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這根本就不可能!(第2頁)
但微軟、谷歌這兩個大公司的AR眼鏡部門高管們卻是如臨大敵。
剛開始這些高管還在幸災樂禍,系統被人家亂拳打懵,哪知道這還沒笑幾天,自家的領域也迎來了愣頭青的亂拳。
在考察完其他渠道拿到的發佈會現場體驗視頻,微軟、谷歌的AR眼鏡開發團隊從如臨大敵轉變成了如喪考妣。
“決定最終成像效果的是AR眼鏡的光學結構,也就是眼鏡內部所攜帶的光學顯示模組,這個SR1應該是用的自由曲面吧,顯示器發出的光線直接射至凹面鏡合成器並且反射回眼內,但是透光率低這個問題他們怎麼解決的?”
“雙目AR眼是我們微軟研發的Hololens,但哪怕我們再減輕重量,Hololens的機體本身重量都達到了600g,根本不適合長久作業。可體驗視頻裡SR1沉浸型的重量應該都沒有超過500g,這根本不科學!他們怎麼將那些感光部件和交互元件進行如此輕量化集成的?”
一位位專家教授摳破了頭皮,抓耳撓腮般苦思冥想著,就是不得其解。
隨著虛擬現實和元宇宙的大火,越來越多的廠商已經開始進軍AR眼鏡與VR頭盔這兩大行業。
但還沒等新來者拿出成品,將之前畫的餅搞出來,燧人公司發佈的SR1就直接打破了這些公司的幻想,將AR眼鏡的成像效果和互動體驗拉高到了不敢想的地步。
想都不敢想!
要完成這麼複雜的交互和信息採集,並且要在500g以內,這根本就不可能!
還有SR1眼鏡的鏡片製造工藝流程,雖然大家不知全貌,但從技術上推斷也知道其絕對繁冗。
比如光波導中其中一步是“半透半反”鏡面陣列的鍍膜工藝。
由於光在傳播過程中會越來越少,那麼陣列中這五六個鏡面的每一個都需要不同的反射透射比,以保證整個動眼框範圍內的出光量是均勻的,並且由於幾何波導傳播的光通常是偏振的,導致每個鏡面的鍍膜層數可能達到十幾甚至幾十層。
另外,這些鏡面是鍍膜後層層摞在一起並用特殊的膠水粘合,然後按照一個角度切割出波導的形狀,這個過程中鏡面之間的平行度和切割的角度都會影響到成像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