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七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2頁)

    朱翊鈞點頭說道:“大將軍都說話了,停手吧。”

    “馬爾庫斯,伱要不要跟朕的前鋒李如松過過招?”朱翊鈞看著馬爾庫斯問道,當初馬爾庫斯剛到大明,就跟陳璘打了一架,雖然打輸了,但馬爾庫斯一直不太服氣,他倒是要看看,這個泰西的劍聖厲害,還是大明第一先鋒厲害。

    “陛下,臣打不過他,安東尼奧殿下還在等著臣回去繼續效忠。”馬爾庫斯倒是非常誠懇,直接認輸,不是人情世故,李如松的勇武馬爾庫斯早就親眼見過了,他還要留著一條命回泰西。

    沒有打的必要,命是自己的,自己得珍惜,打不過就是打不過。

    “黎特使帶著迭戈回去吧,朕會遣大醫官去治好他的。”朱翊鈞讓黎牙實帶著迭戈退下了,馬爾庫斯單獨留了下來。

    朱翊鈞來到了武英樓的暖閣,這裡夏天是大明的冷閣,這裡才是說話的地方,朱翊鈞示意戚繼光、馬爾庫斯坐下說話。

    戚繼光帶著天子劍,穩穩的坐在了朱翊鈞的身旁。

    天子劍,萬曆元年戚繼光打敗了董狐狸,全殲了來支援的董狐狸的援軍,俘虜了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董狐狸在北古口殺湯克寬,朱翊鈞將卜哈出處斬了,那年戚繼光入京來領賞,朱翊鈞開皇極殿恩賞,抽冷子給戚繼光封了個伯爵。

    這個身份很重要,戚繼光成為了武勳,所以能夠成為大明京營總兵官。

    戚繼光佩戴的天子劍,就是那時候朱翊鈞賜下的。

    那時候大明的情況,是江河日下,那時候大明朝廷修先帝的皇陵還欠著十一萬銀,那時候朱翊鈞才十歲,那時候大明的情況不適合振武,理由很多,一言以蔽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兒。

    那天,朱翊鈞瞞著所有人,甚至連張居正都瞞著,給戚繼光封爵,將天子劍遞給戚繼光那一刻,朱翊鈞其實就把自己、弟弟、兩宮太后、大明的命,全都交給了戚繼光。

    如果戚繼光拿到了天子劍,組建了京營,真的提著劍把他朱翊鈞的腦袋摘了,朱翊鈞也認了。

    這是承擔了巨大風險的振武,是朱翊鈞把自己全部的身家都賭上的振武。

    武以俠犯禁之事,歷朝歷代、古今中外,都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兒,就是在小小的錫蘭,也有國王的侄子發動軍事政變的先例,甚至還有不遠萬里跨過重洋追殺王世子。

    戚繼光是怎麼做的呢?他用陛下賜下的劍,殺向陛下劍指之處。

    朱翊鈞十分尊重張居正,也十分尊重戚繼光,時至今日,戚繼光也是僅有的能夠佩劍在朱翊鈞三丈之內的外臣。

    在原來的歷史上,張居正死後,戚繼光在朝廷的傾軋中,被貶到了廣州,戚繼光並沒有做什麼,即便是麾下有十萬強兵,但戚繼光還是默默的離開。

    想來,離開京師那天的戚繼光,看著漸行漸遠的城門,已然心如死灰。

    而戚繼光則是看著馬爾庫斯,馬爾庫斯在泰西是劍聖,如果馬爾庫斯敢暴起殺人,行刺陛下,戚繼光會讓馬爾庫斯後悔來到這個世上,解刳院雅座等待著馬爾庫斯。

    “大副,朕還是習慣這樣叫你。”朱翊鈞談起了泰西的局勢。

    馬爾庫斯十分詳細的將安東尼奧的近況說的非常清楚,海戰發生在亞速爾群島附近,這是隸屬於自由群島自由城的一塊海域,大規模的海戰一共發生了兩次,即便是擊退了無敵艦隊,但安東尼奧付出了三艘五桅過洋船的代價,唐胡安是最高指揮,他嚴重低估了五桅過洋船的戰力,導致了無敵艦隊無功而返。

    安東尼奧的確是贏了,但損失極為慘重,費利佩二世的確是輸了,但他還可以繼續補充艦隊。

    費利佩二世的實力太強了。

    “安東尼奧殿下不得不答應費利佩二世的條件,因為不答應的話,費利佩二世很可能會派遣聖克魯斯侯爵帶領無敵艦隊征伐,到那個時候,安東尼奧殿下,必敗無疑。”馬爾庫斯闡述了談判的背景。

    唐胡安率領的無敵艦隊,和聖克魯斯侯爵率領的無敵艦隊,根本不是一個概念,聖克魯斯侯爵真的出征,安東尼奧只能真的做海盜了。

    “這個侯爵如此厲害,朕聽聞他的戰績,只是陸地上的勝利,難道他還擅長海戰?”朱翊鈞一愣,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的,相比較陸戰,侯爵更擅長海戰,一如大將軍閣下。”馬爾庫斯真的是一臉的複雜,聖克魯斯侯爵,就是費利佩二世最大的王牌,一個擅長軍隊建設,同時擅長陸戰,擅長海戰的宿將。

    “難道泰西也有功高震主的說法嗎?”朱翊鈞跟黎牙實談的政治風險,是為了抬高利息的說辭,對於泰西功高震主的現象,他不是十分了解,費利佩二世放著好用的侯爵不用,用一個容易打敗仗的唐胡安,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

    朱翊鈞把自己帶入了費利佩二世去思考,只得到了一個答案,功高震主。

    他本以為這是中原特有的文化,但現在看起來似乎不是那麼簡單。

    馬爾庫斯頗為肯定的說道:“都是一樣的,陛下。”

    “最後的羅馬人埃提烏斯。”

    “護國公埃提烏斯用自己的劍,保護了羅馬帝國二十年之久,他為之盡力的羅馬,已然腐朽至近乎於崩塌的地步,但埃提烏斯還是用自己的勇武和謀略,為羅馬帝國征戰,相繼抵抗了日耳曼人和匈人的襲擾。”

    “一千一百多年前,護國公埃提烏斯進宮面見羅馬皇帝,商議自己兒子和公主的婚事,六十多歲的埃提烏斯完全沒想到瓦倫提尼安三世會把手中的劍刺向他,皇帝的近臣和嫉妒埃提烏斯的貴族們也加入其中,埃提烏斯被殺時,身上插著一百多把劍。”

    “次年,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也被弒君者所殺,護國公死後第三年,羅馬被汪達爾人攻破,二十一年後,西羅馬最後一位皇帝被禁衛統領廢黜,西羅馬滅亡。”

    馬爾庫斯講了一個泰西幾乎人人皆知,大明不太瞭解的故事,西羅馬滅亡前最後的羅馬人埃提烏斯,這根脊樑骨被人砍斷了,而砍斷帝國棟樑的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第二年就被人給幹掉了。

    比較有趣的是,羅馬帝國實質性的第一個皇帝凱撒死於宮廷刺殺,而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護國公中流砥柱也死於宮廷刺殺。

    不得不說,歷史就是一個循環,總是那麼似曾相識。

    根據鴻臚寺卿陳學會、格物博士高啟愚等人的翻譯,凱撒這個單詞,在泰西才代表著皇帝的意思,國王和皇帝是完全不同的。

    “陛下,功高震主,其本質是軍隊在長期征戰中,逐漸被將領所完全掌控,將領本人的個人威望,已超過了君王和朝廷以及多方節制,最後形成對君王的威脅,如果這位侯爵真的很能打的話,費利佩二世忌憚他帶兵出征,就很正常了。”戚繼光十分詳細的解釋了下功高震主這個詞,絲毫沒有認識到,他就是功高震主的代表性人物。

    泰西的這個侯爵很能打,戚繼光這個侯爵就不能打了嗎?

    “費利佩二世就想不明白,朕就從不擔憂戚帥率軍出征。”朱翊鈞頗為肯定的說道,戚繼光每次出兵,帶的兵絕對夠謀反用了,朱翊鈞從不懷疑,戚繼光也沒想過謀反。

    “大明的軍事建設超過了泰西,互相的節制讓軍事政變的成功率極低,當然,最關鍵的是,陛下每天都在北大營,咱們現在就在武英樓內,每一個軍兵都知道陛下的樣子。”戚繼光十分不在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