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講課?(第2頁)
就像道家繼承之一的道教經文所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先賢們也探索了這其中的慾望,該如何解決的方法,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但是這些方法對人的覺悟,要求太高了。
儒家有部分人就退而求次,要求君子慎獨,從空間和時間上,要求君子一直謹慎保持言行,而非由心而觀,而發。”
……
張元豐看向顧青的目光有些好奇。
在他對自家顧總的認知中,對方是科研天才,是能夠對自己進行試驗的狠人,也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千百年難得的“傑出青年”。
怎麼現在會這樣神神叨叨,又是道家道教,又是儒家的。
甚至他還聽到“真心清靜道為宗,譬彼中天寶月同。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這種有點像道家修煉的術語。
只不過在顧總的講解中,這種修煉術語也是對人的心性訓練,並非多麼“神奇”。
當然,除此之外,張元豐對安和堂此時的神情,也有些疑惑。
在他的印象中,安和堂這人就是自家顧總最信任的影子,甚至就像古代的心腹侍衛,雖然看起來精壯,但實際上,在他能夠看到的資料中,這個安和堂已經有五個博士學位,甚至還有一堆高科技軍工產品的專利、項目股份。
而現在,對方在聽自己顧總的講解時,居然還經常若有所思。
就像是古代道童聽道長講經,悟道一般。
奇怪,很奇怪。
張元豐倒是不知道,在他小心翼翼觀察顧青和安和堂的時候,另外兩人偶爾也有目光瞥向他。
只不過,顧青看向他的目光是感慨,而安和堂看向他的目光,卻是看向沙子、石頭一樣的默然。
最後,在張元豐更加疑惑的目光中,顧青最後感慨道:“雖然這些經文的始達妙音,我們讀記起來,識無空法,但卻也能洞觀無礙。
入眾妙門,自然解悟,離諸疑網,不著空見。可對於人的要求太高了,要想清靜六根,斷諸邪障,並不容易,要想在清靜當中,得護真命,我們還需要明心見性,自悟鏡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