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軍師神算(第2頁)
「夏軍氣勢如龍,南面的明軍還好,有大將和精兵,勉強有抗衡夏軍的實力,但宋軍麼,雖然也有實力,但真的到了戰場上,很容易出現問題!」
「尤其是宋軍行事不密,軍國大事也能流散到市井之中······」
劉伯溫搖搖頭。
很顯然,他對於明軍和宋軍並不看好,即便是沒有使用推算之法,只憑他的智慧和眼光,就能看出南方兩強的弱點。
葉琛有些惋惜的嘆了口氣,他對於宋朝其實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他也是讀書人麼。
只可惜,和文臣共天下的王朝,往往對外擴張無力,尤其是在群雄爭霸的時代,宋朝若是依舊抱著原有的態度,根本不可能是其他王朝的對手。
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號稱中原正統,卻打不過遼國和金國,甚至攻打偏居一隅的西夏,也屢屢損兵折將。
這就是以文立國的弊端。
但凡是成熟的王朝,無不是文武兼備。
「那我們以後該當如何?既然明軍和宋軍沒有勝算,我們要不要去投奔大夏?我聽聞夏主王景性格寬厚,即便是降將和諸侯都能善待!」
「並且大夏境內百姓安居,少有戰亂,無論是出仕還是隱居,都很適合!」
葉琛傳音說道。
在聽了那麼多和大夏有關的消息後,葉琛對大夏有不少好感,如果只有他自己一人,他早就收拾行裝前往揚州,投奔夏主了。
眼下既然和劉伯溫同行,他就聽劉伯溫的決定。
「再等等吧!」
劉伯溫沒有立刻答應,只是簡單的說了這麼一句。
對他比較熟悉的葉琛,便知道他已經有了前往揚州的傾向,只是還沒有下定決心而已。
......
臨安的動靜,瞞不過大夏藏在這裡的探子。
軍情司的人最喜歡藏在青樓和酒樓,從那些士子口中打探消息,並且從士子口中得到的消息,往往真實性還能得到保證。
還有在臨安的大夏使者,也沒有因此憤怒離去。似乎準備留在臨安做最後的努力。
實際上。臨安的反應王景和高熲等人早已推斷出來,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
大夏七大行省,眾多府縣的兵馬,這時候都在進行一些調動,其中屯駐各地的精兵,一波波的朝著江陰匯聚。
大夏的江東、鎮江、廬江三大行營早已做好了準備。
江東行營大總管慕容紹宗,副總管史萬歲,麾下有周泰、丁奉、周舫周處、牛皋等大將。
鎮江行營大總管為傅友德,副總管為裴邃,還有大將王僧辯、唐勝宗、費聚等。
廬江行營大總管為賀若弼,副總管為羊侃,麾下有張蠔、呂蒙等大將。
光是這三路的戰兵,加起來就超過了六十萬。若是加上動員的衛所兵和民夫,三大行營的兵力能逼近百萬。
除了這些。
王景還動員了五十萬戰兵,這些戰兵是南下的主力,暫時屯駐江陰。其中王景御駕親征,擔任三軍統帥。
隨軍的有樞密使高熲,軍師謝晦,秘文監主事張居正,工部尚書何稠,大將宇文成都、韋睿、陸遜、陸抗、甘寧、謝玄,檀道濟、陳慶之、蕭摩柯,楊大眼、林仁肇······
以及投奔不久的潘璋、呂岱、徐盛等人。
可謂是名將雲集。
為了一舉攻下金陵,覆滅強敵,王景除了少部分留守後方的大將之外,幾乎把夏軍的大部分九階、八階大將帶出來。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更何況,明軍和南宋並非兔子。
如果王景對付的是東晉,亦或者是徐州陳宮這樣的勢力,只需要派出一員大將出徵即可,沒有必要興師動眾。
對付明軍和宋軍,大夏幾乎竭盡全力,若是戰敗,很有可能重蹈苻堅和楊廣的後塵。
但王景知道這點,也不敢只派大將出徵。
因為這次的對手,是朱元璋!是歷史上以南統北,建立三百年大明王朝的明太祖。面對這樣的對手,王景感覺,即便是派出韋睿、陸遜這樣的頂尖名將也不保險。
唯有御駕親征,出動全力。
才能牢牢壓制對方,不給對方翻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