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術士之友 作品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人才(第2頁)

現在對大夏唐朝以前朝代文字的讀音和釋義,有不同的構擬流派。

古代沒有錄音設備,並且夏字不是單純的幾個字母,所以不能用發音圖來記錄語音發出的狀態。

在這個會議室裡也有那麼幾位在古大夏語發音方面有過研究的大老,他們研究古大夏語發音最基本的材料是《切韻》,其次是韻圖。

在有記載的王朝歷史,藍星所有民族的語言文字發展數千年,唯獨只有大夏的書面文字有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而讀音是釋義,還是有一些斷檔差距。

顧青所讀寫出來的大夏古語不僅有複輔音,還有次要音節,元音與輔音也並非是統一安排,反而是有些符號文字十分拗口,有些則十分簡單,甚至能簡單到就像現代語氣字詞一般。

那幾位有這方面研究的大老通過事理檢驗、語境推斷和互文見義這些方法,驚駭的發現,顧青自述“自研”的讀音,雖然聽起來拗口,但比國際上已經認可的某些流派還要自然、正確。

甚至有人懷疑顧青是否是有“血脈反古”這種神奇的“天才病”。

第二版內容的書寫,會議室內不再有各種思路交鋒的戰爭氛圍,所有人都成了學生,靜zuo思索著青年導師的講解內容。

九州科技內部科技研發部門的負責人們,雖然眼神還比較清澈,但思路也開始逐漸緩慢下來。

除了這些“人類”之外,不時會有機器人進出,它們悄然無息中,會給人們添好茶水,會關注某些人的身體狀態,在第一時間給於藥物或者急救。

是的,急救。

曾經有一位在九州科技還沒有調整好身體狀態的夏科院老院士,在第一次參與頭腦風暴時,就突發了腦血栓。

如果當時沒有生物醫藥部門的大老配合機器人給於的藥物和設備,恐怕當天九州科技就要被夏科院施壓……

而這位大老,如今已經成為了顧青的忠實粉絲。

除了過年會回去和家人們團聚過節之外,其他時間,這位老人要麼在實驗基地搞科研,要麼就是在九州科技的新人學堂裡,給這些預備入職九州科技的新人們教授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