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劍聽潮 作品

第1435章 抱團取暖(第2頁)

  胡三國跟劉浮生的實力差距,簡直有天壤雲泥之別,劉浮生這次贏的很漂亮,現在別說撫遠市,就連整個奉遼省,都知道了劉浮生的大名。

  那些貪汙受賄,坐擁大額財產的腐敗分子,甚至聽到這個名字,渾身都不自在。

  劉浮生這份名氣,就是胡三國送給他的,拿三國演義裡的逍遙津之戰做比較,確實挺恰當。

  胡三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說:“你把我比作孫仲謀,就應該知道,孫權除了逍遙津落敗之外,還有過一場夷陵之戰!”

  李宏良點了點頭說:“你這場夷陵之戰,準備擺在何處?”

  胡三國搖頭說:“沒有定數,不過我肯定不會輕易認輸,這次,我主動辭去省委黨校的校長職務,一方面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這麼做,另一方面,我也該給自己拋去一些包袱了。”

  “以前我手裡有兩把劍,自以為雙劍合璧的殺傷力更強,現在想想,倒不如專心磨礪一把劍,也讓別人見識見識我的鋒芒。”

  所謂的雙劍合璧,就是胡三國以前的政治理想。

  他想著一手主抓紀律監察部門,另一隻手,則牢牢抓住幹部晉升渠道之一的省委黨校。

  這樣能升能降,能最大限度的籠絡人心,也能最大限度的震懾其他派系的領導幹部。

  不過,官場的事情很複雜,比如他在省委黨校表彰過的領導幹部,一旦發生問題,或者加入其他派系,並與他作對時,他過去的表彰,反而成了一種掣肘。

  如果他以省紀委的名義,調查處理這些幹部的話,無異於打了自己的臉,甚至被政見不同的對手借題發揮。

  許多時候,胡三國考慮的事情,都比其他人更多,無論在紀委工作中,還是在黨校工作裡,他必須把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考慮到,謀定而後動。

  即便如此,胡三國管理下的省紀委,還是逐漸失去許多威嚴,許多善於投機的人,都會在省委黨校謀求一些榮譽之後,做事逐漸變得無所顧忌,到處宣稱自己是省紀委書記的得意門生,然後去做一些紀委不允許,甚至損害胡三國個人利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