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之 作品

12、第 12 章

    午飯,吃的水芹炒木耳、拌平菇,烙餅和米粥。
 
 

    秋日裡,家裡和門前的菜園子裡是收了不少菜,但多數都是準備曬乾菜過冬用的,這會兒就儘量不吃了,多挑著不耐放、不能曬製成乾菜或者外頭還鮮嫩的野菜來用。
 
 

    水芹就是上上選,長在吳白河分流出來的各種小池塘或者溝渠的旁邊,隔了一茬又長出一茬的,現在也能吃到鮮嫩的。
 
 

    水芹脆生、木耳柔嫩,吃起來清香無比。拌平菇是平菇焯熟後加辣椒麵、蔥花、芝麻、蒜蓉淋上熱油,和醬油、香醋一起調拌的,非常香辣下飯。
 
 

    柳魚都一次吃完了一整張烙餅,家裡不同的飲食習慣互相影響著。
 
 

    叢春花喝著前陣子李青山買來的大米熬成的米粥道:“這大米粥是挺好喝的哈。”
 
 

    香甜醇糯,米香味兒十足,喝下一碗,身上熱騰騰的。
 
 

    可惜稻米在他們北方米價貴,聽說因為南江府的水災,這陣子都快漲到二三十文一斤了。吃完這些,家裡怕是一時半會兒都吃用不起了。
 
 

    飯後,李青山趁著今天天不好,村長家不用忙穀子的事,請了他來給家裡的穀子過稱。
 
 

    外頭地面還溼著,直接就在糧倉裡過稱。
 
 

    稱糧食得用大桿秤,從秤毫中穿上一隻木槓,李青山和李青河兩個人抬著,稍稍脫離地面一點,村長就撥秤砣讀數,他大兒子在一邊幫著記下。
 
 

    忙活了有半個多時辰,這些糧食才算都稱完。零頭不算,一共兩千一百斤,合計要交一百零五斤的糧稅。
 
 

    青州府的糧食種植基本就是“割谷種麥、割麥種穀”,麥子是冬小麥,這一時間段裡不必再種苧麻和棉花。
 
 

    今年四月底十畝地的麥子產了有一千四百斤的糧食,他們青州府的人飲食習慣多是麥面為主、粟米為輔。因此,這一千四百斤的小麥當時是都沒賣的,原是他和他娘一年的口糧。
 
 

    但現在家中多了兩口人,這點麥子顯然是不夠了。李青山算了算,預備留下四百斤的穀子。年後,糧不夠的時候,就買麥子自己磨面和稻米混著吃。
 
 

    過完秤,柳魚帶上鐮刀、揹簍和李青山一塊出門去。
 
 

    昨個兒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正是土好挖的時候,李青山想趁著這個時候把新分的那五畝地要用來堆肥的坑挖出來。柳魚跟他一起,幫著割點青草、收點落葉,堆肥的時候用。
 
 

    這五畝地還是太荒了,播種了已有七八日了,旁的地裡早已出了小麥苗,一眼瞧過去綠油油的一片,這五畝地卻出的極稀疏。
 
 

    對比之下,略顯淒涼。
 
 

    李青山想得開,牽著柳魚的手往地頭上走,“不打緊,精心伺候幾年總會長出好莊稼來的。”
 
 

    這人就是這般,凡事都愛往好的一面想。柳魚一下笑了起來,覺得也是,至少有總比沒有要強。
 
 

    李青山在地頭上挖坑,柳魚就在地附近割青草,他的活輕快且不急在一時,累了便坐在坑前歇著,給李青山遞遞水擦擦汗,叫李青山覺得勁頭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