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2頁)

    超過了三丈的井,就將壓水機或者說往復式水泵,向下到離水面低於三丈的位置,將水壓到壓水機中,然後不停的抽動,抽出水面。

    而兩廣的工匠們製作了一種球形的止逆閥,水進入上行管道不會迴流,這樣一來,就可以提水了。

    球形止逆閥的設計,非常簡單,水上行時,小球被頂到一側,等到水不再上行,就落回卡位上,擋住水的迴流,實現抽水。

    如此一件好物,內帑單獨出錢,就顯得不合適了。

    張居正也認為可以給錢,這筆支出現在看到了回報,那就更加可以堂而皇之了,張居正開口說道:“朝中有人反對,戶科都給事中光懋,就上奏反駁了幾句。”

    “他說,國家用財有制,一應上供取之內府,若光祿寺銀兩專以應膳饈祭饗廩餼之費,而太倉所儲則以供軍國九邊,非可濫費也。今光祿月費萬金,僅足待三年之用,太倉歲入才足供歲出矣,倉卒有警其何以支請?捐上供無昭陛下儉德。”

    “這種反對是陳詞濫調的洩洩沓沓,大抵可以理解為,站在言官的立場上,不反對一下,就不像是言官了,畢竟事涉戶部,他後面一句話才是重點,光懋說:機械鼎革大利興邦,臣嘗言:照武功五等功專設獎懲,所發金銀恩賜,內府外廷共擔。”

    朱翊鈞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兒,侯於趙和光懋在言事兒的時候,無論是出於本心,還是出於偽裝,都要把那一套復古之說,按出來叨叨兩句,而後再繼續言事兒。

    “好好好!”朱翊鈞滿是笑意的說道:“光懋所言極好,朕也不缺這二十萬兩銀子,如此內府外廷共擔,則為宮府一體,設立獎懲,自然極好。”

    一套獎懲的制度的確立,遠大於二十萬兩的價值。

    稽稅房的駱秉良多抄家幾次,就抄回來了,實在不行,再抬一抬這精紡毛呢的價格,開人性銀礦加大力度,權豪的銀子,就像是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實在不行,可以榨一榨。

    而一套面向工匠,面向技術進步的獎懲的制度的確立,是很有必要的。

    最終廷議的結果是,戶部拿出二十五萬兩銀給內帑,算是補足了火力提水的專題獎賞,而後又確定了祥瑞的機制。

    若是切實解決火力提水的問題,則以一等祥瑞論斷,圍繞著這個課題的重大突破,則以二等祥瑞論斷,關於評獎,則由朱載堉督領,由格物院共研判斷。

    五等祥瑞,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給出的技術進步獎項。

    “潞王加冠儀注,命題由英國公張溶持戒掌冠,我和次輔、禮部尚書宣敕戒。”張居正說到了潞王加冠禮。

    朱翊鈞一聽有熱鬧看,笑著問道:“需要朕做什麼嗎?”

    “陛下,長兄如父,應該規勸其走正道。”張居正俯首說道,說起潞王,張居正和朝臣們就是面色複雜,潞王朱翊鏐才是一個天生貴人的模樣。

    潞王朱翊鏐十歲了,囂張跋扈、鋪張浪費、奢侈無度,十歲的年紀鬧出了許多的亂子來,李太后還專門下懿旨,讓大臣們好生教導。

    李太后想不明白,明明張居正把小皇帝教的那麼好,結果其他的老師教朱翊鏐,卻教成了這樣。

    李太后認為是老師的問題,從七歲開始就學之後,到現在還沒讀完啟蒙讀物,李太后又不想麻煩張居正,畢竟作為元輔、作為帝師,張居正很忙,這給朱翊鏐請老師就成了大問題。

    作為當下實質性的太子,在皇帝沒有子嗣時的第一繼承人,潞王是極其不合格的。

    這也和李太后的縱容有關,而且關係很大。

    潞王朱翊鏐犯錯是沒有任何懲罰的,這和皇帝是有區別的。

    皇帝若是犯錯,還要到太廟去誦讀一下罪己札記,但是朱翊鏐犯錯,甚至連訓斥都不會有,所以,朱翊鏐的性格越來越乖張,乖張到要拿到廷議上來說的地步。

    七歲看小,十歲看老,這朱翊鏐大抵是要度過自己荒誕的一生了,做事毫無定性,動輒打罵下人,棗佐石下腹。弓弦虐僕,這都是朱翊鏐幹出來的事兒。

    朱翊鏐給下人賞賜糕點,內夾雜石塊,宮婢吃的時候崩到了牙口,朱翊鏐就樂的不行,結果這件事被李太后知道了,李太后沒有怪罪朱翊鏐,是將伺候朱翊鏐的宮婢處置了一番,說這些宮婢在蠱惑潞王朱翊鏐。

    朱翊鏐讓宮婢們用柳條互相抽打,誰叫出聲音來,就繼續打,叫不出來就換人,朱翊鏐在旁邊看的不停的樂呵,這件事被皇帝給知曉了,朱翊鈞專門去跟李太后分說此事。

    李太后仍然有迴護之意,最終朱翊鏐雖然不這麼折騰人了,但是依舊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

    所以,朱翊鏐的不成器,是李太后縱容所致,而張居正的意思是,長兄如父,皇帝陛下應該管教好朱翊鏐,不讓他長成歪瓜裂棗。

    “好。”朱翊鈞點頭,自己萬一有個好歹,帝國第一順位繼承人,這個模樣,的確不是個事兒。

    張居正確定了潞王冠禮的一切章程之後,開始討論殿試,會試通過,還要通過皇帝的殿試,才算是徹底成為進士,張居正、王崇古以兒子殿試迴避讀卷,殿試需要首輔、次輔、六部尚書讀卷,而張嗣文和王謙,都要參加殿試。

    朱翊鈞沒有準許,國朝重典,秉公進賢不必迴避就是了。

    這兩個典禮的廷議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結束了廷議講筵之後,朱翊鈞去了慈寧宮,這初一十五都要過來見禮,不是初一十五,朱翊鈞也可以過來見太后。

    “你下來!”李太后非常憤怒的喊聲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

    朱翊鈞停下了腳步,李太后應該在生氣,他這會兒過去,怕是很容易殃及池魚,還是溜走為妙。

    “陛下駕到!”在皇帝還在猶豫的時候,開路的小黃門已經喊出聲來,這就不得不進去了。

    朱翊鈞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走進了慈寧宮內,看著面前這一幕,面色驚訝無比,潞王朱翊鏐縮在牆角里,如果是地上的牆角也就罷了,朱翊鏐抻著手臂和雙腿,縮在頂上的牆角。

    這一幕,實在是過於怪異。

    “見過母親,孃親。”朱翊鈞見禮,看著朱翊鏐驚訝無比的說道:“母親,這弟弟怎麼上去的?”

    “就你看到的那樣,鏐兒打碎了一個花瓶,妹妹生氣,他就嗖的一聲竄到了屋頂的牆角去了。”陳太后樂呵呵的說道。

    潞王朱翊鏐的逃跑路徑,不同尋常,別人是往外跑,他是抻著胳膊腿,手腳並用在牆角爬到房頂的角里了。

    “下來。”朱翊鈞看著朱翊鏐平靜的說道。

    朱翊鏐不怕李太后陳太后,他也不怕朝臣,唯獨怕這個哥哥,他親眼看到過自己哥哥被駱思恭打的一瘸一拐,一言不發,沒有處罰駱思恭還獎賞了他。

    這太狠了。

    朱翊鏐年紀小,但是清楚的知道,什麼人是絕對不能惹的,自己的面前站著一個對自己極其狠辣的狠人,如果不聽話,必然會捱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