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波比 作品
第六十二章
林海聽了李享這番話,笑道:“用如此方法還利於民,倒也不錯。只是如此一來,事情可又要繁雜許多了,除了一句小心謹慎以來,我也沒有其他話可以交代你了。”
李享離開林海書房後,又來尋巧玉說話,因明日要去城外勘測選址,李享打算帶柳湘蓮和巧玉一同出城散散心,畢竟柳湘蓮說他年後便要準備隨馮紫英和衛若蘭一道北上,所以李享想趁此機會多聚一聚。
巧玉聽李享說能出城去玩自然是歡喜,其身旁的黛玉卻是下唇蓋著上唇,兩個腮幫子微鼓,似乎不大開心。
李享注意到黛玉的小表情,只笑道:“若是帶你出去玩,弄丟了,我就是有十顆腦袋也不夠賠的呢。”
黛玉自然不可能跟著李享和巧玉去,縱然她想,賈敏也不可能應允的,又想起在賈府時賈寶玉曾和她說笑的事情,便道:“這會子城外百花未開,冷冷清清的,也沒什麼好玩,只是聽說北門外有個水月庵,諢號叫做饅頭庵,你可知是個什麼緣故?”
李享聽了說道:“這題我還真會,有句老話說得好,叫縱得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取萬物殊途同歸之意。”
對於這句話,李享還是印象挺深刻的,這是妙玉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只因妙玉一句自唐宋五代以來,皆無好詩,卻又獨愛這一句,所以李享記得十分清楚。
黛玉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當下愣了一愣,細細品味這話深意,一時倒發起呆來,又察覺到李享盯著自己,黛玉才不再多想,說道:“也不知你從哪個古人那裡聽來的老話,那水月庵是因為做得饅頭好吃,遠近聞名,所以才得了饅頭庵這個諢號。”
李享一聽,笑道:“我倒把這最直接的原因給忘了,也好,你既惦記著,那我明天去那水月庵上柱香,給你求一籠饅頭回來就是了。”
黛玉見多了求神拜佛保富貴平安的,倒是第一次聽說求一籠饅頭的,不禁嗤笑出聲,說道:“那就這麼說定了。”
次日一早,李享租了一輛馬車,帶著巧玉去接了柳湘蓮,會同韓彥一起去城外為工廠選址。
四人從東門出了城,驅車策馬一路勘察,因修建工廠需得較大面積,又得地勢平坦,所以尋一處合適的地方也不容易。一路遊至西門,李享和韓彥商議後已選好了三個勉強不錯的地方,隨後便繼續往背勘察,順道從北門回城,並去那水月庵嚐嚐他們的饅頭,解決下腹中飢渴。
李享離開林海書房後,又來尋巧玉說話,因明日要去城外勘測選址,李享打算帶柳湘蓮和巧玉一同出城散散心,畢竟柳湘蓮說他年後便要準備隨馮紫英和衛若蘭一道北上,所以李享想趁此機會多聚一聚。
巧玉聽李享說能出城去玩自然是歡喜,其身旁的黛玉卻是下唇蓋著上唇,兩個腮幫子微鼓,似乎不大開心。
李享注意到黛玉的小表情,只笑道:“若是帶你出去玩,弄丟了,我就是有十顆腦袋也不夠賠的呢。”
黛玉自然不可能跟著李享和巧玉去,縱然她想,賈敏也不可能應允的,又想起在賈府時賈寶玉曾和她說笑的事情,便道:“這會子城外百花未開,冷冷清清的,也沒什麼好玩,只是聽說北門外有個水月庵,諢號叫做饅頭庵,你可知是個什麼緣故?”
李享聽了說道:“這題我還真會,有句老話說得好,叫縱得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取萬物殊途同歸之意。”
對於這句話,李享還是印象挺深刻的,這是妙玉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只因妙玉一句自唐宋五代以來,皆無好詩,卻又獨愛這一句,所以李享記得十分清楚。
黛玉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當下愣了一愣,細細品味這話深意,一時倒發起呆來,又察覺到李享盯著自己,黛玉才不再多想,說道:“也不知你從哪個古人那裡聽來的老話,那水月庵是因為做得饅頭好吃,遠近聞名,所以才得了饅頭庵這個諢號。”
李享一聽,笑道:“我倒把這最直接的原因給忘了,也好,你既惦記著,那我明天去那水月庵上柱香,給你求一籠饅頭回來就是了。”
黛玉見多了求神拜佛保富貴平安的,倒是第一次聽說求一籠饅頭的,不禁嗤笑出聲,說道:“那就這麼說定了。”
次日一早,李享租了一輛馬車,帶著巧玉去接了柳湘蓮,會同韓彥一起去城外為工廠選址。
四人從東門出了城,驅車策馬一路勘察,因修建工廠需得較大面積,又得地勢平坦,所以尋一處合適的地方也不容易。一路遊至西門,李享和韓彥商議後已選好了三個勉強不錯的地方,隨後便繼續往背勘察,順道從北門回城,並去那水月庵嚐嚐他們的饅頭,解決下腹中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