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六十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3頁)
五個造船廠,上下游養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勢要豪右在萬曆開海中獲益?
朝廷是有理由也有必要對這些長鏈、惠及大眾的產業進行投入,真的聽從松江學派的觀點,朝廷不再投入,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誰去做?
不討論現實,只討論幻想中建立的美好國度,是虛妄的,那個泰西一角的自由城,也不過是自由派們用嘴構建出來的,而不是現實。
在吳懷仁起身離開之後,大部分人斷斷續續離開,林輔成的講學,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他們怎麼都走了,我怎麼覺得這林大師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啊。”朱翊鈞左右看了看,果真沒什麼人了,就他這一桌,還有個王謙,皇帝不走,王謙哪敢動?
“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幷蓄,博採眾長,皇爺爺真的是大氣!”王謙不得不承認,陛下真的很大氣,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論,陛下居然還覺得有些道理!
“先生教的,先生說,凡處尊位者,必以敬下順德規諫,必開不諱之門,蹲節安靜以藉之,諫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採其辭,乃擇可觀,為智者為政之大道者也。”朱翊鈞擺了擺手,他可是眥睚必報。
這話也不是張居正原創,是漢代宗室劉向說的,意思是,上位者,要尊重下屬,要聽別人說什麼,好聽的不好聽的話,都要聽,不能光挑好聽的說,這是不諱之門,不要動不動就擺出我比你尊貴的架子來,讓別人閉嘴,只有說的人多了,博採眾長廣泛採納眾人的觀點,選擇行採納,才是富有智慧的人的大道之行。
如果比較蠢笨,那還是照本宣科的好,否則會被忽悠瘸了。
理解了社會運行的基本邏輯之後,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最好的道路。
“林大師,咱有幾個不解之處,溝通一二?”朱翊鈞對這個自由派,還是很感興趣的,至少它不完全是賤儒那種罔顧事實的詭辯。
林輔成看著孤零零隻剩下了一個人,面色可謂是五味雜陳,有落寞,也有一些欣慰,落寞的是,都走了,欣慰的是,還留下一個。
“這位公子,有何疑慮?”林輔成走了過來,也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直接坐了下來,這個動作,緹帥趙夢祐的刀險些抽出來。
朱翊鈞立刻開口問道:“大師為何認為官廠團造必然會失敗,還如此言之鑿鑿?”
“官廠團造,不過又是一個軍屯衛所罷了,王崇古不過是個佞臣,他哪有什麼開闢之舉,那毛呢官廠發端的官廠團造,不就是國初的軍屯衛所嗎?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這軍屯衛所還好,太祖高皇帝走後,成祖文皇帝無論如何維持,最終軍屯衛所徹底敗壞了。”林輔成老神在在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官廠團造和國初的軍屯衛所,幾無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是將流氓安置為工匠,一個是把流氓安置為衛軍,都是給待遇,給生產資料,官廠給的是穩定的勞動報酬,軍屯衛所給的是田地。官廠團造有匠人學堂,軍屯衛所也有衛學、社學。
朱翊鈞稍加思索了一下搖頭說道:“還是不一樣的,軍屯衛所的生產資料是田畝,而官廠團造的生產資料是官廠本身,田畝的產出是天時地利,兩分種,三分管,五分肥,很難有大的突破,而官廠不同,官廠則是持續不斷的技術進步。”
“所言有理。”林輔成眉頭一皺,土地受天時地利人和的影響,土地的出產很難有突破,但官廠的生產方式,其上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的確有一種看不到頭的上限。
“你看,這西山煤局,萬曆二年,不過五六千萬斤煤,現在一年至少5.6億斤,五六千萬斤煤連京師萬民用度都無法滿足,可是5.6億斤煤就是源源不斷的鐵器,能夠供應京畿、宣府、大同、山東、遼東部分的鐵器。”朱翊鈞舉了個例子佐證自己的觀點。
他指著旁邊的王謙說道:“王次輔的兒子王謙,你問他就知道,咱說的對與不對了。”
林輔成陷入了沉默之中,這年輕人,說的好有道理。
朱翊鈞和林輔成聊了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收穫極為豐富。
朱翊鈞上了車駕,對著馮保說道:“那個林輔成辦的那個《逍遙異聞》,每期都送一份到御前來,他還是有點東西的。”
朱翊鈞和林大師的私下溝通,明確的知道了松江學派的來源,就是幻想中的泰西自由之城,真實的泰西自由之城就是個海盜窩罷了,而且皇帝也知道了松江學派的根基,那就是南衙的勢要豪右為何要支持松江學派的傳播。
王崇古一本《請均田役疏》被罵到不得不致仕躲避的地步,是有原因的。
松江學派被支持的根本原因就是王崇古說的隱丁,更加確切的說是過去的強人身依附關係,因為普查丁口和官廠團造,變得岌岌可危了。
林輔成大談特談的無效投入,正在逐步瓦解過去的奴僕和奴隸主的生產關係。
官廠團造,有大量的無效的投入,比如匠人學堂,比如女校織院,而且勞動報酬會結清,至少為了維護朝廷顏面,匠人們的勞動報酬可能會拖欠,但一般年底都會結清。
工匠每年都有部分人到皇極門見皇帝,一旦某個工匠在陛下耳邊說一聲,我幹活,大把頭不給我錢,那就是雷霆之怒從天而降。
林輔成談到了另外一個讓遮奢戶們無法接受的點兒,那就是大明的住坐工匠,在官廠做工,不必擔心衣食住行,而且他們的人事都在吏部和吏部清吏司,任何一名住坐工匠的懲罰、清汰,都要過吏部。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明的住坐工匠,其實不太怕大把頭、會辦、代辦、總辦這些肉食者,因為這些肉食者,無法讓住坐工匠失去他們最珍貴的東西—編制。
這在民坊裡,根本是不可能的,民坊裡,一個大把頭都能把人為難到死。
幹活的最喜歡的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住坐工匠某種意義上實現了這個目標,某種意義上獲得了自由。
官廠團造的住坐工匠的待遇,讓民坊的工匠們,無時無刻都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想辦法進入官廠團造之中,成為大明再興洪流的受益者和一份子。
概括而言,宇宙盡頭皆是編制。
這是一種生產關係上的微妙轉換,匠人在官廠的話語權,遠超民坊,這是朝廷的刻意為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官廠團造的技術進步,無數的奇思妙想,需要匠人們在生產中去思索解決之法,大明朝廷的五等功賞牌制度,同樣適用於官廠團造。
而王崇古搞得普查丁口,更是一把利刃插在了遮奢戶的心口之上。
張居正清丈還田、王崇古普查丁口,根本就是在在掘鄉賢縉紳、勢要豪右的祖墳。
(本章完)
朝廷是有理由也有必要對這些長鏈、惠及大眾的產業進行投入,真的聽從松江學派的觀點,朝廷不再投入,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誰去做?
不討論現實,只討論幻想中建立的美好國度,是虛妄的,那個泰西一角的自由城,也不過是自由派們用嘴構建出來的,而不是現實。
在吳懷仁起身離開之後,大部分人斷斷續續離開,林輔成的講學,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他們怎麼都走了,我怎麼覺得這林大師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啊。”朱翊鈞左右看了看,果真沒什麼人了,就他這一桌,還有個王謙,皇帝不走,王謙哪敢動?
“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幷蓄,博採眾長,皇爺爺真的是大氣!”王謙不得不承認,陛下真的很大氣,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論,陛下居然還覺得有些道理!
“先生教的,先生說,凡處尊位者,必以敬下順德規諫,必開不諱之門,蹲節安靜以藉之,諫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採其辭,乃擇可觀,為智者為政之大道者也。”朱翊鈞擺了擺手,他可是眥睚必報。
這話也不是張居正原創,是漢代宗室劉向說的,意思是,上位者,要尊重下屬,要聽別人說什麼,好聽的不好聽的話,都要聽,不能光挑好聽的說,這是不諱之門,不要動不動就擺出我比你尊貴的架子來,讓別人閉嘴,只有說的人多了,博採眾長廣泛採納眾人的觀點,選擇行採納,才是富有智慧的人的大道之行。
如果比較蠢笨,那還是照本宣科的好,否則會被忽悠瘸了。
理解了社會運行的基本邏輯之後,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最好的道路。
“林大師,咱有幾個不解之處,溝通一二?”朱翊鈞對這個自由派,還是很感興趣的,至少它不完全是賤儒那種罔顧事實的詭辯。
林輔成看著孤零零隻剩下了一個人,面色可謂是五味雜陳,有落寞,也有一些欣慰,落寞的是,都走了,欣慰的是,還留下一個。
“這位公子,有何疑慮?”林輔成走了過來,也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直接坐了下來,這個動作,緹帥趙夢祐的刀險些抽出來。
朱翊鈞立刻開口問道:“大師為何認為官廠團造必然會失敗,還如此言之鑿鑿?”
“官廠團造,不過又是一個軍屯衛所罷了,王崇古不過是個佞臣,他哪有什麼開闢之舉,那毛呢官廠發端的官廠團造,不就是國初的軍屯衛所嗎?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這軍屯衛所還好,太祖高皇帝走後,成祖文皇帝無論如何維持,最終軍屯衛所徹底敗壞了。”林輔成老神在在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官廠團造和國初的軍屯衛所,幾無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是將流氓安置為工匠,一個是把流氓安置為衛軍,都是給待遇,給生產資料,官廠給的是穩定的勞動報酬,軍屯衛所給的是田地。官廠團造有匠人學堂,軍屯衛所也有衛學、社學。
朱翊鈞稍加思索了一下搖頭說道:“還是不一樣的,軍屯衛所的生產資料是田畝,而官廠團造的生產資料是官廠本身,田畝的產出是天時地利,兩分種,三分管,五分肥,很難有大的突破,而官廠不同,官廠則是持續不斷的技術進步。”
“所言有理。”林輔成眉頭一皺,土地受天時地利人和的影響,土地的出產很難有突破,但官廠的生產方式,其上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的確有一種看不到頭的上限。
“你看,這西山煤局,萬曆二年,不過五六千萬斤煤,現在一年至少5.6億斤,五六千萬斤煤連京師萬民用度都無法滿足,可是5.6億斤煤就是源源不斷的鐵器,能夠供應京畿、宣府、大同、山東、遼東部分的鐵器。”朱翊鈞舉了個例子佐證自己的觀點。
他指著旁邊的王謙說道:“王次輔的兒子王謙,你問他就知道,咱說的對與不對了。”
林輔成陷入了沉默之中,這年輕人,說的好有道理。
朱翊鈞和林輔成聊了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收穫極為豐富。
朱翊鈞上了車駕,對著馮保說道:“那個林輔成辦的那個《逍遙異聞》,每期都送一份到御前來,他還是有點東西的。”
朱翊鈞和林大師的私下溝通,明確的知道了松江學派的來源,就是幻想中的泰西自由之城,真實的泰西自由之城就是個海盜窩罷了,而且皇帝也知道了松江學派的根基,那就是南衙的勢要豪右為何要支持松江學派的傳播。
王崇古一本《請均田役疏》被罵到不得不致仕躲避的地步,是有原因的。
松江學派被支持的根本原因就是王崇古說的隱丁,更加確切的說是過去的強人身依附關係,因為普查丁口和官廠團造,變得岌岌可危了。
林輔成大談特談的無效投入,正在逐步瓦解過去的奴僕和奴隸主的生產關係。
官廠團造,有大量的無效的投入,比如匠人學堂,比如女校織院,而且勞動報酬會結清,至少為了維護朝廷顏面,匠人們的勞動報酬可能會拖欠,但一般年底都會結清。
工匠每年都有部分人到皇極門見皇帝,一旦某個工匠在陛下耳邊說一聲,我幹活,大把頭不給我錢,那就是雷霆之怒從天而降。
林輔成談到了另外一個讓遮奢戶們無法接受的點兒,那就是大明的住坐工匠,在官廠做工,不必擔心衣食住行,而且他們的人事都在吏部和吏部清吏司,任何一名住坐工匠的懲罰、清汰,都要過吏部。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明的住坐工匠,其實不太怕大把頭、會辦、代辦、總辦這些肉食者,因為這些肉食者,無法讓住坐工匠失去他們最珍貴的東西—編制。
這在民坊裡,根本是不可能的,民坊裡,一個大把頭都能把人為難到死。
幹活的最喜歡的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住坐工匠某種意義上實現了這個目標,某種意義上獲得了自由。
官廠團造的住坐工匠的待遇,讓民坊的工匠們,無時無刻都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想辦法進入官廠團造之中,成為大明再興洪流的受益者和一份子。
概括而言,宇宙盡頭皆是編制。
這是一種生產關係上的微妙轉換,匠人在官廠的話語權,遠超民坊,這是朝廷的刻意為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官廠團造的技術進步,無數的奇思妙想,需要匠人們在生產中去思索解決之法,大明朝廷的五等功賞牌制度,同樣適用於官廠團造。
而王崇古搞得普查丁口,更是一把利刃插在了遮奢戶的心口之上。
張居正清丈還田、王崇古普查丁口,根本就是在在掘鄉賢縉紳、勢要豪右的祖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