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朕的船會飛(為盟主“1高山流水1”賀!)(第2頁)

    至於掌櫃的和賬房,統統收監,徒五年,就是做五年的苦作勞力。

    而張四維的案子又上了邸報,算是做了一輪跟蹤報道,對於稽稅房的作用,大家更加明悟了幾分。

    “臣等告退。”所有人打算告退,而朱翊鈞站起來,笑著說道:“諸位愛卿留步,朕最近發現了一點有趣的事兒。”

    “張大伴,你把皇叔喊來,一起做個見證,著實古怪至極,朕百思不得其解,也請各位廷臣為朕解惑。”

    一聽解惑這倆字,廷臣們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皇帝的疑惑,哪裡那麼容易解決的。

    “朕最開始的時候,一直好奇硬帆是如何行逆向風的,一般來說風吹著船跑,這很正常,但是逆風也能往前走,著實是讓朕非常奇怪,故此朕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終於確定了一些事兒,但是正如先生說的那樣,矛盾總是這樣,解決了一個矛盾,就會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

    “先生說: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先生也說:不可去名上理會,須求其所以然。”

    “先生說: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先生還說:治國治學皆如是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後能知其必然。”

    被稱之為先生的張居正本人已經麻木了,他教給小皇帝的道理,小皇帝是真的認真學啊!全都是他教的!

    在講論語、孟子和中庸的時候,張居正為了解釋清楚治國的道理,也曾說過:

    明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後知其必然,則崇渾厚以塞排詆之端,攬權綱以消悖慢之氣。故讒慝無所容,而兇人自伏也。審治體者宜辨之。

    知道有這件事,知道為何會發生,知道這樣做一定會發生什麼,這是三種認知的過程。

    如果能做到知其必然,則朝中渾厚中庸之氣,可以堵塞排除異己詆譭的風氣,可以將慶賞威罰的權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消除悖慢之氣,進而讒言逆賊無法立於朝堂,君子多過小人,兇人自己潛伏,這天下就可以向治了。

    小皇帝真的是句句都離不開先生。

    張居正表示,他沒有那麼的厲害,他就是想教小皇帝治國,僅此而已,他也就會這一手,他從來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小皇帝把他捧到了一個不屬於他的高度。

    “先生?”朱翊鈞看著張居正,滿臉陽光燦爛的說道。

    張居正硬著頭皮說道:“臣在。”

    “先生說過吧。”朱翊鈞繼續問道。

    張居正說道:“說過。”

    “先生帶各位廷臣來到偏殿。”朱翊鈞站起身來,走到了偏殿,小宦官們拉開了厚重的帷幕,初春的陽光灑進了偏殿之內,一大堆看得懂的、看不懂的機械在其中,造型各異。

    而朱翊鈞站在陽光之下,檢查了一遍今天要演示的機械,把自己準備好的腹稿再次過了一遍,看到了朱載堉走進了偏殿。

    “這是一個水柱,這是個木球,諸位大臣請不要扎眼,見證神奇的一幕發生吧。”朱翊鈞手裡拿著一個巴掌大的桐木球,這個木球是空心的,並不是很重。

    水柱大約有一人多高,從木盆中間向上激射而出,水花落在了下面的木盆之中,朱翊鈞將木球隨意的放在了水柱之上,木球開始不停的翻滾著,但穩穩的留在了水柱的上方,不停的快速旋轉著。

    水龍戲珠,木球在不停的旋轉,但就是不會跑出去,也不會掉下來。

    朱翊鈞不顧及眾人瞠目結舌的表情,繼續說道:“先生,上前來,用手背擋住水流。”

    張居正走到水盆旁邊,將手伸了過去,水流被阻擋,而木球穩穩的落在了張居正的手中,張居正晃了晃手中的木球,確信這不是雜耍,也不是妖法,木球,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木球。

    “先生再把球放上去吧。”朱翊鈞不疾不徐的說道。

    張居正已經見怪不怪了,小皇帝哪天說自己是神武大帝轉世,張居正也會高聲疾呼,啊對對對。

    當張居正以為小皇帝整活已經極限的時候,小皇帝總是能一次次的整出張居正從來沒見過的活兒。

    普普通通的水流,普普通通的木球,組合在一起,一個旋轉著在水流之間穩定的球,就這樣出現在了所有人面前。

    “萬尚書,來試試。”朱翊鈞退了三步,張居正作為帝師,當然可以接近皇帝三丈之內,可是萬士和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萬士和來到水盆邊,試了又試,用力的晃動了手中木球幾下,沉默了下來,都是很普通的東西,沒有任何開光或者法術…或者說還不如說是法術!

    朱翊鈞笑著說道:“水流可以,那麼風呢?”

    朱翊鈞來到了另外一邊,徐爵拉著風箱,呼哧呼哧的風聲從風口垂直向上吹去,小皇帝隨意的將木球扔了上去,風吹動著木球,木球旋轉著在風中保持了穩定的狀態。

    朱翊鈞收起了木球,示意徐爵把風箱停下,他笑著說道:“有人要說了,這有什麼奇怪的,不就是風或者水托住了,所以木球才掉不下來嗎?但是它為什麼不會被吹飛而是穩穩的留在了這裡呢?不應該被沖走或者吹跑嗎?”

    “其實這不是什麼道術,不過是萬物無窮之理,先生說過,認知是盾,實踐是矛,當我們踐履之實,就發現了種種怪異的現象,和認知有了衝突,矛盾相繼釋萬理。”

    “諸位明公,請隨朕來。”

    朱翊鈞站在了一個另外一個水道旁邊,水流平穩,有風吹過了,朱翊鈞將兩個木船模型放了進去,兩個木船,緩緩的靠在了一起。

    “撐船的都知道,兩條船不能靠得太緊,否則就一定會撞到一起,這就是船吸,兩艘船並行可是撐船大忌,會翻船的。”朱翊鈞看著所有廷臣說道:“為什麼呢?”

    “朕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朱翊鈞再次走動起來了,來到了封閉的水道面前,笑著說道:“我們大明的船帆自從古代就是硬帆,硬帆的骨架,會把帆船撐起一個凹凸的面,那麼這個時候,而這個凹凸面,就是硬帆能逆風航行的最大秘密。”

    朱翊鈞將手中的模型放進了水流之中,而後將一個個帶有棉線的掛鉤掛在了船的掛環之上。

    棉線的掛鉤一共有八個,棉線的尾部固定著一個鐵片,可以不斷的增加砝碼,船的受力大小可以通過八方砝碼的具體數量進行直觀觀察。

    朱翊鈞開始演示泰西船法中的軟帆,一邊演示一邊說道:“這是軟帆,當風來自北面則南向的砝碼被拉動,當風來自南面,則北向的砝碼被拉動,帆和風垂直時,我們不斷的增加砝碼,讓船保持靜止不動,將其定為一個標準的量。”

    朱翊鈞將帆調整,示意群臣觀測標準高度,風吹動船帆必然產生一個力,帆和風垂直時候,這個力最大,能夠拉動的砝碼最多。

    “如果航向與風的夾角為四十五度,軟帆與風的夾角為15°,這個時候,船仍然能夠緩慢的航行,我們加上了砝碼,發現只有一個標準量的6.5%,軟帆不是能逆風航行,而是速度太慢了,只有6.5%,只能以一種之字形龜速向前移動,而且通常情況下,風是多變的,所以在實際航行中,大軟帆不能逆風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