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停止進攻(第2頁)
正德四年,已經佔據了印度西部重要港口科欽的紅毛番們,將目光看向了滿加剌國的都城馬六甲。
這個城池是一座繁華的城池,圍超過了四十里,即便是在大明,也算得上是超大的城池了,而這個城池雲集了當地的滿加剌人和波斯人-->>
,還有大量的泰米爾人、孟加拉人、古吉拉特人、以及來自泰西的奧斯曼人和泰西的亞美尼亞人。
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國城。
滿加剌國在成化年間,從佛教改信了回回,目的就是最大的團結在馬六甲城的膚色各異、語言各異、文化各異的人。
正德五年,紅毛番殖民艦隊塞克拉船隊在馬六甲城池面前鎩羽而歸,次年,大征服者阿爾布克爾克率領十一艘卡瑞克帆船、三艘輕型帆船、兩艘加萊塞戰艦進攻馬尼拉城,這十六艘戰艦上,只有六百紅毛番人。
正德六年八月,阿爾布克爾克,征服了馬六甲城,滿加剌國王和兩個王子逃亡,滿加剌宣佈亡國。
從正德六年起,紅毛番統治馬六甲海峽超過了六十年,在這六十年的經營裡,不能說是固若金湯,也能說是銅牆鐵壁。
幾乎所有的能夠停靠船舶的港口,都已經被紅毛番佔領並且建立了堅固的堡壘,殘存的滿加剌國勢力也被盡數剿滅,那些不服紅毛番殖民統治的勢力,也在六十年漫長的鬥爭中,逐漸消亡,這裡的人,早已經習慣了紅毛番的統治,甚至會幫著紅毛番一起反抗大明的進攻。
大明的艦隊真的無從下手。
“難。”國姓正茂也對進攻馬六甲海峽頗為頭疼。
最關鍵的是,紅毛番們在收縮陣線,當大明軍來了之後,在果阿總督梅內塞斯的控制下,紅毛番們退守到了狹長的馬六甲海峽附近,憑藉著經營多年的港口防守。
這一退,就退出一個無從下口的烏龜殼子。
萬里海塘離大明更近,所以大明的支援會更快,梅內塞斯在大明宣諭進攻之後,立刻將萬里海塘上所有的殖民點,各個種植園完全棄守,集中自己全部的力量,就在馬六甲海峽防守,形成了局部的優勢,進而和大明談判。
梅內塞斯已經派遣了三次使者來到馬尼拉,梅內賽斯的條件是:開放了港口和航道,大明的商舶可以自由通行;大明所有商舶一律實行6%的抽分稅;梅內塞斯可以提供馬六甲航道內的所有海圖,以保證大明船隊順利通航防止擱淺;大明可以僱傭當地的縴夫駁船來進行貨物的交割;經停馬六甲航道,不做任何抽分和稅賦,請求以滿加剌國的名義朝貢大明;
梅內塞斯的這些條件,其實總結來說,就是鳩佔鵲巢,果阿總督府,以滿加剌國的名義,繼續統治下去。
“我們攻打馬六甲海峽,必然引來果阿總督府以及第烏總督府的支援,要麼猛攻一戰定勝,要麼尺進寸取,日拱一卒,但是這樣一來,咱們大明的損失就很大了,甚至可以說,得不償失。”張元勳靠在椅背上,面色極為凝重的說道。
果阿總督梅內塞斯提出如此豐厚的條件,目的就是讓大明覺得不值得,提高大明的決策成本,進而放棄對馬六甲海峽的征伐。
“陛下怎麼說?”殷正茂看向了鄧子龍,他帶著五桅過洋船回到了松江府,並且乘船入京面聖。
“陛下說,呂宋數千裡之外,陛下居京師不知呂宋詳細,但憑泗水伯國姓正茂和鷹揚伯張總兵便宜行事,如若力有未逮,可請援朝廷。”鄧子龍鸚鵡學舌,把陛下的話重複了一遍,甚至拿出了聖旨來。
皇帝給殷正茂的聖旨四個字總結,就是便宜行事。
殷正茂一共收到了三份便宜行事的聖旨,第一封是他在隆慶五年,到廣州平倭蕩寇時,隆慶皇帝的聖旨,第二份是萬曆元年,陛下為了表示對殷正茂的支持,當時林阿鳳投降、勢要豪右反對殷正茂拆門搬床的惡性,第三份就是現在了。
總體來說,自從隆慶五年之後,殷正茂始終處於皇權特許的便宜行事的狀態,就是擁有自主決策的權力,事後,再報備朝廷。
可是,殷正茂不能殺鷹揚伯張元勳,那是朝廷的武勳,當殷正茂和張元勳真的兵戎相見,殷正茂可以把-->>
張元勳抓了,押送京師。
武勳是超品,能審判武勳的只有皇帝。
“便宜行事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哩,這沒個主意想聽聽陛下的意見吧,陛下讓咱們便宜行事。”殷正茂看完了聖旨,略顯無奈,陛下給了他最大的支持,但是他不太敢行使這個權力。
“反正一時半會兒也打不下來,報備朝廷吧,反正從呂宋到京師,也不過十五日海路罷了,實在不行,我就再跑一趟。”鄧子龍思索了片刻,如此說道。
張元勳立刻點頭說道:“報備朝廷!這麼大的事兒,一個總督、一個總兵、一個指揮,怎麼能決定的了?”
“好。”殷正茂認可了鄧子龍的提議,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我的想法是打,無論多難,都得拿下,否則這些紅毛番就可以隨意進出萬里海塘,從任何一個地方,襲擾我大明在萬里海塘的商舶、種植園、港口、村寨,以及直接威脅到我大明漫長的海岸線。”
“再難,也要拿下來,拿下來,也要守得住,可不能像當初放棄舊港宣慰司那樣,直接放棄了。”
大明在馬六甲海峽的統治,從永樂三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正統五年結束,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自此之後徹底衰弱,正統九年,明英宗下旨營造福船,要再下西洋,當年,福船被民亂燒燬。
在殷正茂看來,馬六甲海峽,就是大明在海上的嘉峪關,嘉峪關是陸上第一雄關,那馬六甲海峽就是海上的第一雄關,馬六甲海峽在大明的手裡,大明才能安睡,否則窮兇極惡的紅毛番們,一定會賊心不死,隨時襲擾大明。
想要讓萬里海塘變成大明的後花園,馬六甲海峽必須在大明的手裡。
再難,還能難得過當初修個皇陵還要欠十一萬,大明朝廷度支只能做三個月的時候?
“我覺得奏明朝廷,我們收到的旨意,只會是打,陛下的確愛兵如子,不想要軍兵冒險,給軍兵軍餉,但該慈不掌兵的時候,陛下也絕對不會猶豫。”鄧子龍十分確信的說道。
殷正茂見皇帝的時候,皇帝才十二歲,那時候陛下還小,大明諸事,其實都擔在張居正的身上,殷正茂從陛下身上看到的只是一個躲在張居正羽翼之下的陛下,而鄧子龍面聖的時候,感覺完全不同,陛下已經長大,陛下給鄧子龍的感覺,就是一把出鞘的劍,該出鞘的時候,絕對是鋒芒畢露。
殷正茂信鄧子龍的話,但他從邸報上看,大明現在又有一股子興文匽武、馬放南山那個味兒,畢竟對北虜的整體戰略是和解,他思索了半天說道:“我們得做好兩手準備。”
“至於怎麼打,我有個想法,我們要僱傭大量當地的野人,稍加訓練投入戰場,攻堅時,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我們就用這些野人進行。”
“總結而言,就是在最後一個野人死絕之前,我們絕不停止進攻。”
殷正茂是個進士,他是個讀書人,作為讀書人,他的一些想法,和武將們又有些不同,大明不太能接受海上力量的巨大損耗,因為大明在海洋的力量仍然薄弱,遠不如永樂年間,而現在盤踞在馬六甲上的敵人,不是海寇陳祖義,而是訓練有素的紅毛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