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
高拱對張居正真的是有些無可奈何,揮了揮手,再次向著老家而去,這一次,怕是真的難以再見了。
高拱在京的日子,主要是療養,大明的兩個大醫官對高拱的病情進行了診斷,最後開出了長期調養的養生方案。
而同一時間,朱翊鈞公開了張四維和吳兌、方逢時等人的來往書信,這些書信的內容,令人瞠目結舌。
陰結虜人、販賣火藥、鐵器、甲冑、火器等等罪證,都被擺在了明面上,萬曆元年的刺王殺駕案在這些書信中,也得到了側面的印證。
公開也就罷了,小皇帝把這些書信,全都做成琥珀,並且宣佈了公開展覽。
做琥珀對於大明工匠們而言,根本不是什麼難題,將松香熬煮,製作模具,而後緩緩倒入其中,所有的琥珀都是精選松香,毫無雜質,每一塊都均勻沒有氣泡,透明度極佳。
到這裡仍然沒有結束,一塊塊刻有這些書信的碑文,全部堆放在了兵仗局內,等待著皇帝一聲令下,就送往張四維蒲州張氏的老家,放進了宗祠之中!
張居正對此表示不負責任,這不是他教的!說破天去,這法子,他真的沒教過!
朱翊鈞在等,等待朝臣們營救張四維等人及其黨羽,一旦有人胡言亂語,朱翊鈞就會選擇超級加倍,再給張四維的歷史恥辱柱上釘一些釘子,加點唾沫星子。
倍之,那就超級加倍!
他沒有等到要給張四維求情的奏疏,倒是等到了一大堆要求嚴懲王崇古、高拱、剝奪楊博諡號,甚至是對楊博進行開館鞭屍的奏疏。
如果只是嚴懲王崇古,朱翊鈞還不意外,因為這些書信的原件上,有很多王崇古也和西北俺答汗勾勾搭搭的內容,朝臣們彈劾王崇古弛防徇敵,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甚至有很多次。
但是連高拱也要殺,甚至連死去的楊博也要剝去諡號,引起了朱翊鈞的警惕。
小皇帝意識到,這也是一種倍之的實際應用,要救張四維的基本邏輯,就是把更多的人拖下水,將這件事擴大化,蔓延到整個官場,讓所有人都忐忑不安,最後讓皇帝投鼠忌器,不敢動手。
朱翊鈞極為慶幸,自己在皇極(殿)割掉了王崇古一縷頭髮,讓這件事不能掀起狂風驟浪來,皇帝用皇權給王崇古寬宥了,關於是否追究王崇古朝堂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而這種風力輿論開還沒完全刮起來,就被張居正給分化了,分化的手段就是考成法,張居正忽然要求天下百官開始清丈,釐清天下田畝數量,而且規定了具體墾荒的標準,讓天下百官陷入忙碌狀態。
清丈,只是簡簡單單的拿著丈量步車釐清田畝的話,那就簡單了,但這就是奔著天下權豪們的命門去的,這涉及到了分配的大事,而且還是限期三年完成魚鱗冊,誰還顧得上張四維是不是冤枉的?
能者上,庸者下的基本規則已經形成,姑息之弊正在被慢慢破除。
反腐小能手海瑞,開始發力。
他專門找那個不長眼,要求殺高拱的官吏下手,一找一個準兒。
高拱都是個政治性死亡的人物,這顯然是在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倍之手段,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這是皇極(殿)審問的案件,那一縷頭髮就是處置的界限,非要喋喋不休,真的是為了國家大利害、除去朝廷大奸邪,逆耳之規,速取罪戾?
經過海瑞鑑定,都是在收錢辦事,不是骨鯁正氣之臣,需要被彈劾!
這股最關鍵的風力輿論,在張居正和海瑞的聯合絞殺之下,終於沒有形成伏闕。
但是朝臣們又伏闕了!
這次還是馬自強率領,到午門伏闕的目的是:請求皇帝不要再在地基上召開大明大朝會了,也不要再在地基上接見外藩使臣了,他馬自強剛剛領禮部尚書,就出了這天大的事兒,他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了。
張四維已經被抓進了天牢裡,不日問斬,陛下,看在朝臣們都還算得力的份上,能不能給朝廷留點面子?
哪怕一丁點的體面呢?
馬自強這是第二次帶著朝官伏闕了,上一次皇帝要用丟臉的方式來進一步激化矛盾,馬自強可以理解,現在張四維和他的同黨已經被處置了,陛下就給大家留點面子吧!
馬自強覺得若是陛下還不肯給面子,他這個禮部尚書也不能幹了,致仕可能是他最好的出路。
而這一次王崇古也在伏闕的隊伍之中,他的請命是一樣的,王崇古的理由是耽誤工期,定期的大朝會,每次皇帝過去,都要打掃衛生,這一下子就停工好幾天,實在是有些耽誤時間。
王崇古一核算,這要是大婚前,無法完成復建工程,他這有幾個腦袋可以摘得?
朱翊鈞最終同意了馬自強的請命,按照過往的祖宗成法,將大朝會的地點改為了文華殿。
朝臣們聽聞聖旨歡欣鼓舞的離去了,之前朝臣們的訴求是皇帝不要太辛苦,定期舉行朝會,萬一累到了陛下如何是好?現在的訴求只是不在沒有殿的皇極殿。
人們的性情,總是這麼喜歡折中。
六月二十五日,朱翊鈞帶著皇叔朱載堉和元輔張居正,來到了欽天監,大明超大型反射式千里鏡已經完全建好了。
徑為三尺六寸六分,長為三丈六尺五寸四分(12.2米)的大型千里鏡,就橫臥在一個有機關的房間內,需要觀天的時候,可以打開房頂,不需要的時候,可以合上,防止雨雪風霜。
落成典禮結束,朱翊鈞圍著大天文鏡左轉三圈,右轉三圈,那是愛不釋手,還親自上去研究了下,才心滿意足,重重的恩賞了所有工匠,每人給了一百兩白銀。
皇帝出手真的是闊綽!每人一百兩,現場發錢。
朱翊鈞、張居正、朱載堉三人站在大天文鏡前,溝通交流著關於望天的心得,對於那個土星的小耳朵,大家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衛星,還是無數的小衛星?
“皇叔啊,你看,咱大明行軍速度為一日三十里,急行軍一日可達百里,這水翼帆船能日行千里,那光呢,光是有速度的還是沒有呢?”朱翊鈞發出了一個靈魂拷問。
皇叔朱載堉呆愣了,光有速度的嗎?光哪來的速度!光不是瞬間直達的嗎?但是陛下一開口詢問,這就必須要踐履之實的核算一番,但是這怎麼核算?
朱載堉發現,小皇帝真的是…一個臣子好用,就奔著往死裡用!
朱載堉現在領著幾件差事,第一件是鑽研算學,這是萬物總經綸;
第二件事則是研究物理,他將槓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螺旋等原理進行了基於算學的全面總結,這是度數旁通的結果,現在正在研究齒輪的奧妙;
第三件事則是律歷,編修大明的歷法,這是極其困難的,不僅僅是朝中祖宗成法的阻力,還有本身科學儀器等等;
第四件事則是研究天文,這玩意兒,朱載堉已經撓禿了頭。
張居正畫出了一個太極圖、五行太極圖和先天太極圖,地球是個球,這已經是一個泰西驗證過的基本事實,而且通過實際觀測,卻是印證了這一事實,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圍著地球轉,如果軌道是一個完美的圓形,那麼在先天太極圖上,所有圭表的影長,應該是標準的正太極圖,可事實是,圭表影長的變化是先天太極圖。
這就證明,無論是地球圍著太陽轉,還是太陽圍著地球轉,其軌道基本確定,不是正圓,而是一個橢圓,這一下子就把朱載堉給難住了。
大科學家朱載堉已經很忙了,他還領著第五件事,那就是精密機械的製造,毫表的仿製、弄清楚其中的原理,用度數旁通去製造毫表,增加毫表的準確性,已經讓朱載堉頭疼萬分了。
現在小皇帝又問,皇叔,光有速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