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北俱蘆洲無奇怪(第2頁)
“一些地方,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世間就沒有誰,樣樣比人強,佔盡大便宜!”
婦人怒氣衝衝道:“既然你是天生享福的命,那你就好好琢磨如何去享福,這是天下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好事,別忘了,這從來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你要是覺得終於當上了大驪皇帝,就敢有絲毫懈怠,我今天就把話撂在這裡,你哪天自己犯渾,丟了龍椅,宋睦接過去坐了,孃親還是大驪太后,你到時候算個什麼東西?!別人不知真相,或是知道了也不敢提,但是你先生崔瀺,還有你叔叔宋長鏡,會忘記?!想說的時候,我們娘倆攔得住?”
宋和愧疚道:“是孩兒錯了,不該得意忘形。”
若是以往,婦人就該好言安慰幾句,但是今天卻大不一樣,兒子的溫馴乖巧,似乎惹得她越來越生氣。
只見婦人重重放在茶杯,茶水四濺,臉色陰冷,“當初是怎麼教你的?深居宮闈重地,很難看到外邊的光景,所以我苦求陛下,才求來國師親自教你讀書,不但如此,孃親一有機會就帶著你偷偷離開宮中,行走京城坊間,就是為了讓你多看看,貧寒之家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富貴之家是如何敗亡的,蠢人是怎麼活下去,聰明人又是怎麼死的!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和優劣,就是為了讓你看清楚這個世道的複雜和真相!”
“還記不記得孃親生平第一次為何打你?市井坊間,無知百姓笑言皇帝老兒家中一定用那金扁擔,一頓飯吃好幾大盤子饅頭,你當時聽了,覺得好玩,笑得合不攏嘴,好笑嗎?!你知不知道,當時與我們同行的那頭繡虎,在旁看你的眼神,就像與你看待那些老百姓,一模一樣!”
“一張龍椅,一件龍袍,能吃不成?真到了山窮水盡的那天,真比得上幾個饅頭?國師是怎麼教你的,天底下,成大事者,必有其牢固根本在不為人知的陰暗處,越與世情常理相契合,就越是風雨吹不動!國師舉例之人是誰?是那看似一年到頭昏昏欲睡的關氏老太爺!反例是誰,是那看似名垂青史、風光無限的袁曹兩家老祖宗!這樣明明白白教給‘壞人如何活得好’的至理,你宋和也敢不上心?!”
婦人站起身,怒氣滔天,“那幾本被天下君王秘而不宣的破書,所謂的帝王師書,還有什麼藏藏掖掖不敢見人的人君南面術,算個屁!是那些大道理不好嗎?錯了嗎?沒有!好得不能再好了,對得不能再對了!可你到底明不明白,為何一座寶瓶洲,那麼多大大小小的皇帝君王,如今剩下幾個?又有幾人成了垂拱而治的明君?就是因為這些坐龍椅的傢伙,那點眼界和心性,那點馭人的手腕,根本撐不起那些書上的道理!繡虎當年傳授他的事功學問,哪一句言語,哪一個天大的道理,不是從一件最不起眼的細微小事,開始說起?”
婦人臉色鐵青,指著那個大驪年輕皇帝的臉龐,“你今天跟一個賤種比吃苦,覺得自己比他強。你明天是不是要去跟你哥哥比功勞,也覺得自己更大?與國師比學問,與叔叔比武學,都覺得你其實不差?到底是誰給你的膽子,讓你宋和如此託大?一輩子夾著尾巴做人的我嗎?被中土陸氏坑害得英年早逝的先帝嗎?還是那個打心底就瞧不起你這個弟子的國師?!”
宋和也跟著站起身,沉默不語。
沒有絲毫憤懣和怨懟,虛心受教。
哪怕他如今已是坐在那張龍椅上的男人。
婦人哀嘆一聲,頹然坐回椅子,望著那個遲遲不願落座的兒子,她眼神幽怨,“和兒,是不是覺得孃親很煩人?”
宋和這才坐下,輕聲笑道:“如果不是擔心朝野非議,我都想讓孃親垂簾聽政,過過癮,如此一來,孃親就可以在青史上多留些筆墨。”
婦人氣笑道:“胡鬧!”
宋和,宋睦,和和睦睦,家和萬事興。
市井門戶,帝王之家,門檻高低,天壤之別,可道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當年婦人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選擇,舍一留一,將猶在襁褓中的一個兒子,為了宋氏國祚,不得不送去那座驪珠洞天,“病夭”之後,在宗人府譜牒上,便勾掉了那個名字本該是宋和的“宋睦”,而次子,不但得以留在京城,還得了宋和這個名字,以及長子的身份。
這才有了後來的泥瓶巷宋集薪,有了宋煜章的離京以及擔任窯務督造官,功成之後,返京去禮部述職,再返回,最終被婦人身邊的那位盧氏降將,親手割走頭顱,裝入匣中送去先帝眼前,先帝在御書房獨處一宿,翻閱一份檔案到天明,再後來,就下了一道聖旨,讓禮部著手敕封宋煜章為落魄山的新山神,而祠廟內的神像,只有頭顱鎏金,最後龍泉郡山上山下,便又有了“金首山神”的稱呼。
負責編纂玉牒、掌管大驪宋氏宗室名錄的宗人府,在二十多年前,死了幾位老人,在二十年後,就在去年和今年,又死了一撥,都是“老死”的。只不過當年是先帝的旨意,不得不死,之後這次,則是這幫活膩歪了的老骨頭們,自己求死的,竟然豪賭押注一個毫無根基的皇子,想要翻案,爭一個“長幼”身份。
宋和告辭離去。
婦人獨自飲茶。
她心情複雜。
宋集薪也好,“宋睦”也罷,到底是她的親生骨肉,怎會沒有感情。
當年她抱著襁褓中的長子,凝視著粉嫩可愛的兒子,她滿臉淚水,呢喃道:“誰讓你是哥哥呢,誰讓你生在大驪宋氏呢?誰讓你攤上了我們這一對狠心的爹孃呢?”
當時先帝就在場,卻沒有半點惱火。
這麼多年來,她在那次不惜逾越雷池,也要偷看秘檔,結果被先帝訓斥後,她就徹底死心了,就當那個兒子已經死了。
到最後,心中愧疚越多,她就越怕面對宋集薪,怕聽到關於他的任何事情。
更怕將來哪天,連累了養在身邊的“唯一兒子”,到最後淪為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個曾經當了很多年窯務督造官的宋煜章,本來是有機會,可以不用死的,退一步說,至少可以死得晚一些,而且更加風光些,例如按照先帝最早的安排,宋煜章會先在禮部過渡幾年,然後轉去清貴無權的清水衙門當差,品秩肯定不低,六部堂官在內的大九卿,不用想,先帝肯定不會給他,但是小九卿註定是囊中之物,例如太常寺卿,或是鴻臚寺和左右春坊庶子,相當於圈禁起來,享福個十幾二十年,死後得個名次靠前的美諡,也算是大驪宋氏厚待功臣了。
要知道宋煜章從頭到尾由他經手的加蓋廊橋一事,那裡可埋著大驪宋氏最大的醜聞,一旦洩露,被觀湖書院抓住把柄,甚至會影響到大驪吞併寶瓶洲的格局。
所以說先帝對宋煜章,可謂已經足夠仁慈寬厚。
可千不該萬不該,在驪珠洞天小鎮那邊,都已經有了宋集薪是他這個督造官老爺私生子的傳聞,鬧得人盡皆知,宋煜章還不知收斂,不懂隱藏情緒,竟敢對宋集薪流露出類似父子的情感跡象,宋煜章最該死的,是宋集薪在內心深處,似乎對這位督造官,怨恨之餘,的的確確,希望宋煜章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在秘檔上,點點滴滴,記載得一清二楚,然後宋煜章在以禮部官員重返龍泉郡後,依舊死不悔改,不死還能如何?所以即便是宋煜章死了,先帝還是不打算放過這個觸犯逆鱗的骨鯁忠臣,任由她割走頭顱帶回京城,再將其敕封為落魄山山神,一尊金首山神,淪為整個新北嶽地界的笑談。
哪怕先帝已經走了。
婦人對這個雄才偉略卻中年早逝的男人,還是心存畏懼。
她很愛他,對他充滿了崇拜和仰慕。
但是他死得不早不晚,剛剛好,她其實很開心。
有些女子,情愛一物,是燒菜的佐料,有了是最好,可沒有,不打緊,總有從別處找補回來的事物。
————
那位先前將一座神仙廊橋收入袖中的白衣老仙師,撫須笑道:“想來咱們這位太后又開始教子了。”
許弱笑而無言。
大驪渡船掉頭南歸,骸骨灘渡船繼續北上。
老者轉頭瞥了眼北方,輕聲道:“怎麼挑了董水井,而不是此人?”
許弱笑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老者嗤笑一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以為然。
許弱雙手分別按住橫放身後的劍柄劍首,意態閒適,眺望遠方的大地山河。
渡船之下的寶瓶洲北方此處,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老人是墨家主脈押注大驪後,在寶瓶洲的話事人。
他與許弱和那個“老木匠”關係一直不錯,只不過當年後者爭墨家鉅子落敗,搬離中土神洲,最後選中了大驪宋氏。
當時與他們這一脈墨家一起的,還有陰陽家陸氏的旁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打造那座足可鎮殺仙人境修士的仿製白玉京。
不但如此,那位陰陽家大修士還有更加隱蔽的陰毒手段,蠱惑大驪先帝違反儒家禮制,擅自修行躋身中五境,一旦皇帝破境,就會保持靈智的同時,又可以秘密淪為牽線傀儡,而且一身境界會蕩然無存,等於重返一介凡俗夫子之身,到時候當時還在大驪京城的山崖書院也好,遠在寶瓶洲中部的觀湖書院也罷,便是察覺出端倪,也無跡可尋,這等仙家大手筆,確實只有底蘊深厚的陰陽家陸氏,可以想得出,做得到。
關於此事,連那個姓欒的“老木匠”都被矇蔽,哪怕朝夕相處,仍是毫無察覺,不得不說那位陸家旁支修士的心思縝密,當然還有大驪先帝的城府深沉了。
婦人怒氣衝衝道:“既然你是天生享福的命,那你就好好琢磨如何去享福,這是天下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好事,別忘了,這從來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你要是覺得終於當上了大驪皇帝,就敢有絲毫懈怠,我今天就把話撂在這裡,你哪天自己犯渾,丟了龍椅,宋睦接過去坐了,孃親還是大驪太后,你到時候算個什麼東西?!別人不知真相,或是知道了也不敢提,但是你先生崔瀺,還有你叔叔宋長鏡,會忘記?!想說的時候,我們娘倆攔得住?”
宋和愧疚道:“是孩兒錯了,不該得意忘形。”
若是以往,婦人就該好言安慰幾句,但是今天卻大不一樣,兒子的溫馴乖巧,似乎惹得她越來越生氣。
只見婦人重重放在茶杯,茶水四濺,臉色陰冷,“當初是怎麼教你的?深居宮闈重地,很難看到外邊的光景,所以我苦求陛下,才求來國師親自教你讀書,不但如此,孃親一有機會就帶著你偷偷離開宮中,行走京城坊間,就是為了讓你多看看,貧寒之家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富貴之家是如何敗亡的,蠢人是怎麼活下去,聰明人又是怎麼死的!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和優劣,就是為了讓你看清楚這個世道的複雜和真相!”
“還記不記得孃親生平第一次為何打你?市井坊間,無知百姓笑言皇帝老兒家中一定用那金扁擔,一頓飯吃好幾大盤子饅頭,你當時聽了,覺得好玩,笑得合不攏嘴,好笑嗎?!你知不知道,當時與我們同行的那頭繡虎,在旁看你的眼神,就像與你看待那些老百姓,一模一樣!”
“一張龍椅,一件龍袍,能吃不成?真到了山窮水盡的那天,真比得上幾個饅頭?國師是怎麼教你的,天底下,成大事者,必有其牢固根本在不為人知的陰暗處,越與世情常理相契合,就越是風雨吹不動!國師舉例之人是誰?是那看似一年到頭昏昏欲睡的關氏老太爺!反例是誰,是那看似名垂青史、風光無限的袁曹兩家老祖宗!這樣明明白白教給‘壞人如何活得好’的至理,你宋和也敢不上心?!”
婦人站起身,怒氣滔天,“那幾本被天下君王秘而不宣的破書,所謂的帝王師書,還有什麼藏藏掖掖不敢見人的人君南面術,算個屁!是那些大道理不好嗎?錯了嗎?沒有!好得不能再好了,對得不能再對了!可你到底明不明白,為何一座寶瓶洲,那麼多大大小小的皇帝君王,如今剩下幾個?又有幾人成了垂拱而治的明君?就是因為這些坐龍椅的傢伙,那點眼界和心性,那點馭人的手腕,根本撐不起那些書上的道理!繡虎當年傳授他的事功學問,哪一句言語,哪一個天大的道理,不是從一件最不起眼的細微小事,開始說起?”
婦人臉色鐵青,指著那個大驪年輕皇帝的臉龐,“你今天跟一個賤種比吃苦,覺得自己比他強。你明天是不是要去跟你哥哥比功勞,也覺得自己更大?與國師比學問,與叔叔比武學,都覺得你其實不差?到底是誰給你的膽子,讓你宋和如此託大?一輩子夾著尾巴做人的我嗎?被中土陸氏坑害得英年早逝的先帝嗎?還是那個打心底就瞧不起你這個弟子的國師?!”
宋和也跟著站起身,沉默不語。
沒有絲毫憤懣和怨懟,虛心受教。
哪怕他如今已是坐在那張龍椅上的男人。
婦人哀嘆一聲,頹然坐回椅子,望著那個遲遲不願落座的兒子,她眼神幽怨,“和兒,是不是覺得孃親很煩人?”
宋和這才坐下,輕聲笑道:“如果不是擔心朝野非議,我都想讓孃親垂簾聽政,過過癮,如此一來,孃親就可以在青史上多留些筆墨。”
婦人氣笑道:“胡鬧!”
宋和,宋睦,和和睦睦,家和萬事興。
市井門戶,帝王之家,門檻高低,天壤之別,可道理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當年婦人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選擇,舍一留一,將猶在襁褓中的一個兒子,為了宋氏國祚,不得不送去那座驪珠洞天,“病夭”之後,在宗人府譜牒上,便勾掉了那個名字本該是宋和的“宋睦”,而次子,不但得以留在京城,還得了宋和這個名字,以及長子的身份。
這才有了後來的泥瓶巷宋集薪,有了宋煜章的離京以及擔任窯務督造官,功成之後,返京去禮部述職,再返回,最終被婦人身邊的那位盧氏降將,親手割走頭顱,裝入匣中送去先帝眼前,先帝在御書房獨處一宿,翻閱一份檔案到天明,再後來,就下了一道聖旨,讓禮部著手敕封宋煜章為落魄山的新山神,而祠廟內的神像,只有頭顱鎏金,最後龍泉郡山上山下,便又有了“金首山神”的稱呼。
負責編纂玉牒、掌管大驪宋氏宗室名錄的宗人府,在二十多年前,死了幾位老人,在二十年後,就在去年和今年,又死了一撥,都是“老死”的。只不過當年是先帝的旨意,不得不死,之後這次,則是這幫活膩歪了的老骨頭們,自己求死的,竟然豪賭押注一個毫無根基的皇子,想要翻案,爭一個“長幼”身份。
宋和告辭離去。
婦人獨自飲茶。
她心情複雜。
宋集薪也好,“宋睦”也罷,到底是她的親生骨肉,怎會沒有感情。
當年她抱著襁褓中的長子,凝視著粉嫩可愛的兒子,她滿臉淚水,呢喃道:“誰讓你是哥哥呢,誰讓你生在大驪宋氏呢?誰讓你攤上了我們這一對狠心的爹孃呢?”
當時先帝就在場,卻沒有半點惱火。
這麼多年來,她在那次不惜逾越雷池,也要偷看秘檔,結果被先帝訓斥後,她就徹底死心了,就當那個兒子已經死了。
到最後,心中愧疚越多,她就越怕面對宋集薪,怕聽到關於他的任何事情。
更怕將來哪天,連累了養在身邊的“唯一兒子”,到最後淪為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個曾經當了很多年窯務督造官的宋煜章,本來是有機會,可以不用死的,退一步說,至少可以死得晚一些,而且更加風光些,例如按照先帝最早的安排,宋煜章會先在禮部過渡幾年,然後轉去清貴無權的清水衙門當差,品秩肯定不低,六部堂官在內的大九卿,不用想,先帝肯定不會給他,但是小九卿註定是囊中之物,例如太常寺卿,或是鴻臚寺和左右春坊庶子,相當於圈禁起來,享福個十幾二十年,死後得個名次靠前的美諡,也算是大驪宋氏厚待功臣了。
要知道宋煜章從頭到尾由他經手的加蓋廊橋一事,那裡可埋著大驪宋氏最大的醜聞,一旦洩露,被觀湖書院抓住把柄,甚至會影響到大驪吞併寶瓶洲的格局。
所以說先帝對宋煜章,可謂已經足夠仁慈寬厚。
可千不該萬不該,在驪珠洞天小鎮那邊,都已經有了宋集薪是他這個督造官老爺私生子的傳聞,鬧得人盡皆知,宋煜章還不知收斂,不懂隱藏情緒,竟敢對宋集薪流露出類似父子的情感跡象,宋煜章最該死的,是宋集薪在內心深處,似乎對這位督造官,怨恨之餘,的的確確,希望宋煜章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在秘檔上,點點滴滴,記載得一清二楚,然後宋煜章在以禮部官員重返龍泉郡後,依舊死不悔改,不死還能如何?所以即便是宋煜章死了,先帝還是不打算放過這個觸犯逆鱗的骨鯁忠臣,任由她割走頭顱帶回京城,再將其敕封為落魄山山神,一尊金首山神,淪為整個新北嶽地界的笑談。
哪怕先帝已經走了。
婦人對這個雄才偉略卻中年早逝的男人,還是心存畏懼。
她很愛他,對他充滿了崇拜和仰慕。
但是他死得不早不晚,剛剛好,她其實很開心。
有些女子,情愛一物,是燒菜的佐料,有了是最好,可沒有,不打緊,總有從別處找補回來的事物。
————
那位先前將一座神仙廊橋收入袖中的白衣老仙師,撫須笑道:“想來咱們這位太后又開始教子了。”
許弱笑而無言。
大驪渡船掉頭南歸,骸骨灘渡船繼續北上。
老者轉頭瞥了眼北方,輕聲道:“怎麼挑了董水井,而不是此人?”
許弱笑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老者嗤笑一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以為然。
許弱雙手分別按住橫放身後的劍柄劍首,意態閒適,眺望遠方的大地山河。
渡船之下的寶瓶洲北方此處,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老人是墨家主脈押注大驪後,在寶瓶洲的話事人。
他與許弱和那個“老木匠”關係一直不錯,只不過當年後者爭墨家鉅子落敗,搬離中土神洲,最後選中了大驪宋氏。
當時與他們這一脈墨家一起的,還有陰陽家陸氏的旁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打造那座足可鎮殺仙人境修士的仿製白玉京。
不但如此,那位陰陽家大修士還有更加隱蔽的陰毒手段,蠱惑大驪先帝違反儒家禮制,擅自修行躋身中五境,一旦皇帝破境,就會保持靈智的同時,又可以秘密淪為牽線傀儡,而且一身境界會蕩然無存,等於重返一介凡俗夫子之身,到時候當時還在大驪京城的山崖書院也好,遠在寶瓶洲中部的觀湖書院也罷,便是察覺出端倪,也無跡可尋,這等仙家大手筆,確實只有底蘊深厚的陰陽家陸氏,可以想得出,做得到。
關於此事,連那個姓欒的“老木匠”都被矇蔽,哪怕朝夕相處,仍是毫無察覺,不得不說那位陸家旁支修士的心思縝密,當然還有大驪先帝的城府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