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沫 作品

第275章 秩序(第一更)(第2頁)

和杜伏威結盟,可以保證淮軍在南下的時候,不被更西面的鄧羌、英布干擾,把杜伏威當做西面的擋箭牌……類似當初的乞活軍。

等到佔據寶應之後,可以和張士誠、北府軍三方結盟, 共同對付楊廣。

四方諸侯夾擊。

就算楊廣一直保持前期英明的狀態,也肯定雙拳難敵四手,被四方聯手擊敗……

楊廣被擊敗後,淮軍自然而然就成了江淮之地最大的諸侯!

“先生之策, 深合我意啊!”

王景聽著對方不斷的敘述, 心中十分的滿意, 面上露出笑容。

沈翼、步騭在一旁也聽得微微點頭。

對於汪廣洋的十六字戰略, 以及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方針都十分的認可。

等到汪廣洋說完。

王景當即說道:“我軍剛攻下淮東之地,此地分為泗陽、沭陽、清河、山陽四府, 其中泗陽、沭陽知府之位空缺,兩地百廢待興,先生能者多勞,先代理兩府巡按,整頓兩地內政,如何?”

在淮王府的官職體系中,還沒有兩府巡按的官職。

這屬於臨時性差遣。權柄相當於泗陽、沭陽兩個府的知府,在沒有知府在位的情況下,全權負責兩府的政務。

“臣必不負王上厚遇!”

汪廣洋知道自己若是投奔淮王,待遇肯定不會低,但沒想到剛投奔,淮王就給他這樣的高官職位,以他的心態,也有些激動。

實際上,巡按不過是差遣,權柄雖然重,但在淮王府的體系中不入正流。

等到泗陽、沭陽兩地內政踏入正軌,有其他人才填補到知府職位,汪廣洋就能功成身退。

到時候論功行賞,汪廣洋就能自然而然的踏入中樞,在政務省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實,有能力擔任知府之位的人才,在淮軍不在少數。

無論是韓熙載,還是在白澤充當縣吏的胡惟庸,讓他們治理一個府輕而易舉。

不過韓熙載在中樞做事,中樞同樣缺人,不適合下放。

胡惟庸的名聲太差。

他和汪廣洋同為明初丞相,但汪廣洋能力和人品都能令人心服,而胡惟庸熱衷權勢喜歡拉朋結黨的名聲,讓人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