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六十一章 過河卒(第2頁)

  偌大一座東寶瓶洲,不過山崖、觀湖兩座書院。

  陳松風緩緩收起一根手指,還剩下一根。

  劉灞橋佯裝要起身,雙手撐在椅子把手上,故作驚慌道:“我趕緊給那位姑奶奶道歉去,我了個乖乖,就這種蠻橫不講理的身世,別說讓你陳松風翻幾本書,就是讓你做牛做馬也沒半點問題嘛。”

  陳松風笑而不語。

  這大概就是劉灞橋的獨有魅力,能夠把原本一件憋屈窩囊的糗事,說得讓當事人完全不生氣。

  劉灞橋扭了扭屁股,雙臂環胸,好整以暇道:“好了,知道那位祖宗奶奶的嚇人來歷了,你接著說正題。”

  陳松風笑道:“其實答案薛管事也說了。”

  劉灞橋靈光一現,“劉姓少年的祖上,是陳對那一支陳氏留在小鎮的守墓人?”

  陳松風點頭道:“孺子可教。”

  劉灞橋咦了一聲,“不對啊,劉姓少年家祖傳的劍經,不是出自於正陽山那位叛徒嗎?當然了,也算是我們風雷園的祖師之一,不管如何,時間對不上,怎麼能夠成為陳對家族的守墓人?”

  陳松風解釋道:“我可以確定,劉家最早正是陳對家族的守墓人,至於後來躲去你們風雷園的那位劍修,最後又為何來到小鎮,成為劉家人,還傳下劍經,估計有一些隱晦內幕吧。所以最後傳家寶成了兩樣東西,劍經加上瘊子甲。至於陳對,她其實志不在寶物,只是來祭祖罷了。在此之外,如果劉家人還有後人,無論資質如何,她都會帶回家族傾力栽培,算是回報當年劉家老祖的守墓之功。”

  劉灞橋一臉匪夷所思,“那麼大一個家族,就讓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來祭祖?然後搞得差點被那位大驪藩王一拳打死?陳松風,我讀書不少的,雖然多是一些床上神仙打架的脂粉書,可確實由此領悟到了好多人情世故,所以我覺得那娘們肯定是個假冒貨!”

  陳松風搖頭苦笑道:“那你是沒有看到我祖父見到她後,是何等……客氣。”

  為尊者諱,所以陳松風實在說不出口真相,只能以“客氣”二字含糊形容。

  家族為她大開中門,家主對她一揖到底,舉族上下將她奉為上賓,接風宴上讓她來坐主位。

  這一切對陳松風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劉灞橋疑惑道:“那劉姓少年,不是差點被那頭老猿一拳打死了嗎?”

  陳松風嘆了口氣,“你自己都說了,是差一點。”

  陳松風起身來到窗口,窗外暫時斜風細雨,只是看天色,像是要下一場滂沱大雨。

  陳松風輕聲道:“那位阮師,好像與陳對的一位長輩是舊識,曾經一起行走天下,屬於莫逆之交。”

  劉灞橋試探性問道:“你是說阮邛能夠接替齊靜春,坐鎮此地,陳對家族是出了力氣的?”

  陳松風淡然道:“我可什麼都沒有說。”

  劉灞橋嘖嘖稱奇。

  難怪這個娘們面對宋長鏡,也能如此硬氣。

  遠在天邊的家族威勢,近在眼前的聖人庇護,她能不囂張嗎?

  劉灞橋突然問道:“說說看本命瓷和買瓷人的事情,我一直挺感興趣的,只可惜咱們風雷園不興這一套,直到這次被師父強行拉來當壯丁,才粗略聽說一些,好像現如今咱們東寶瓶洲,有幾個聲名赫赫的山頂人物,最早也是從這座小鎮走出去的?”m..oΓg

  陳松風略作猶豫,還是選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洩露天機道:“有些類似俗世的賭石,每年小鎮大概有三十餘嬰兒誕生,三十座龍窯窯口按照交椅座位,依次選擇某個孩子作為自家龍窯的‘瓷器’,打個比方,今年小鎮生下三十二個孩子,那麼排名最前面的兩座龍窯,就能有兩隻瓷器,如果明年只有二十九個新生兒,排名墊底的龍窯,就意味著只能一整年沒收成了。”

  “所以小鎮土生土長的人,都有自己的本命瓷,如今在本洲風頭無二的曹曦謝實兩人,一位有望成為天君的道教真君,一位殺力無窮的野修劍仙,也不例外。雖然小鎮這座魚塘相比外邊,已算是極其容易出蛟龍,但是化龍的代價巨大,這些‘瓷器’,一旦成功躋身中五境後,生前不登上五境,是註定沒有來生的,魂飛魄散,生生世世,萬事皆休,恐怕連道祖佛祖也奈何不得。而在這期間,就會被買瓷人抓住致命把柄,生死操控於他人之手,任你是曹曦謝實這般人物,一樣如此。”

  “話說回來,等到成為曹曦謝實這樣的通天人物,買瓷之人自會恨不得當祖宗供奉起來,哪裡敢以瓷器主人自居。畢竟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任何一個家族,能夠擁有曹曦謝實這樣的戰力,睡覺都能踏實,理由很簡單,平時小事,興許請不動他們的大駕,但是涉及家族存亡之際,他們肯定要來助一臂之力,不願為我的家族作戰,可以,那我就打碎你的本命瓷,大夥兒一起玉石俱焚便是。”

  劉灞橋聽得歎為觀止,難怪大驪王朝在短短兩三百年間,崛起迅猛,已經形成了吞併一洲北部疆土的恢弘氣勢,劉灞橋聽得入神,乾脆就盤腿坐在椅子上,用手心摩擦著下巴,問道:

  “我知道小鎮女孩六歲,和男孩九歲是一個大門檻,與我們修行是一個道理,在那個時候能夠知曉未來修行成就的高低了,如果說在那個時候,買瓷人來小鎮帶走大道可期的孩子,那麼那些不成器的瓷器呢?那些賭輸了的小鎮孩子,他們不值錢的本命瓷,各大龍窯又該如何處置?”

  陳松風輕聲道:“會被拿出龍窯,當場敲碎丟棄,小鎮外有一座瓷山,就來源於此。”

  劉灞橋心中隱隱不快,問道:“那些孩子的下場如何?”

  陳松風搖頭道:“不曾聽說過,估計不會好到哪裡去。”

  劉灞橋嘆了口氣,抬手狠狠揉了揉臉頰。

  這一樁由各方聖人親自敲定規矩的秘事,絕不是他小小風雷園劍修能夠指手畫腳的。

  可年輕人就是覺得有些不痛快。

  長久沉默,最後劉灞橋輕聲道:“如此說來,從這裡走出去的傢伙,人人都是過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