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2頁)
“還以為萬公會說柔遠人這種話,沒想到只是讓我不要說。”陳學會是有些意外的,他想要更進一步的願望落空了,正三品的他,對正二品的禮部尚書,垂涎欲滴,那可是能坐在文華殿上廷議的明公。
萬士和頗為確切的說:“不是已經柔過了嗎?就以你自己的名義上奏吧。”
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拿著算學寶鑑愛不釋手,這可謂是大明曆代數學鉅著之冠,新集通證古今大全,也不為過,如果出版流行,大明的算學必然會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比如在算學寶鑑中就有一張‘算表’,用於解方程等;
比如算數寶鑑裡對‘析理以辭、解體用圖’的思想大力推崇,強調數形結合的重要性;
比如對‘算之綱紀’有了明確的規定,比如定義、比如演繹邏輯為主的通證思想,這也是算學寶鑑裡錯誤極少的原因;
比如,算學寶鑑裡表現出了機械性、程序化和構造化的鮮明特點。
當然以朱翊鈞後世的眼光去看待,這卷書裡,還是有些錯誤,和大量不好理解的地方,朱載堉帶著已經入京的徽商程大位,對這本書展開了校注,結合泰西算學,對數學進行進一步的簡化。
包括了大量數學符號的運用、小寫數字的全面推廣、從左到右書寫習慣、數形結合、標準尺規、算之綱紀的定義、通證等等。
這些東西在朱載堉看來是極為合適的,算學本來就困難,簡化,越容易理解越簡單越好,可是朝中風力,就需要斟酌一二了,朱載堉已經見識到了朝中風力輿論的可怕,根本不是他能應付的。
“陛下,算數之學,特廢於近世數百年間爾。廢之緣有二:其一為名理之儒,土苴天下之實事;其一為妖妄之術,謬言數有神理,能知來藏往,靡所不致。卒於神者無一效,而實者亡一存。”
“此書一出,恐惹天下非議。”朱載堉已經完全編好了算學啟蒙,已經通過了皇帝陛下的審批,但是他不敢放出去。
就連一起負責編纂工作的徽商程大位,對這本極為離經叛道卻非常準確的算學啟蒙,也持有保守意見。
程大位的《算法統宗》裡就有孕生男女歌,在程大位看來,周三徑一、方五斜七,才是王道正道。
朱翊鈞笑著問道:“皇叔看得懂天元術嗎?”
“能。”朱載堉特別肯定的說道。
“程博士能看得懂天元術嗎?”朱翊鈞看著程大位問道。
“能。”程大位也非常確信。
朱翊鈞笑著說道:“大明的儒生大部分都看不懂天元術,所以,皇叔不用怕,因為他們真的不懂啊。”
王陽明弟子顧應祥,已經是少數的儒生弟子中精通算學的人,他在著作《測圓海鏡分類釋術》時,因為看不懂天元術,謂‘每條細草,止以天元一立算,而漫無下手之處’,將天元術的內容盡數刪去,買櫝還珠,貽千古不知而作之譏。
看不懂沒關係,看不懂還不學,只是一概刪去,連看都不看了,這就是大明朝儒學士的做法。
這也是為何那些個崇正學的儒學士們,反覆叫囂著要王陽明入孔廟,卻一直被朝廷阻攔的原因,王陽明這些個弟子,大部分都是這種看不懂就刪除的酒囊飯袋,明明是困而知之,變成困而不知,刪減之,刪了就當不存在了。
就這種貨色,朱翊鈞怕他們?
天元術,就是設一個未知數x,而天地二元術,就是設兩個未知數x,y,劉大鑒的《乾坤括囊》有天、地、人三元等,最後又由朱世傑創立了四元術。
天元術只要稍微留心,就知道到底在講什麼,連馮保、張宏和內書房的小宦官們,都能看得懂,顧應祥是看不懂,還是根本就沒看?
不懂還想洩洩沓沓,那就不要怪朱翊鈞罵人了。
度數旁通,精確計算和記錄,不是沒有成果,比如飛翼帆船的零件圖、總裝圖、設計說明和改型說明等船志再次入京,即便是大明船廠被毀之一旦,只要想做,就可以拿著這些飛翼帆船的圖紙,立刻再次建造。
“算學啟蒙,交給三經廠刊印,刊刻天下,不服就上奏來辯便是。”朱翊鈞看著朱載堉,確定了算數啟蒙的定式,並且準備天下推廣。
次日的清晨,八月的陽光明媚,一日的廷議再次開始,朱翊鈞來到了文華殿上,開始了每日的御門聽政。
張居正翻出第一本奏疏的時候,略顯有些失神。
“元輔?”次輔呂調陽提醒著張居正,廷議呢!走什麼神,主持會議啊!
張居正將奏疏放在了桌上,繃著個臉強忍住了笑意說道:“翰林餘孟麟上奏言算學啟蒙一書乃是讖緯之學,妖妄之術,理當嚴禁,乃是違祖宗成法之舉。”
這封奏疏很長,但是裡面的內容其實都比較空洞,張居正就簡明扼要繼續說道:“陛下硃批:米一千二百石,每鬥價銀六分二釐五毫,問該米銀幾何。”
“餘孟麟答曰:銀一千五百兩。”
“陛下硃批:日後不要做買賣。”
譚綸呆滯的聽完之後,愣了半天才驚訝不已的說道:“餘孟麟可是咱大明的探花郎,他他他連這個都算不明白嗎?一石十鬥,一斗六分二釐五毫,一石六錢二分五釐,一千二百石,不應該是七百五十兩銀子嗎?”
“大司徒,我算錯了嗎?”
王國光歎為觀止的說道:“沒有,就是個對過寅關降積題罷了,就是七百五十兩銀子。”
朱翊鈞笑著說道:“朕就怕餘探花算不明白,鬧出笑話來,專門給他湊了個整數,他還是沒算明白。”
“哈哈哈!”譚綸一拍腿就笑出聲來,他意識到自己失儀之後,連連擺手說道:“臣有罪,陛下容稟,臣不是想要破壞奉天殿的威嚴,但實在是…沒忍住,他要是總督軍務去,那豈不是,豈不是…”
“無礙無礙。”朱翊鈞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想笑就笑唄,餘孟麟算不明白,或者算錯了,還不讓人笑?
譚綸實在是難以想象,餘探花日後總督軍務,盤算軍糧,用貴一倍的價格去買糧,怕是要笑死人了。
張居正繼續說道:“餘探花大抵是不服氣的,又算了一遍上奏曰:算錯了,應為七百五十兩,仍然要上奏言算學之法。”
“陛下又批奏說:三人均三兩五錢,欲令甲多乙五錢,乙多丙三錢,問,各該幾何?說明算理。”
譚綸笑著問道:“然後呢?餘探花自己不會算,難道不知道找人幫忙嗎?”
“羞於下問。”張居正搖頭說道:“餘探花不肯下問,自己又不會,就只給了個答案,甲該一兩六錢,乙該一兩一錢,丙該八錢。”
“陛下給了三種解法,其中,天地人三元法,設未知,天地人相加三兩五錢,天減地為五錢,地減人為三錢,x+y+z=3.5,x-y=0.5,y-z=0.3,解得:x=1.6,y=1.1,z=0.8,代入驗算成立。”
天元、天地元、天地人元、四元術的應用罷了。
“我看看。”王國光拿過了奏疏,簡單的看了看,吐了口濁氣,這東西說簡單,其實不復雜,但是讓餘孟麟去解,餘孟麟大抵是解不出來的,餘孟麟這個答案,大概率是湊出來的。
萬士和頗為確切的說:“不是已經柔過了嗎?就以你自己的名義上奏吧。”
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拿著算學寶鑑愛不釋手,這可謂是大明曆代數學鉅著之冠,新集通證古今大全,也不為過,如果出版流行,大明的算學必然會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比如在算學寶鑑中就有一張‘算表’,用於解方程等;
比如算數寶鑑裡對‘析理以辭、解體用圖’的思想大力推崇,強調數形結合的重要性;
比如對‘算之綱紀’有了明確的規定,比如定義、比如演繹邏輯為主的通證思想,這也是算學寶鑑裡錯誤極少的原因;
比如,算學寶鑑裡表現出了機械性、程序化和構造化的鮮明特點。
當然以朱翊鈞後世的眼光去看待,這卷書裡,還是有些錯誤,和大量不好理解的地方,朱載堉帶著已經入京的徽商程大位,對這本書展開了校注,結合泰西算學,對數學進行進一步的簡化。
包括了大量數學符號的運用、小寫數字的全面推廣、從左到右書寫習慣、數形結合、標準尺規、算之綱紀的定義、通證等等。
這些東西在朱載堉看來是極為合適的,算學本來就困難,簡化,越容易理解越簡單越好,可是朝中風力,就需要斟酌一二了,朱載堉已經見識到了朝中風力輿論的可怕,根本不是他能應付的。
“陛下,算數之學,特廢於近世數百年間爾。廢之緣有二:其一為名理之儒,土苴天下之實事;其一為妖妄之術,謬言數有神理,能知來藏往,靡所不致。卒於神者無一效,而實者亡一存。”
“此書一出,恐惹天下非議。”朱載堉已經完全編好了算學啟蒙,已經通過了皇帝陛下的審批,但是他不敢放出去。
就連一起負責編纂工作的徽商程大位,對這本極為離經叛道卻非常準確的算學啟蒙,也持有保守意見。
程大位的《算法統宗》裡就有孕生男女歌,在程大位看來,周三徑一、方五斜七,才是王道正道。
朱翊鈞笑著問道:“皇叔看得懂天元術嗎?”
“能。”朱載堉特別肯定的說道。
“程博士能看得懂天元術嗎?”朱翊鈞看著程大位問道。
“能。”程大位也非常確信。
朱翊鈞笑著說道:“大明的儒生大部分都看不懂天元術,所以,皇叔不用怕,因為他們真的不懂啊。”
王陽明弟子顧應祥,已經是少數的儒生弟子中精通算學的人,他在著作《測圓海鏡分類釋術》時,因為看不懂天元術,謂‘每條細草,止以天元一立算,而漫無下手之處’,將天元術的內容盡數刪去,買櫝還珠,貽千古不知而作之譏。
看不懂沒關係,看不懂還不學,只是一概刪去,連看都不看了,這就是大明朝儒學士的做法。
這也是為何那些個崇正學的儒學士們,反覆叫囂著要王陽明入孔廟,卻一直被朝廷阻攔的原因,王陽明這些個弟子,大部分都是這種看不懂就刪除的酒囊飯袋,明明是困而知之,變成困而不知,刪減之,刪了就當不存在了。
就這種貨色,朱翊鈞怕他們?
天元術,就是設一個未知數x,而天地二元術,就是設兩個未知數x,y,劉大鑒的《乾坤括囊》有天、地、人三元等,最後又由朱世傑創立了四元術。
天元術只要稍微留心,就知道到底在講什麼,連馮保、張宏和內書房的小宦官們,都能看得懂,顧應祥是看不懂,還是根本就沒看?
不懂還想洩洩沓沓,那就不要怪朱翊鈞罵人了。
度數旁通,精確計算和記錄,不是沒有成果,比如飛翼帆船的零件圖、總裝圖、設計說明和改型說明等船志再次入京,即便是大明船廠被毀之一旦,只要想做,就可以拿著這些飛翼帆船的圖紙,立刻再次建造。
“算學啟蒙,交給三經廠刊印,刊刻天下,不服就上奏來辯便是。”朱翊鈞看著朱載堉,確定了算數啟蒙的定式,並且準備天下推廣。
次日的清晨,八月的陽光明媚,一日的廷議再次開始,朱翊鈞來到了文華殿上,開始了每日的御門聽政。
張居正翻出第一本奏疏的時候,略顯有些失神。
“元輔?”次輔呂調陽提醒著張居正,廷議呢!走什麼神,主持會議啊!
張居正將奏疏放在了桌上,繃著個臉強忍住了笑意說道:“翰林餘孟麟上奏言算學啟蒙一書乃是讖緯之學,妖妄之術,理當嚴禁,乃是違祖宗成法之舉。”
這封奏疏很長,但是裡面的內容其實都比較空洞,張居正就簡明扼要繼續說道:“陛下硃批:米一千二百石,每鬥價銀六分二釐五毫,問該米銀幾何。”
“餘孟麟答曰:銀一千五百兩。”
“陛下硃批:日後不要做買賣。”
譚綸呆滯的聽完之後,愣了半天才驚訝不已的說道:“餘孟麟可是咱大明的探花郎,他他他連這個都算不明白嗎?一石十鬥,一斗六分二釐五毫,一石六錢二分五釐,一千二百石,不應該是七百五十兩銀子嗎?”
“大司徒,我算錯了嗎?”
王國光歎為觀止的說道:“沒有,就是個對過寅關降積題罷了,就是七百五十兩銀子。”
朱翊鈞笑著說道:“朕就怕餘探花算不明白,鬧出笑話來,專門給他湊了個整數,他還是沒算明白。”
“哈哈哈!”譚綸一拍腿就笑出聲來,他意識到自己失儀之後,連連擺手說道:“臣有罪,陛下容稟,臣不是想要破壞奉天殿的威嚴,但實在是…沒忍住,他要是總督軍務去,那豈不是,豈不是…”
“無礙無礙。”朱翊鈞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想笑就笑唄,餘孟麟算不明白,或者算錯了,還不讓人笑?
譚綸實在是難以想象,餘探花日後總督軍務,盤算軍糧,用貴一倍的價格去買糧,怕是要笑死人了。
張居正繼續說道:“餘探花大抵是不服氣的,又算了一遍上奏曰:算錯了,應為七百五十兩,仍然要上奏言算學之法。”
“陛下又批奏說:三人均三兩五錢,欲令甲多乙五錢,乙多丙三錢,問,各該幾何?說明算理。”
譚綸笑著問道:“然後呢?餘探花自己不會算,難道不知道找人幫忙嗎?”
“羞於下問。”張居正搖頭說道:“餘探花不肯下問,自己又不會,就只給了個答案,甲該一兩六錢,乙該一兩一錢,丙該八錢。”
“陛下給了三種解法,其中,天地人三元法,設未知,天地人相加三兩五錢,天減地為五錢,地減人為三錢,x+y+z=3.5,x-y=0.5,y-z=0.3,解得:x=1.6,y=1.1,z=0.8,代入驗算成立。”
天元、天地元、天地人元、四元術的應用罷了。
“我看看。”王國光拿過了奏疏,簡單的看了看,吐了口濁氣,這東西說簡單,其實不復雜,但是讓餘孟麟去解,餘孟麟大抵是解不出來的,餘孟麟這個答案,大概率是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