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沫 作品

第116章 戰略方向 論功加官(第2頁)

既然無法把對手一棍子打死,那就先把對方打個殘廢,打的心懷畏懼,不敢向大夏挑釁。

當然,這都是王景的想法。

如果趙杳和宋軍真的不顧生死也要和夏軍血拼,那王景也不會手軟,一定再派兵馬將之追殺殆盡。

「陛下如此恩遇信重,臣萬死難報!」

劉伯溫神色有些動容,站起身來,恭敬的向王景行了一禮。

他能感覺到,王景對他這個剛投奔之人的信任,還賜予節杖和見機行事的權柄……這是讓他掌握權利能迅速立功啊。

並且這種善意,沒有一點算計。

劉伯溫只能暗中感慨,幸虧自己投奔了陛下,這是投對人了。

「去吧,希望你能不負所望,早日功成,以後朕率軍西進,攻打江陵的時候,還要你來軍中為朕出謀畫策呢!」

王景面上露出笑容。

劉伯溫躬身再次行禮,後退三步,這才轉身在太監的帶領下告退。

對方離開後。

王景在花園中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就回到了勤政殿,召見三省重臣和六部尚書,商議寧德行省的一些事情,以及為大軍的封賞做準備。

每次大軍出戰,夏軍兵卒只要能立下功勞,就能得到賞賜。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便是夏軍戰鬥力無比強大,所向無敵的根基之一。

這些沒什麼好說的,封賞多少已經形成了規矩。

主要是為這次南征論功,誰的功勞第一,誰的功勞第二,還有軍中立功將校的名單,都需要論證討論。

其中雜號將軍以上的功勞,必須由王景親自確定。

「這次南征,謝玄功勞第一,韋睿功勞第二,傅友德功勞第三……謝玄和韋睿當冊封爵位,傅友德加官、賜田,賞鼓吹……」

王景看著遞送上來的奏疏,微微點頭。

謝玄功勞第一沒有太多質疑,是他率軍攻下高淳,成了南征大勝的關鍵,堵住了朱元璋南下的道路,血戰連場,積功第一。

而韋睿則是獻策有功,又率軍牽制了宋軍主力。

傅友德的功勞,因為句容和金陵都是明軍主動放棄,少了許多,只能排在第三。並且他壽春縣公的爵位,再往上便是郡公和郡王了。

他這次的功勞,還不足以成為郡公,只能加官、賜田,以及賞賜一些榮譽性的東西了。

這時候。

王景才感覺到,歷史上那些王朝中,除了本官和爵位之外,多一套散官體系,真的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適合傅友德這種,功勞不足以升爵升官,卻也不能有功不賞的情況。

「你們說,大夏體系中,應不應該再設置一套散官體系?」

殿內。

王景把奏疏放在一邊,突然詢問道。

此時在殿內侍奉的,有沈翼、汪廣洋、步騭、蘇威、高、張居正,以及李善長、裴矩這些六部尚書。

沈翼考慮了片刻,才謹慎的回答道∶「稟陛下,臣以為此時設立散官很有必要,散官不是爵位,但對於那些沒有軍功,卻為我朝立下功勞的文武,讓他們致仕之

後,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王景神色微動。

沈翼回答的,和他問的似乎不是一個問題。

他是想問這次封賞,以及以後封賞時,能不能把散官加進去,多少算個榮譽,而沈翼考慮的則是官員致仕以後的待遇……

這,王景還真沒有往這上面考慮。

畢竟眼下大夏王朝剛剛建立,麾下的文臣武將都年富力量,並且他們一個個修為渾厚,壽元悠長,根本不用考慮致仕的問題。

當然,經過對方這一提醒,王景也意識到了,大夏還有很多中低層的文武。尤其是文臣,他們辛苦數十年,致仕回家卻變成了普通人,心態肯定會有所不穩。

若是如沈翼所言,在王朝的體系中加一個榮譽性的散官,既能代表朝廷的仁厚,也能讓這些官吏有所慰藉,在城鄉之中得到其他百姓的尊重。

「你們呢?你們是什麼意見?」

王景目光掃向眾人。

高穎拱手說道「臣也以為應當設立散官,並且還要給予相應的待遇,不過,散官不能和本官、爵位相比,只能用以加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