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才是(第2頁)
張學顏已經是戶部尚書了,而王國光入閣也要兼理戶部,讓張學顏能夠掌握部事,張學顏是晉黨,王國光也是晉黨,但是他們都是晉黨的叛徒,歷史上,經過了張四維等人認定的晉黨叛徒。
“陛下,臣有《條陳清丈還田安置疏》,臣請陛下下旨定清丈條例,釐勳戚豪右縉紳莊田,查溢額、脫漏、詭借諸事,通行天下,宮闈用度汰侈,多所徵索,天象有變,乃是天人示警,陛下宜修省以應天警。”張學顏剛坐下就呈送了一本奏疏,作為明公,作為廷臣,他可以繞開內閣上奏,因為能見到皇帝,面陳機要。
“張尚書慎言,這個宮中修省之事,張尚書不在京師,就不必說了!”王國光咳嗽了一聲,當著皇帝的面兒,提醒了下張學顏,不懂不要亂說!
上一個勸皇帝修省的人,現在在西山宜城伯府懊惱無比!
皇帝還用勸修省?還是勸一勸奢靡比較好。
張學顏勸皇帝修省也是慣例,因為皇帝陛下大婚在即,有靡費鉅萬的嫌疑,他也就是遵循慣例做事,沒想到被王國光當著面給訓誡了。
王國光也不好當著皇帝的面說,再勸修省,皇宮回填要用建築垃圾,甚至連柱子也要用建築垃圾填充,國朝顏面何在?皇帝為了省倆兒錢,甚至連鰲山燈火都不看,就為了省掉給藝人的恩賞,這筆錢真的很多,每年鰲山燈火按慣例要十幾萬兩。
修個屁節儉,再修節儉,朝廷顏面都沒了,讓黎牙實、三娘子這些外藩使者知道了,豈不是友邦驚詫?
大明皇帝的家,居然偷工減料到這種地步?王國光這個戶部尚書都感覺羞恥,他這個大司徒,做的那麼好,國朝有錢!
這次大婚,皇帝下旨修省,被禮部給封駁了,理由是省無可省,皇帝的大婚已經足夠節儉了,之前宮裡採買珠玉七萬兩銀子,減到了一萬兩,恩賞樂班從六萬銀,削減到了五千兩,以大婚大宴賜席為例,之前的標準是五兩一桌,結果皇帝直接要把大宴賜席給省去,這怎麼能行?
禮部直接告狀到了兩宮太后那裡!再修省,這個禮部尚書誰愛做誰做!
朱翊鈞認真的查看了奏疏,張學顏這本奏疏主要內容,還是定清丈條例,通行全國,也就是之前不曾清丈的河南、山西、陝西、四川、雲貴、廣西、遼東、江西等地全面推行清丈還田令。
這是在田畝上發動總攻的信號。
“上次見到先生時候,專門和先生談到了清丈還田,先生的意思是不急,仍以南衙、浙江為主,其餘地方徐徐圖之,清丈還田茲事體大,不宜操之過急。”朱翊鈞合上了張學顏的奏疏,對於通行全國的清丈還田,張居正的態度比朱翊鈞還要謹慎的多。
在原來的時間線裡,張學顏在全國勾稽田畝之事,就是在萬曆六年開始的,因為當時的張居正已經察覺到了隨著萬曆皇帝的長大,新政必須要加快推行了,朝中反對力量極為強大,而萬曆皇帝本人對新政的態度也是可有可無。
新政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一定會失敗,在原來的歷史線裡,張居正的急功近利和吹求過急,完全是想要木已成舟,讓新政的影響深入大明的角角落落,保住新政的成果。
張居正新政,在前五年是比較溫和的,但是到了後五年,總有一種急切的感覺,一個政令沒有在地方經過充分的檢驗,就急匆匆的推行,全國清丈還田如此,吏治如此,一條鞭法也是如此,因為再不推行,就推行不了。
毫無疑問,在一個帝國裡,以一個皇帝為中心進行制度設計的國家裡,沒有皇帝的支持,張居正在歷史上的新法,最終的結果是曇花一現,失敗了。
現在張居正,則是非常反對急功近利、吹求過急,覺得皇帝激進了。
按照他的預想,用五十年的時間,把這些事做完,大明就能實現中興,而且能夠形成穩定的長策,一蹴而就,取得的成效,不如徐徐圖之。
皇帝登基時才十歲,五十年後也不過六十,完全能夠把事情做完,張居正知道自己大抵是看不到新政大成的那天,可陛下一定能看到,這就完全足夠了。
以雲南為例,現在雲南要面對東籲王朝莽應龍的崛起,這個時候去雲南清丈還田,尤其是黔國公府的田畝,讓雲南地方如何應對莽應龍?黔國公府長期大量侵佔,嘉靖年間統計就超過了兩萬頃,也就是兩百多萬畝,而云南的糧草都由黔國公府支持。
以貴州為例,貴州的田畝,完全掌控在世系土司手中,清丈還田,又清不到這些土司頭上,根本沒有意義。
地區的發展不均衡,一條政策是否具備推行條件,是需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兩廣都是嶺南,廣西的發展和廣東的發展局面又完全不同,廣西窮到吃土,廣東富到流油,廣西遍地土司,廣東全是郡縣流官。
“先生反對嗎?”張學顏悵然若失,上次和張居正寫信,是在萬曆四年,那時候,張居正的謀劃,還是想要儘快一體清丈。
“張尚書,北衙、山東、河南、南衙、浙江、湖廣、江西、福建、廣東,也是確定要清丈的而且已經在做了,只有遼東、陝西、山西、四川、雲貴、廣西暫不推行,這個範圍已經很大了。”朱翊鈞再次重申了張居正的反對,他反對的是全都清丈,人地矛盾比較突兀,兼併已經到並無可並,朝廷必須要出面調解人地矛盾。
“這裡面最難的三個地方,山東、河南、江西。”王國光進一步解釋現在清丈的難點。
其實南衙最難,只是因為南衙被折騰了好幾輪,清丈的政令終究是推行下去了,而且主要產業,也從土地向海洋轉變,整個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去落地,現在的實踐是行之有效的,勢要豪右肯聽朝廷的話,及時轉型,還能賺的更多,松江孫氏,孫克弘、孫克毅兩兄弟這個活招牌,給南衙清丈減輕了不少的阻力。
現在輪到山東成為老大難了。
山東有個衍聖公,河南多藩王,這兩個地方清丈困難,為何江西也榜上有名?
因為江西書院多,更加確切的說是學閥多。
朝廷是一個調節社會矛盾的地方,在人地矛盾沒有那麼銳化的欠發達地區,就需要慎重再慎重,因為這些地方真的太脆弱了,不像南衙,那勢要豪右就跟韭菜茬一樣,割了一輪又一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張學顏入朝本來想幹件大事,他和張居正溝通過,本來以為全國清丈會成為他成為明公廷臣後的第一條政績,結果完全不是這樣,先生否定,皇帝被說服。
張學顏是有些失望的,不過這些人地矛盾尖銳的地方,也都是很難啃的骨頭,做好了也是大功一件,皇帝明確說了,這些地方都很難,山東已經換了兩次巡撫了,凌雲翼都去了,張學顏有的忙,而且會很難。
以山東為例,要是凌雲翼帶著的三千客兵都無從下手,那皇帝就要下旨平叛,兵發兗州,親自問問衍聖公,到底幾個意思,給衍聖公物理下頭一下。
“陛下,臣在遼東的作為,其實不復雜,就是國初的軍屯衛所。”侯於趙開始說起了遼東墾荒的種種。
要給小皇帝講天邊的事,要給他一個具體的可以參考的案例,而不是空口白牙的畫大餅,大餅畫的太大,做不出來,就要死。
“陛下,臣有《條陳清丈還田安置疏》,臣請陛下下旨定清丈條例,釐勳戚豪右縉紳莊田,查溢額、脫漏、詭借諸事,通行天下,宮闈用度汰侈,多所徵索,天象有變,乃是天人示警,陛下宜修省以應天警。”張學顏剛坐下就呈送了一本奏疏,作為明公,作為廷臣,他可以繞開內閣上奏,因為能見到皇帝,面陳機要。
“張尚書慎言,這個宮中修省之事,張尚書不在京師,就不必說了!”王國光咳嗽了一聲,當著皇帝的面兒,提醒了下張學顏,不懂不要亂說!
上一個勸皇帝修省的人,現在在西山宜城伯府懊惱無比!
皇帝還用勸修省?還是勸一勸奢靡比較好。
張學顏勸皇帝修省也是慣例,因為皇帝陛下大婚在即,有靡費鉅萬的嫌疑,他也就是遵循慣例做事,沒想到被王國光當著面給訓誡了。
王國光也不好當著皇帝的面說,再勸修省,皇宮回填要用建築垃圾,甚至連柱子也要用建築垃圾填充,國朝顏面何在?皇帝為了省倆兒錢,甚至連鰲山燈火都不看,就為了省掉給藝人的恩賞,這筆錢真的很多,每年鰲山燈火按慣例要十幾萬兩。
修個屁節儉,再修節儉,朝廷顏面都沒了,讓黎牙實、三娘子這些外藩使者知道了,豈不是友邦驚詫?
大明皇帝的家,居然偷工減料到這種地步?王國光這個戶部尚書都感覺羞恥,他這個大司徒,做的那麼好,國朝有錢!
這次大婚,皇帝下旨修省,被禮部給封駁了,理由是省無可省,皇帝的大婚已經足夠節儉了,之前宮裡採買珠玉七萬兩銀子,減到了一萬兩,恩賞樂班從六萬銀,削減到了五千兩,以大婚大宴賜席為例,之前的標準是五兩一桌,結果皇帝直接要把大宴賜席給省去,這怎麼能行?
禮部直接告狀到了兩宮太后那裡!再修省,這個禮部尚書誰愛做誰做!
朱翊鈞認真的查看了奏疏,張學顏這本奏疏主要內容,還是定清丈條例,通行全國,也就是之前不曾清丈的河南、山西、陝西、四川、雲貴、廣西、遼東、江西等地全面推行清丈還田令。
這是在田畝上發動總攻的信號。
“上次見到先生時候,專門和先生談到了清丈還田,先生的意思是不急,仍以南衙、浙江為主,其餘地方徐徐圖之,清丈還田茲事體大,不宜操之過急。”朱翊鈞合上了張學顏的奏疏,對於通行全國的清丈還田,張居正的態度比朱翊鈞還要謹慎的多。
在原來的時間線裡,張學顏在全國勾稽田畝之事,就是在萬曆六年開始的,因為當時的張居正已經察覺到了隨著萬曆皇帝的長大,新政必須要加快推行了,朝中反對力量極為強大,而萬曆皇帝本人對新政的態度也是可有可無。
新政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一定會失敗,在原來的歷史線裡,張居正的急功近利和吹求過急,完全是想要木已成舟,讓新政的影響深入大明的角角落落,保住新政的成果。
張居正新政,在前五年是比較溫和的,但是到了後五年,總有一種急切的感覺,一個政令沒有在地方經過充分的檢驗,就急匆匆的推行,全國清丈還田如此,吏治如此,一條鞭法也是如此,因為再不推行,就推行不了。
毫無疑問,在一個帝國裡,以一個皇帝為中心進行制度設計的國家裡,沒有皇帝的支持,張居正在歷史上的新法,最終的結果是曇花一現,失敗了。
現在張居正,則是非常反對急功近利、吹求過急,覺得皇帝激進了。
按照他的預想,用五十年的時間,把這些事做完,大明就能實現中興,而且能夠形成穩定的長策,一蹴而就,取得的成效,不如徐徐圖之。
皇帝登基時才十歲,五十年後也不過六十,完全能夠把事情做完,張居正知道自己大抵是看不到新政大成的那天,可陛下一定能看到,這就完全足夠了。
以雲南為例,現在雲南要面對東籲王朝莽應龍的崛起,這個時候去雲南清丈還田,尤其是黔國公府的田畝,讓雲南地方如何應對莽應龍?黔國公府長期大量侵佔,嘉靖年間統計就超過了兩萬頃,也就是兩百多萬畝,而云南的糧草都由黔國公府支持。
以貴州為例,貴州的田畝,完全掌控在世系土司手中,清丈還田,又清不到這些土司頭上,根本沒有意義。
地區的發展不均衡,一條政策是否具備推行條件,是需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兩廣都是嶺南,廣西的發展和廣東的發展局面又完全不同,廣西窮到吃土,廣東富到流油,廣西遍地土司,廣東全是郡縣流官。
“先生反對嗎?”張學顏悵然若失,上次和張居正寫信,是在萬曆四年,那時候,張居正的謀劃,還是想要儘快一體清丈。
“張尚書,北衙、山東、河南、南衙、浙江、湖廣、江西、福建、廣東,也是確定要清丈的而且已經在做了,只有遼東、陝西、山西、四川、雲貴、廣西暫不推行,這個範圍已經很大了。”朱翊鈞再次重申了張居正的反對,他反對的是全都清丈,人地矛盾比較突兀,兼併已經到並無可並,朝廷必須要出面調解人地矛盾。
“這裡面最難的三個地方,山東、河南、江西。”王國光進一步解釋現在清丈的難點。
其實南衙最難,只是因為南衙被折騰了好幾輪,清丈的政令終究是推行下去了,而且主要產業,也從土地向海洋轉變,整個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去落地,現在的實踐是行之有效的,勢要豪右肯聽朝廷的話,及時轉型,還能賺的更多,松江孫氏,孫克弘、孫克毅兩兄弟這個活招牌,給南衙清丈減輕了不少的阻力。
現在輪到山東成為老大難了。
山東有個衍聖公,河南多藩王,這兩個地方清丈困難,為何江西也榜上有名?
因為江西書院多,更加確切的說是學閥多。
朝廷是一個調節社會矛盾的地方,在人地矛盾沒有那麼銳化的欠發達地區,就需要慎重再慎重,因為這些地方真的太脆弱了,不像南衙,那勢要豪右就跟韭菜茬一樣,割了一輪又一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張學顏入朝本來想幹件大事,他和張居正溝通過,本來以為全國清丈會成為他成為明公廷臣後的第一條政績,結果完全不是這樣,先生否定,皇帝被說服。
張學顏是有些失望的,不過這些人地矛盾尖銳的地方,也都是很難啃的骨頭,做好了也是大功一件,皇帝明確說了,這些地方都很難,山東已經換了兩次巡撫了,凌雲翼都去了,張學顏有的忙,而且會很難。
以山東為例,要是凌雲翼帶著的三千客兵都無從下手,那皇帝就要下旨平叛,兵發兗州,親自問問衍聖公,到底幾個意思,給衍聖公物理下頭一下。
“陛下,臣在遼東的作為,其實不復雜,就是國初的軍屯衛所。”侯於趙開始說起了遼東墾荒的種種。
要給小皇帝講天邊的事,要給他一個具體的可以參考的案例,而不是空口白牙的畫大餅,大餅畫的太大,做不出來,就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