不在道法,只在道心,不用太多,不要太少。”
鄭居中當時答應了。
所以之後在泮水縣城,才會為陳平安破例。
此刻鄭居中嘆了口氣,屋內韓俏色和柴伯符各懷心思,今夜各得其趣,一起告辭離去。
鄭居中抬起手,用書卷輕輕敲打窗戶,坐著的那個“鄭居中”分身,身形消散,變作月色,好似一件法袍,被鄭居中穿戴在身。
世間修道之人,煉出了陰神、陽神,可算第一次得道,算不得什麼高妙幽玄的境界。因為幾乎無一例外,一旦分開,與真身隔絕心神,短則片刻,多則幾天,至多數月數年,其實就會是“兩個人”了,而且推著時間推移,原本同一人會越來越不同,除非是陰神歸竅、陽神歸位,將各自記憶熔鑄一爐,還需道心分出個主次,才算重新一人。
故而這位白帝城城主的十四境合道契機,就是那個例外。
人間有兩個鄭居中。
一模一樣,絲毫不差。哪怕分開千百年,各自遇見不同的千百事千萬人,某個道心,始終如一。
所以鄭居中不但已是十四境。
還是一人兩個十四境大修士。
一個在此浩然渡船上,一個身在蠻荒天下金翠城中。
鄭居中他既然是斬龍之人的弟子,又喜歡下棋,不如就將蠻荒天下託月山,作為棋盤上的那條被屠大龍。
————
春露圃先前那場祖師堂議事,氛圍凝重得落針可聞。
林嵯峨這位老婦人,好像置身事外了,臉上只有笑意。
可事實上,老婦人當年才是那個往落魄山寄信之人,信上措辭甚至顯得極為咄咄逼人,可好像只要見著了那個年輕劍仙,老婦人就覺得沒她什麼事了。
宋蘭樵與唐璽對視一眼,既覺得情況形勢,頗為棘手,畢竟山上人情難攢易散,可兩人內心又如釋重負。
因為山主談陵,說她會馬上動身,親自走趟落魄山。
那個在春露圃管錢、外界卻只將唐璽視為財神爺的高嵩,說要與山主同行,談陵卻沒有答應。
掌律祖師就問山主為何不是去追那陳劍仙,何必繞遠路。
宋蘭樵和唐璽再次對視一笑,豬腦子。之前幾場祖師堂議事,這位掌律與高嵩兩個,其實都沒少在宋蘭樵的師父那邊拱火。
談陵好像有些疲憊,揮揮手,示意議事結束,只單獨留下了林嵯峨,與老婦人問了些與那陳山主的閒聊。
談陵乘坐宋蘭樵的那條渡船,去往骸骨灘,等待披麻宗的跨洲渡船之時,這位女子元嬰老祖師,難免憂心忡忡,不知到了牛角山渡口,等到了那個年輕宗主,自己是否能夠挽回局面。
而那遠遊聯袂問劍一座宗門的兩人,臨近那處山頭,陳平安摸出了兩張麵皮,往自己臉上一覆,遞給劉景龍一張,說身上就兩張,將就著用。
劉景龍瞥了眼,沒伸手。因為是張女子麵皮。
陳平安還在勸,比勸酒更起勁,道:“矯情了不是?我輩劍修頂天立地,計較一張麵皮做什麼。”
劉景龍只是施展了障眼法,不戴麵皮,陳平安哎呦一聲,說忘記還有剩下的麵皮了,又遞過去一張。
於是一老一少兩位劍修,在那淡白杏花明月中,走到了那處宗門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