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術士之友 作品

第一千九百零三章:高校學子們

大夏特色發展道路的下一階段,大夏官方在九州科技公司押注了所有企業、機構都眼饞,但也自認為沒有那個能力“消化犧牲”的資源。

院士專家帶隊,博士研究生幫忙打下手,至於那些本科在讀的學生?

不需要理解技術,只需要每天完成下發的任務,陪著工人們一起校準各設備的座標數據、溫差等數據就行。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哪怕這些學生還沒有看過設備內部是什麼構造,又裝載了什麼高精尖的零部件,但是在這些數據校準過程中,與一線技術工人們一起工作,耳濡目染間,對自己所學專業也有了一些更貼合現實的看法和思考。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人,對九州科技工作產生了一種敬佩和嚮往的情緒。

“當初我們進行設計規劃的時候,就曾提到過,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應當以場景驅動推進,沒想到九州科技不僅完成了場景驅動工程,還將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綜合治理、軌道交通建設風險管控和高速公路數字孿生主動管控等場景都完成了更高階的智能化數字信息採集與控制。

以目前我們參與的項目落實情況來看,蓉城市局和燕京市都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這些領域。

不僅有數據採集的能力,還有改變當前環境的能力,就是不知道有部分權限預留接口,到底是為了哪些設備而特意空出來的。”

浦東市復旦大學的劉集已院士,在帶著學生工作結束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帶著團隊到會議室開會。

為了讓已經有些疲憊的學生打起精神,劉集已院士還特意說道:“別怪我沒提醒你們,這次浦東市的智慧城市升級工程,如果咱們做得好,足夠深入,不說能夠刷幾篇一區文章,或許核心刊也能夠有機會。

哈工大那邊就是靠著與九州科技合作的項目,拿那些九州科技顯露的技術,合作發文,培養了一群學術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