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戰略、後宮
“我朝和高歡素無往來,他派使者來揚州,是什麼目的?”
王景有些疑惑。
他心中念頭轉動,其他勢力派來使者,原因無非有三種,第一種便是結盟應對強敵,第二種便是稱臣求和,而第三種便是互通有無,進行禮貌性的外交。
王景當即召見高熲、步騭。
“現在北方的形勢如何?”
王景問道。
高熲和步騭身為樞密使,掌握著王朝軍事的一部分權柄,
他們的職責,要求自己必須對周圍勢力的情況瞭如指掌。
每天軍情司送來的大半情報,都匯聚到了樞密省當中,等他們分揀完畢後,才把一部分比較重要的情報交給秘文監。
想要了解詳細的情況,找兩人最快。
高熲神色微動,聽到這話便知道陛下詢問的原因,當即回到道:“稟陛下,曹魏之主曹操在整編兵馬之後,大將張遼率兵鎮守亳州,和我朝淮西行省比鄰!” 首發網址
“而徐州的陳宮和高順,曾率兵西進攻打歸德,結果被曹魏擊敗……而後曹操親自領兵向東,攻略青齊……”
“如果臣沒有猜錯,高歡派使者前來,應該是想要說服我軍結盟,共同攻打曹魏,進軍中原!”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當初王景南下的時候,同樣派使者前去南宋,和南宋聯手攻打東吳,讓南宋派出一支兵馬牽制後方,為王景的大勝創造了不少有利條件。
當兩個勢力相差不大,或者某個勢力想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取勝利時,和第三個勢力聯手就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和我朝結盟攻打曹魏?高歡想的倒是不錯!”
王景微微嗤笑一聲。
曹魏的實力雖然不如大夏,但曹操本人還有曹魏的班底,都不弱,想要將之擊潰少不得要幾年時間的大戰。
但即便擊敗了曹魏,對大夏又有什麼好處呢?
中原東部的廣闊土地?還是中原堪稱稠密的人口?這些對於此時的大夏王朝來說,都不重要。
而且大夏王朝攻入中原之後,就像是一條腿踏入了三面環敵的陷坑,東面是高歡高澄,西面是佔據洛陽的劉秀。
北面則是前燕、朱棣、冉魏、趙國等還在亂戰的勢力。
大夏王朝的力量,從揚州到中原,距離太長了,根本無法有效的統治,想要把中原之地消化,王景就要把根基之地遷移到中原……
這樣的話,大夏王朝的戰略,就會從南下改為北上,開始和中原群雄爭鋒混戰。
北上的戰略,過程十分的困難,需要和各大勢力不斷的廝殺交鋒。
而南下,只需要對付大明和南宋。
那王景為什麼要改變戰略,去選擇北上中原呢。
所以在知道高歡的來意後,王景只是剎那間,就拒絕了對方結盟的要求。
“若是高歡想要結盟,那就不用讓使者來見朕了,不過若是高歡想要通商,這點倒是可以商量!”
王景沉聲說道。
大夏和東齊接壤的地方有沂蒙山橫斷阻截,不過雙方若是想要通商,淮北行省的海州港,可以讓商船北上齊國。
高歡在前線對陣曹操,高澄坐鎮後方處理政務,
他們父子兩人配合默契,高洋也能輔左父親,在軍中和朝中效力。
高歡論陰險狡詐,比曹操更勝半籌,但這位神武帝的帶兵能力,終究比不上魏武。
曹操一生征戰,雖然有過宛城、渭水之敗,但都沒有損傷元氣,唯一的一次大敗便是赤壁之戰,喪失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而高歡號稱神武,但和宿敵宇文泰對陣的時候,先有沙苑之戰,十餘萬大軍被宇文泰數千人馬擊潰,損失大半的兵器、人馬。
光是這些損失,就讓西魏直接吃了一個飽,隨後還有邙山之戰、互有勝負,但最後在玉璧之戰,二三十萬人馬圍攻玉璧,最後折兵數萬……
高歡平時小規模的戰役勝率極高,但到了大規模決戰的時候,屢次拉胯,最後在玉璧之戰後唱了一曲敕勒川,羞怒難當被氣死。
高澄和高洋的領兵能力,似乎都比高歡強一些。
好在齊國除了他們父子三人之外,還有名將段韶、斛律光以及蘭陵王高長恭。勉強能和曹魏的勐將群抗衡。
另外軍情司還打探到一個有意思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