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2頁)

    “必然助長偷漏之風。”王國光也有些擔心的說道。

    累進稅制,一旦推行,那麼大明的保稅和逃稅將會成為一個長期而且激烈的矛盾,朝廷要追欠稽稅,而勢要豪右要想方設法的偷漏避稅,這個長期的矛盾,對於戶部而言,壓力很大。

    “大司徒此言差矣,這話說的,好像朝廷不推行累進稅制,勢要豪右就不偷漏一樣。”萬士和不認同王國光的說法,大明不制定稅法,他們會偷會漏,大明制定稅法,他們仍然要偷漏,那為何不制定。

    覺得海外好,那就趕緊滾蛋。

    王國光略微有些訝異,而後笑著搖頭說道:“太宰說的有道理。”

    “在大明偷漏可是要冒著殺頭的風險,這代價極為昂貴,都是個人的選擇,既然敢逃漏,那就要做好被朝廷追查的準備,他們敢偷敢漏,朝廷就敢殺敢抄,自然就願意納了。”兵部尚書譚綸再次展現了自己激進的一面,殺殺殺,殺他個乾乾淨淨,殺他個天朗氣清。

    很多事,不死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但凡是殺頭的鍘刀懸在腦門上,一些事就變得簡單了起來。

    作為朝中極度激進的兵部尚書,遇事不決,則訴諸於武力,是譚綸長期戎政形成的風格,他認為天下事,沒有殺頭解決不了的,如果殺頭解決不了,那就是殺的不夠多。

    勢要豪右攏共也就六萬多戶,就是全都殺乾淨了,不過才四百多萬丁口。

    而且喜殺人的凌雲翼在兩廣的實踐,也證明了譚綸的說法是行之有效的,畢竟兩廣豪紳無不懷念泗水伯殷正茂。

    殷正茂拆門搬床只要錢,凌雲翼要命啊!

    實踐而言,也證明了在當下大明,殺頭的確可以解決問題。

    關於累進稅制,仍然是極為粗放的,簡單的規定了萬畝以上常田為勢要豪右,田賦增加到了五成,而坐商以一萬銀幣營收為準,累進稅制到四成半,不交、瞞報,都等著稽稅院的催命符就是。

    顯然這是一刀切的政令,朝廷不是沒有海量、專業、精密的計算法,這種粗放,完全就是故意的,根本就是在魚肉縉紳,此時的累進稅法,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合理收稅,完全是為了清丈還田的新政。

    “今歲京察,都察院查處京堂官十二人革除功名,永不敘用,五十一人當革罷,一百五十二人罰俸三月到一年不等。”都察院總憲海瑞,拿出了一份冗長的名單,這份名單裡,全都是要革罷的人,為了方便皇帝查閱,每一個人名的政治光譜,都有塗色,說明其派別。

    浙黨、楚黨、晉黨,每個派別都有,其中這十二人革除功名永不敘用,最多的問題就是貪腐,就是海瑞這把神劍開始反貪之後,仍不收手。

    被海瑞直接給查辦了而這五十一人革罷,主要是考成法三年下下,一事無成的蛀蟲,清理出了隊伍,剩下的罰俸,則是原因各異了。

    被自殺的王錫爵,就是因為這次京察導致,現在京察名單出現在了皇帝的御前,厚厚的一本奏疏只是名錄,陛下要具體看誰的案子,旁邊盤子上的案卷,清晰明瞭。

    十二人被革除功名的有,僉都御史趙應元、監察御史陸萬鍾、劉國光、陳用賓,僅僅都察院一個衙門就佔了四席,而翰林習孔教、禮部張程、刑部沈思孝、工部趙用賢、戶部王體修等人。

    都察院被革除功名的最多,其他各衙門頂多一個兩個,都察院卻佔了三分之一。

    而這四個人,還都是葛守禮臨走之前查辦的,不是海瑞要黨同伐異,在葛守禮走後,海瑞要排除異己,而是葛守禮致仕的時候,把這四個人一併帶走了。

    葛守禮也說的很明白,這四個人,如果繼續在朝中,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這四個人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倒張,所以葛守禮致仕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查問這四個人了。

    “葛公大義。”朱翊鈞將名單合上,這份名單,朱翊鈞要看完所有的案卷之後,才會硃批,海瑞辦事朱翊鈞當然放心,但是按照應批盡批的約定,朱翊鈞要對京堂官員的任免,做到心中有數。

    “馮大伴,遣司禮監太監賜鶴氅一件,金花銀一百兩、銀器十件、國窖五瓶、太師椅一把,王錫爵抄家孤本謄抄一份給葛公作為家傳,以示朝廷恩厚,寬元氣直臣之心。”朱翊鈞對馮保說明白了對葛守禮的賞賜,這裡面最貴重的就是孤本抄本。

    朱翊鈞對一個致仕的老頭都這麼上心,對於辦事的人,自然也是恩賞不斷。

    這次京察,都察院真正的做到了刀刃向內,這對都察院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都察院的御史們捱了打,自然就知道疼,繼續冥頑不靈,可不是捱打那麼簡單的了。

    雲南巡按御史王希元上奏陳明錢法之事。

    王希元,原來的吏科都給事中,是張居正的門下,就是那個上奏說要草榜糊名、底冊填名的王希元,王希元在京堂舉辦了前吏部尚書張翰,因為滇銅的開採是個大事兒,所以張居正派了自己的嫡系爪牙王希元前往。

    王希元呈奏滇銅之外,還說了一件戎事,條陳:制御土夷十事。

    制御土夷是外三宣六慰司。

    三宣即幹崖宣撫司(今雲南太平江流域)、隴川宣撫司(今隴川、瑞麗、遮放、緬甸高麗)、南甸宣撫司(今騰衝周圍)六慰則為: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車裡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孟養宣慰司。

    三宣六慰是大明在永樂年間設立,到了正統年間,隨著四次麓川征戰靡費過重,時間過長,大明逐漸放棄了對這三宣六慰的管理,嘉靖初年,木邦、孟養、孟密攻破了緬甸宣慰司,阿瓦國王、緬甸宣慰司宣威使莽紀歲被殺。

    莽紀歲的幼子莽瑞體僥倖逃脫,跑到了外公家裡,自此開始了他的復仇之旅。

    至嘉靖三十四年,莽瑞體建立了東籲王朝,將木邦、孟養、孟密、老撾等外六宣慰司納入麾下,緬甸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東籲王朝空前鼎盛了起來。

    嘉靖三十四年,莽瑞體病逝,他的兒子莽應龍繼位,斷絕對大明的朝貢,開始了北上擴張。

    萬曆四年起,在內奸的配合下,已經將雲南之外盡數吞併的莽應龍不滿足於當下的疆域,開始多次侵擾雲南施甸、順寧、盈江等地,殺掠無算。

    萬曆五年,盈江縣甚至一度落入莽應龍之手,隨著黔國公府調兵遣將,莽應龍再次退兵。

    王希元在雲南主持滇銅之事,將這些消息彙總呈送御前,條陳十事,制御土夷。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萬士和一拍桌子,怒氣衝衝的說道。

    莽應龍,是大明緬甸宣慰司的莽氏,大明勢大的時候,一個個都乖的不行,大明勢弱的時候,什麼阿貓阿狗都跳出來要在大明身上咬一口。

    雲南的消息是十分滯後的,從雲南到大明的通訊時間為九十天,就是三個月的時間,才能把發生的事兒傳遞到京師,最近這個時間正在縮短,是因為雲南的公文,開始由水路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