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3頁)
“林大師,為何是唯一契機呢?”朱翊鈞好奇,林輔成是如何從自由方面得到這一論證的。
“從哪裡開始說起呢?”林輔成的表情格外的唏噓,他看著所有人低聲說道:“西山煤局要抽水,無論怎麼做,都只能抽水到三丈左右,揚程無法超過三丈,民報的往復式抽水機,是風箱改來的,後來格物院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實驗,馬拉銅球;再後來格物院格物博士焦竑發現了氣壓和體積成反比;格物院院長德王發明了高壓鍋。”
“西山煤局需要數千匹駑馬,拉動轆轤畜力絞盤牽引來排水,後來終於有了往復式蒸汽機。”
“從萬曆二年民報論抽水機開始,已經八年了,蒸汽機從無到有,往復式蒸汽機終於問世,即便是德王殿下堅持高壓蒸汽輪機路線,但是殿下從沒有否認過往復式蒸汽機的路線,甚至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為何煤鋼聯營的西山煤局是唯一破局的契機?因為蒸汽機啊,是奇蹟,是大明前進的最可靠的動力,我想象不到更加可靠的動力了。”
林輔成碎碎唸了很久,說到了西山煤局煤炭產量,說到了鋼鐵產量,說到了毛呢官廠,說到了造船廠的蒸汽烘乾,他其實也說不準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但朱翊鈞聽懂了。
林輔成是唯生產力論,他認為生產力達到了,所有人都會獲得自由,即人人都可以無羈絆之謂也。
而蒸汽機就是實現他理想國的那個最重要的東西,生產力的革命。
他的學說在邏輯上已經完全自洽。
朱翊鈞點了點頭,示意林輔成繼續他的表演,他對林輔成的觀點是極為認可的,大明正在緩慢一點點的步入生產力革命的年代,而蒸汽機會依託於煤鋼聯營的基礎上蓬勃發展。
是的,物質豐富之後,會有更多人受教育,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進而獲得更多的技術進步,物質更加豐富,這將是一個良性循環。
朱翊鈞走到這一步,用了十年,在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王國光甚至是王崇古的輔弼之下,跌跌撞撞的走到了這一步。
“呼,還好出了個林輔成啊。”萬士和坐到了天字號包廂的座椅上,對於臺下的舌戰群儒不怎麼關心,因為林輔成不會輸。
林輔成被為難的這幾個月時間,的確難熬,但他還是讀完了那些難啃的書,甚至踐履之實的調查走訪了西山煤局和毛呢官廠,結合自己行千里路的經驗,成為了立會講學的大儒。
“大宗伯有壓力嗎?最近朝中都是攻訐大司徒和大司空的奏疏。”朱翊鈞看萬士和如釋重負的樣子,笑著問道。
萬士和搖頭說道:“那倒不是,這次的思辯,臣若是出手,反而不美。”
不要在掃水洗地之事上,挑戰萬士和,萬士和還沒有出手,他一旦出手,就一定會平定風波,但已經貼死了帝黨標籤的萬士和出手,有可能適得其反,民間不能公開討論,就會私下聯袂,那時候更加危險。
但現在,松江自由學派在前面衝鋒陷陣,這就是民間風力輿論的較量,朝廷反而能夠更加遊刃有餘的處理此事。
這是萬士和最想看到的結果。
“陛下,有個事兒,工部上了道奏疏,說要換通和宮的玻璃,陛下給否了。”萬士和反而說起了朝中的一件事,汪道昆詢問萬士和陛下否決這個提議究竟是什麼意思。
汪道昆受困於風力輿論之中,他不敢貿然面聖或者上奏詢問,一來不知道皇帝究竟什麼意思;二來有託庇倖進的嫌疑,本來就飽受攻訐的聚斂奸臣,再加上一個倖進,那汪道昆在朝堂就會變成之前郭朝賓那樣的邊緣人。
聖眷,是到了迫不得已才會啟動的殺招,況且汪道昆回京後,都是給陛下找的麻煩,寸功未立,何來聖眷。
所以汪道昆只能找萬士和了,鐵桿帝黨萬士和,就是朝中的萬金油,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可以用到他。
“太貴了。”朱翊鈞搖頭說道:“萬曆七年七月才完全營造完畢,朕觀通和宮巍崇彩絢、無異天宮,今未踰三年壯麗如故,乃欲壞其已成,更加藻飾,是豈規制未備乎?不妥不妥,先生知道,怕是又要勸朕節儉了。”
萬士和立刻說道:“元輔先生已經六年未曾勸過陛下節儉了,況且這次通和宮換玻璃和琉璃瓦,是先生領著工部上奏的,關乎我大明顏面,還請陛下斟酌。”
“太貴了。”
萬士和仍在堅持,俯首說道:“陛下,一共不到五千兩。”
“快一千匹馬了,能用為何要換?”朱翊鈞有點不明白,為何萬士和如此堅持。
“陛下億兆瞻仰,天下以為則而行之,陛下不用,天下就沒法用了。”萬士和終於說出了這句話,新的玻璃是新工藝,這麼好的東西,大明皇帝都沒用上,下面無論誰用,都是僭越之罪。
大明君君臣臣的框架下,皇帝通和宮、皇宮既然裝著玻璃,在禮法上,就必須要用最好的。
這次的確是新工藝,工部隸屬的玻璃廠住坐工匠們,搗鼓出了一種新的熔爐,將經過磁選的玻璃原料與煤炭燃燒的煙和火隔開,大規模量產平板玻璃,而且工部用了橡膠條,讓玻璃的密封性更加良好。
密封良好等於更好的保溫性,對於向北開拓,是有好處的。
“這樣,那就換吧。”朱翊鈞一臉肉疼的說道,五千兩銀子,兩萬五千斤豬肉了。
萬士和低聲說道:“陛下,大司徒說國帑出這個錢。”
“早說嘛。”朱翊鈞面色立刻恢復了平淡,早說有人買單,他早就答應了,還用來回打太極?
王謙見陛下心情不錯,思忖再三說道:“陛下,修馳道,只能朝廷來修嗎?朝廷畢竟人力有限,不如放權各地方,將其撲買商賈,商賈籌資修建如何?”
綏遠馳道進行了票證認籌,但管理權和所有權牢牢被朝廷掌控,就和人人做船東計劃裡,船東們不能直接干涉經營。
王謙的意思是朝廷畢竟不是無所不能的,一方面要限制冗員來抵抗臃腫,一方面又要里程數,不如除主幹道外,全部放權給地方,讓地方撲買商賈,加快馳道的修建速度。
“王御史,你這個主意,問過你父親嗎?”萬士和一聽,嘴角抽動了下詢問道。
王謙不明所以的說道:“沒有。”
“得虧你沒問啊,你問了,我們就見不到王御史了。”朱翊鈞兩隻手攤開,看著萬士和笑呵呵的說道。
“哈哈哈!”萬士和、朱翊鈞、馮保和張宏都笑的很開心。
王謙這個提議,看起來很美,但執行起來,就是藩鎮割據的下場了。
(本章完)
“從哪裡開始說起呢?”林輔成的表情格外的唏噓,他看著所有人低聲說道:“西山煤局要抽水,無論怎麼做,都只能抽水到三丈左右,揚程無法超過三丈,民報的往復式抽水機,是風箱改來的,後來格物院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實驗,馬拉銅球;再後來格物院格物博士焦竑發現了氣壓和體積成反比;格物院院長德王發明了高壓鍋。”
“西山煤局需要數千匹駑馬,拉動轆轤畜力絞盤牽引來排水,後來終於有了往復式蒸汽機。”
“從萬曆二年民報論抽水機開始,已經八年了,蒸汽機從無到有,往復式蒸汽機終於問世,即便是德王殿下堅持高壓蒸汽輪機路線,但是殿下從沒有否認過往復式蒸汽機的路線,甚至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為何煤鋼聯營的西山煤局是唯一破局的契機?因為蒸汽機啊,是奇蹟,是大明前進的最可靠的動力,我想象不到更加可靠的動力了。”
林輔成碎碎唸了很久,說到了西山煤局煤炭產量,說到了鋼鐵產量,說到了毛呢官廠,說到了造船廠的蒸汽烘乾,他其實也說不準自己想要表達什麼,但朱翊鈞聽懂了。
林輔成是唯生產力論,他認為生產力達到了,所有人都會獲得自由,即人人都可以無羈絆之謂也。
而蒸汽機就是實現他理想國的那個最重要的東西,生產力的革命。
他的學說在邏輯上已經完全自洽。
朱翊鈞點了點頭,示意林輔成繼續他的表演,他對林輔成的觀點是極為認可的,大明正在緩慢一點點的步入生產力革命的年代,而蒸汽機會依託於煤鋼聯營的基礎上蓬勃發展。
是的,物質豐富之後,會有更多人受教育,培養出更多的人才,進而獲得更多的技術進步,物質更加豐富,這將是一個良性循環。
朱翊鈞走到這一步,用了十年,在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王國光甚至是王崇古的輔弼之下,跌跌撞撞的走到了這一步。
“呼,還好出了個林輔成啊。”萬士和坐到了天字號包廂的座椅上,對於臺下的舌戰群儒不怎麼關心,因為林輔成不會輸。
林輔成被為難的這幾個月時間,的確難熬,但他還是讀完了那些難啃的書,甚至踐履之實的調查走訪了西山煤局和毛呢官廠,結合自己行千里路的經驗,成為了立會講學的大儒。
“大宗伯有壓力嗎?最近朝中都是攻訐大司徒和大司空的奏疏。”朱翊鈞看萬士和如釋重負的樣子,笑著問道。
萬士和搖頭說道:“那倒不是,這次的思辯,臣若是出手,反而不美。”
不要在掃水洗地之事上,挑戰萬士和,萬士和還沒有出手,他一旦出手,就一定會平定風波,但已經貼死了帝黨標籤的萬士和出手,有可能適得其反,民間不能公開討論,就會私下聯袂,那時候更加危險。
但現在,松江自由學派在前面衝鋒陷陣,這就是民間風力輿論的較量,朝廷反而能夠更加遊刃有餘的處理此事。
這是萬士和最想看到的結果。
“陛下,有個事兒,工部上了道奏疏,說要換通和宮的玻璃,陛下給否了。”萬士和反而說起了朝中的一件事,汪道昆詢問萬士和陛下否決這個提議究竟是什麼意思。
汪道昆受困於風力輿論之中,他不敢貿然面聖或者上奏詢問,一來不知道皇帝究竟什麼意思;二來有託庇倖進的嫌疑,本來就飽受攻訐的聚斂奸臣,再加上一個倖進,那汪道昆在朝堂就會變成之前郭朝賓那樣的邊緣人。
聖眷,是到了迫不得已才會啟動的殺招,況且汪道昆回京後,都是給陛下找的麻煩,寸功未立,何來聖眷。
所以汪道昆只能找萬士和了,鐵桿帝黨萬士和,就是朝中的萬金油,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可以用到他。
“太貴了。”朱翊鈞搖頭說道:“萬曆七年七月才完全營造完畢,朕觀通和宮巍崇彩絢、無異天宮,今未踰三年壯麗如故,乃欲壞其已成,更加藻飾,是豈規制未備乎?不妥不妥,先生知道,怕是又要勸朕節儉了。”
萬士和立刻說道:“元輔先生已經六年未曾勸過陛下節儉了,況且這次通和宮換玻璃和琉璃瓦,是先生領著工部上奏的,關乎我大明顏面,還請陛下斟酌。”
“太貴了。”
萬士和仍在堅持,俯首說道:“陛下,一共不到五千兩。”
“快一千匹馬了,能用為何要換?”朱翊鈞有點不明白,為何萬士和如此堅持。
“陛下億兆瞻仰,天下以為則而行之,陛下不用,天下就沒法用了。”萬士和終於說出了這句話,新的玻璃是新工藝,這麼好的東西,大明皇帝都沒用上,下面無論誰用,都是僭越之罪。
大明君君臣臣的框架下,皇帝通和宮、皇宮既然裝著玻璃,在禮法上,就必須要用最好的。
這次的確是新工藝,工部隸屬的玻璃廠住坐工匠們,搗鼓出了一種新的熔爐,將經過磁選的玻璃原料與煤炭燃燒的煙和火隔開,大規模量產平板玻璃,而且工部用了橡膠條,讓玻璃的密封性更加良好。
密封良好等於更好的保溫性,對於向北開拓,是有好處的。
“這樣,那就換吧。”朱翊鈞一臉肉疼的說道,五千兩銀子,兩萬五千斤豬肉了。
萬士和低聲說道:“陛下,大司徒說國帑出這個錢。”
“早說嘛。”朱翊鈞面色立刻恢復了平淡,早說有人買單,他早就答應了,還用來回打太極?
王謙見陛下心情不錯,思忖再三說道:“陛下,修馳道,只能朝廷來修嗎?朝廷畢竟人力有限,不如放權各地方,將其撲買商賈,商賈籌資修建如何?”
綏遠馳道進行了票證認籌,但管理權和所有權牢牢被朝廷掌控,就和人人做船東計劃裡,船東們不能直接干涉經營。
王謙的意思是朝廷畢竟不是無所不能的,一方面要限制冗員來抵抗臃腫,一方面又要里程數,不如除主幹道外,全部放權給地方,讓地方撲買商賈,加快馳道的修建速度。
“王御史,你這個主意,問過你父親嗎?”萬士和一聽,嘴角抽動了下詢問道。
王謙不明所以的說道:“沒有。”
“得虧你沒問啊,你問了,我們就見不到王御史了。”朱翊鈞兩隻手攤開,看著萬士和笑呵呵的說道。
“哈哈哈!”萬士和、朱翊鈞、馮保和張宏都笑的很開心。
王謙這個提議,看起來很美,但執行起來,就是藩鎮割據的下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