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2頁)
王崇古在內心嘶吼著,他知道,他活下來了,他一直反覆跟張四維說,陛下掌握了生殺予奪大權不假,可是陛下有振奮之意,矛盾說造詣深厚,就知道,權力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慶賞威罰也是如此。
對,世間本該這樣!生殺予奪的大權,也該是這樣履行的!
“臣一定盡心辦事,臣…叩謝陛下隆恩!”王崇古重重的磕了一下,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
他敏銳的注意到,陛下從頭到尾都沒改變稱呼,那就代表陛下在大火燒宮之後的召見,叫他大司寇,不是哄騙他,而是真的覺得他還能用。
陛下甚至連削官、罰俸都沒有懲處,只是拿走了一縷頭髮。
王崇古清楚的知道,若是他有了二心,那縷頭髮就是他的命。
“大司寇自己有功於社稷和江山,自己掙來的。”朱翊鈞又強調了一遍,王崇古能逃過牽連,那是王崇古自己拿功勞換的寬宥,大火燒宮,王崇古沒那個功夫,他天天都撲在毛呢官廠上賺錢呢。
大寧衛有沒有,他才不管,只要桃吐山的白土能順利抵京就行。齊聚文學
“臣還有點用,謝過陛下不殺之恩。”王崇古再俯首歸班,他不這麼認為是自己掙來的功勞換到了皇帝的寬宥,他還是堅定的認為,大明只有王法。
陛下只是需要一個辦事的人,而他王崇古恰好能做事而已。
他這個邏輯如此的合理,謀大逆火燒皇宮這種事,王崇古作為張四維的親舅舅,按照國法,他就是不全家死翹翹,最少也要落個罷免甚至是流放。
可王崇古就掉了一縷頭髮。
這不恰好佐證了,大明只有王法,沒有律法嗎?可朱翊鈞是論功赦免了王崇古,符合大明的既有律法。
朱翊鈞發現,其實王崇古跟張四維很像,死裡逃生的王崇古,還是不信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還是不信律法,甚至更加堅信了這一事實。
皇帝已經反覆解釋過很多次,這是基本規則,但王崇古就覺得自己能做事才活著。
朱翊鈞也只能說,王崇古思考問題的方式,還處於矛盾之中,求同存異吧。
既然覺得是因為能辦事才活下來,那就好好辦事就是。
張四維跪在地上,看著這一幕,滿臉的不可思議,他一直覺得王崇古蠢,結果王崇古就這麼輕易過關了?
就這麼過關了?
所以走到最後,就只有他一人是小丑嗎?
張四維呆滯的看著王崇古跪在地上,顫抖的說道:“陛下饒命啊,陛下,臣一時糊塗,就是鬼迷心竅,陛下饒臣一命,臣日後定當盡心辦事。”
張四維不停的磕頭認罪,這次大火燒宮,張四維有多個戰略誤判,這些誤判,全都是因為他不度世勢造成的。
第一個誤判就是他認為燒了皇宮也沒事,因為大明兩百年,光是把三大殿和乾清宮燒掉的大火,就有四次,永樂十九年和二十年,剛剛喬遷新居的成祖文皇帝,兩把火把三大殿和乾清宮和坤寧宮燒乾淨了,就是靖難打出皇位的文皇帝,又能如何呢?嘉靖三十六年大火,中軸線被燒光了,嘉靖皇帝只能齋戒五日,祈福免災。
但是小皇帝不僅要追究,還要徹查,小皇帝他憑什麼!誰給小皇帝的底氣!
第二個誤判,是他認為皇帝就是確切的知道了是有人縱火,像模像樣的追查,在張居正的調和下,也會殺掉高拱息事寧人,高拱,毫無疑問是一個各方各面都非常合適的替罪羊,威震主上,皇帝不喜歡、元輔的政敵、晉黨的棋子,在張四維看來,皇帝會直接下手,大家都體面。
政治這個遊戲,哪有直接掀桌子,撕破臉的。
但是小皇帝在極度討厭高拱的情況下,居然肯定了部分高拱殺貪腐之風的政績,以莫須有和意欲為的歷史殷鑑,不肯冤殺。
張居正居然沒有出面平事,沒讓陛下息事寧人!
張四維就是這樣的人,他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是否有錯,從未自我審視,是他先點了皇宮,是張四維這些無法無天的傢伙,掀了桌子,不讓大家吃飯的。
第三個誤判,就是他判斷錯了兩個人,他認為自己和王崇古是綁到一根繩上的螞蚱,他認為張居正的死敵是高拱,只要高拱入京,王崇古因為自己也是九族的一員,會跟著他一條道走到黑,把驛站裡的高拱殺死,高拱一死也算是有個交待,皇帝滿意不滿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張居正滿意了就行。
第四個誤判,則是時間,大明京營十月份回京,已經是一個共識,但是大寧衛的防務佈置速度因為青龍堡勝利,讓戚繼光更早的回到了京師,在張四維反應過來的時候,戚繼光的京營已經回到了北土城駐防。
這四個誤判是極其致命的,王崇古以身免,就成了這個案子最可怕的一個問題。
哪怕是日後論起來,要給張四維翻案,那就必須要解釋這個問題,高拱和王崇古為什麼活著,而張四維死了。
朱翊鈞緩緩的站了起來,端著手平靜的說道:“饒你一命?誰來饒朕一命?”
“刺王殺駕案誰做的?你清楚,朕清楚,天下臣工人人清楚,但是清楚又如何呢?你就仗著背後有個族黨撐腰為所欲為,你這是第一次嗎?你這已經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刺王殺駕案,第二次是大明軍在前線征戰,你要跟劉臺聯合焚燬糧草。”
“第三次,你直接點了大明的皇宮,朕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打算怎麼做呢?”
“買通庖廚下毒?買通抬柴夫放火?買通傭奴放毒蛇?還是乾脆上朝的時候,在鞋子裡藏把刀,衝到朕的面前來?”
“張四維,朕不是沒給過你機會,刺王殺駕案後,先生說不能查了,再查下去,真的查出什麼來,怎麼辦?”
“朕同意了,朕那時候就在想,先生這麼厲害一個人,先生到底在怕什麼,後來朕想明白了,先生是怕大明散了架,大明元氣散了。”
“去年先生把高拱抓回京來,準備興師問罪,覺得可以做了,但是朕不答應,朕和先生爭論了很久,最後先生只能保留意見。”
“今年,你把皇宮給點了。”
草蛇灰線,一切都是因果,朱翊鈞從來不怪張居正,因為張居正去年把高拱抓到京師,就判斷窮途末路的奸佞,會狗急跳牆,會不顧一切的發瘋,可是求榮得辱更是大明宿弊,朱翊鈞選來選去,還是覺得時機不對,要把土蠻汗徹底趕出遼東,要讓土蠻汗對俺答汗形成牽扯,然後再對西北進行清理。
“去年聽先生的話,開始肅清流毒,是一碗夾生飯,現在朕在皇極殿肅清流毒,其實也是一碗夾生飯。夾生飯,朕也得吃下去。”朱翊鈞的語氣仍然很平靜。
“你明白嗎?你不明白,你這樣的人,完全活在自己認知中的人,除了對自己寬容、對他人嚴苛、總是無端臆想天下之人和你一樣的稀爛、撒潑打滾、無理取鬧之外,你能做成什麼事?又能說出什麼樣的道理來呢?”
“你們這種人的存在啊,唯一的意義就是在別人面前,展示你們自私、醜陋又猙獰的面目,唯一的貢獻,就是讓朕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有一條巨大的鴻溝,讓朕對物種的多樣性,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罷了。”
對,世間本該這樣!生殺予奪的大權,也該是這樣履行的!
“臣一定盡心辦事,臣…叩謝陛下隆恩!”王崇古重重的磕了一下,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
他敏銳的注意到,陛下從頭到尾都沒改變稱呼,那就代表陛下在大火燒宮之後的召見,叫他大司寇,不是哄騙他,而是真的覺得他還能用。
陛下甚至連削官、罰俸都沒有懲處,只是拿走了一縷頭髮。
王崇古清楚的知道,若是他有了二心,那縷頭髮就是他的命。
“大司寇自己有功於社稷和江山,自己掙來的。”朱翊鈞又強調了一遍,王崇古能逃過牽連,那是王崇古自己拿功勞換的寬宥,大火燒宮,王崇古沒那個功夫,他天天都撲在毛呢官廠上賺錢呢。
大寧衛有沒有,他才不管,只要桃吐山的白土能順利抵京就行。齊聚文學
“臣還有點用,謝過陛下不殺之恩。”王崇古再俯首歸班,他不這麼認為是自己掙來的功勞換到了皇帝的寬宥,他還是堅定的認為,大明只有王法。
陛下只是需要一個辦事的人,而他王崇古恰好能做事而已。
他這個邏輯如此的合理,謀大逆火燒皇宮這種事,王崇古作為張四維的親舅舅,按照國法,他就是不全家死翹翹,最少也要落個罷免甚至是流放。
可王崇古就掉了一縷頭髮。
這不恰好佐證了,大明只有王法,沒有律法嗎?可朱翊鈞是論功赦免了王崇古,符合大明的既有律法。
朱翊鈞發現,其實王崇古跟張四維很像,死裡逃生的王崇古,還是不信具體事情具體分析,還是不信律法,甚至更加堅信了這一事實。
皇帝已經反覆解釋過很多次,這是基本規則,但王崇古就覺得自己能做事才活著。
朱翊鈞也只能說,王崇古思考問題的方式,還處於矛盾之中,求同存異吧。
既然覺得是因為能辦事才活下來,那就好好辦事就是。
張四維跪在地上,看著這一幕,滿臉的不可思議,他一直覺得王崇古蠢,結果王崇古就這麼輕易過關了?
就這麼過關了?
所以走到最後,就只有他一人是小丑嗎?
張四維呆滯的看著王崇古跪在地上,顫抖的說道:“陛下饒命啊,陛下,臣一時糊塗,就是鬼迷心竅,陛下饒臣一命,臣日後定當盡心辦事。”
張四維不停的磕頭認罪,這次大火燒宮,張四維有多個戰略誤判,這些誤判,全都是因為他不度世勢造成的。
第一個誤判就是他認為燒了皇宮也沒事,因為大明兩百年,光是把三大殿和乾清宮燒掉的大火,就有四次,永樂十九年和二十年,剛剛喬遷新居的成祖文皇帝,兩把火把三大殿和乾清宮和坤寧宮燒乾淨了,就是靖難打出皇位的文皇帝,又能如何呢?嘉靖三十六年大火,中軸線被燒光了,嘉靖皇帝只能齋戒五日,祈福免災。
但是小皇帝不僅要追究,還要徹查,小皇帝他憑什麼!誰給小皇帝的底氣!
第二個誤判,是他認為皇帝就是確切的知道了是有人縱火,像模像樣的追查,在張居正的調和下,也會殺掉高拱息事寧人,高拱,毫無疑問是一個各方各面都非常合適的替罪羊,威震主上,皇帝不喜歡、元輔的政敵、晉黨的棋子,在張四維看來,皇帝會直接下手,大家都體面。
政治這個遊戲,哪有直接掀桌子,撕破臉的。
但是小皇帝在極度討厭高拱的情況下,居然肯定了部分高拱殺貪腐之風的政績,以莫須有和意欲為的歷史殷鑑,不肯冤殺。
張居正居然沒有出面平事,沒讓陛下息事寧人!
張四維就是這樣的人,他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是否有錯,從未自我審視,是他先點了皇宮,是張四維這些無法無天的傢伙,掀了桌子,不讓大家吃飯的。
第三個誤判,就是他判斷錯了兩個人,他認為自己和王崇古是綁到一根繩上的螞蚱,他認為張居正的死敵是高拱,只要高拱入京,王崇古因為自己也是九族的一員,會跟著他一條道走到黑,把驛站裡的高拱殺死,高拱一死也算是有個交待,皇帝滿意不滿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張居正滿意了就行。
第四個誤判,則是時間,大明京營十月份回京,已經是一個共識,但是大寧衛的防務佈置速度因為青龍堡勝利,讓戚繼光更早的回到了京師,在張四維反應過來的時候,戚繼光的京營已經回到了北土城駐防。
這四個誤判是極其致命的,王崇古以身免,就成了這個案子最可怕的一個問題。
哪怕是日後論起來,要給張四維翻案,那就必須要解釋這個問題,高拱和王崇古為什麼活著,而張四維死了。
朱翊鈞緩緩的站了起來,端著手平靜的說道:“饒你一命?誰來饒朕一命?”
“刺王殺駕案誰做的?你清楚,朕清楚,天下臣工人人清楚,但是清楚又如何呢?你就仗著背後有個族黨撐腰為所欲為,你這是第一次嗎?你這已經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刺王殺駕案,第二次是大明軍在前線征戰,你要跟劉臺聯合焚燬糧草。”
“第三次,你直接點了大明的皇宮,朕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打算怎麼做呢?”
“買通庖廚下毒?買通抬柴夫放火?買通傭奴放毒蛇?還是乾脆上朝的時候,在鞋子裡藏把刀,衝到朕的面前來?”
“張四維,朕不是沒給過你機會,刺王殺駕案後,先生說不能查了,再查下去,真的查出什麼來,怎麼辦?”
“朕同意了,朕那時候就在想,先生這麼厲害一個人,先生到底在怕什麼,後來朕想明白了,先生是怕大明散了架,大明元氣散了。”
“去年先生把高拱抓回京來,準備興師問罪,覺得可以做了,但是朕不答應,朕和先生爭論了很久,最後先生只能保留意見。”
“今年,你把皇宮給點了。”
草蛇灰線,一切都是因果,朱翊鈞從來不怪張居正,因為張居正去年把高拱抓到京師,就判斷窮途末路的奸佞,會狗急跳牆,會不顧一切的發瘋,可是求榮得辱更是大明宿弊,朱翊鈞選來選去,還是覺得時機不對,要把土蠻汗徹底趕出遼東,要讓土蠻汗對俺答汗形成牽扯,然後再對西北進行清理。
“去年聽先生的話,開始肅清流毒,是一碗夾生飯,現在朕在皇極殿肅清流毒,其實也是一碗夾生飯。夾生飯,朕也得吃下去。”朱翊鈞的語氣仍然很平靜。
“你明白嗎?你不明白,你這樣的人,完全活在自己認知中的人,除了對自己寬容、對他人嚴苛、總是無端臆想天下之人和你一樣的稀爛、撒潑打滾、無理取鬧之外,你能做成什麼事?又能說出什麼樣的道理來呢?”
“你們這種人的存在啊,唯一的意義就是在別人面前,展示你們自私、醜陋又猙獰的面目,唯一的貢獻,就是讓朕知道,人和人的差距有一條巨大的鴻溝,讓朕對物種的多樣性,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