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軍營交手 臨安反應(第3頁)
臨安城內,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一座座閣樓瓦臺林立,數不清的百姓、士子、商人以及帶著面紗的女子在街道上經過。
寬敞的街道上,不時的響起商販的叫賣聲。
一些讀書人在酒樓和煙花之地,高談闊論,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讀書人,尤其是在王朝都城的讀書人,最喜歡的便是指點江山,談論所謂的國家大事。
宋時的太學生,出現過太學生圍攻宰相,呼朋喚友討伐奸臣的事,明時的國子監也有仗義死結就在今日的大吼……
對於這些喜歡結黨營社,以學生身份影響王朝政務的情況,無論是宋徽宗,還是大明的太祖朱元章,對此都深惡痛絕。
甚至朱元章還專門留下一條祖訓,但凡生員膽敢私下呼朋喚友,攻擊時局,只要發現,就革除功名。
不過,朱元章也沒有把事情做絕,等到大明後期,所謂的復社、東林又死灰復燃,甚至以此為基礎,形成了黨爭,成了導致大明覆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青便汲取了這樣的教訓,不斷的掀起文字獄,用文字獄為刀劍,硬生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把讀書人的嵴梁打斷了……
歷史上,宋朝對於讀書人最為友好,號稱與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與百姓共天下。
嗯,光是從這點來看,北宋王安石的變法就不會成功……他的變法,便是改變王朝根基,把士大夫的天下變成百姓的天下。這必然會失敗。
南宋王朝和北宋換湯不換藥,同樣是重文輕武。
儘管,趙昚是南宋唯一的明君,也知道歷史上宋朝重文輕武的後果。
但重文輕武乃是宋朝的根基,他不是趙匡胤,根本沒有推翻根基重塑乾坤的威望和能力。
酒樓中,青樓內。
這些讀書人、士子在討論國家大事的時候,總是不免提起北面的強敵,建立大夏王朝的夏帝王景!
隨著大夏王朝越來越強大,甚至成為南宋王朝懸在頭頂上的一把利劍。
南宋王朝的有識之士,都感受到了大夏的威脅。
喜歡討論國家大事的士子,只要說起這方面的事情,就一定會提起到大夏,當提起王景的時候,這些士子面上不顯,心中卻有些複雜。
他們都不是傻子,在知道王景崛起的過程後,就知道以王景表現出來的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李世民。
暢想中文網
這樣的明君,再加上大夏王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精銳大軍。
將來若是南下,他們擋得住嗎?
這些士子心中都有這樣的疑惑和迷茫,這種不自信,往往就是一種恐懼。
好在讓這些讀書人有些安慰的是,大夏王朝對於科舉,對於讀書人同樣看重,雖然沒有了種種的特權。
但只要讀書當官這條路沒有廢除,那麼將來大夏擊敗大宋,他們也不是不可以為大夏效力……
臨安皇宮中。
幾個掛著參知政事的宰相,和樞密院的幾個樞密使,正和坐在上首的南宋皇帝趙昚議事。
這幾個在南宋王朝地位極高,歷史上也有些名氣的核心人物,正在不斷的討論。
討論如何應對大夏的威脅。
“揚州的探子稟報,夏軍正在徵調民夫向江陰方向運送糧草……如果不出意外,夏軍將來南下,必是選擇從江陰方向渡江!”
大宋參知政事虞允文,神色平靜,緩緩的說著。
“夏軍已經開始準備,距離出兵的時候,也不遠了!時間緊迫,我們不能再浪費時間,必須做出決定,如何派兵北上!”
虞允文,南宋名相,歷史上曾指揮採石磯之戰大敗金軍,後來執掌朝政輔左宋孝宗,被趙昚引以為心腹。
在神州世界,他便是南宋文臣第一人,地位更在號稱國之樑柱的韓世忠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