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3頁)

    李成梁呆滯的說道:“那真的是,叩謝天恩了。”

    鐵渾甲李成梁知道是什麼,戚繼光身上有一套,李如松身上也有一套。

    “李總兵,那我走了啊。”李如松不留在遼鎮要跟著一起回京去。

    “滾滾滾,婦孺模樣像什麼話,好男兒志在四方!”李成梁不耐煩的擺手,示意李如松趕快滾蛋。

    戚繼光帶著三千軍開始出發,向著錦州而去,李成梁一直目送戚繼光帶著三千銳卒離開,看不到身影,才神情略顯有些落寞,他的幾個兒子裡,李如松是最有出息的那一個,雖然表面上,他不耐煩的趕人,實際上,還是對這個兒子頗為自豪的,有本事是真的有本事,狂也是真的狂。

    這次回來,李如松身上那股狂妄已經盡數收斂,有了大將風範,顯然戚繼光也在重點培養李如松。

    “好呀,真好。”李成梁哼著小曲進了關,打了勝仗,多是一件美事?

    捷報傳到京師,皇帝承諾的全餉、犒賞、撫卹,全都如數送到了瀋陽,而且還加了督撫張學顏為兵部侍郎,論功賜了李成梁為寧遠伯,這個寧遠伯是流爵,若是再立功,就頒世券,與國同休。

    “不是不是,陛下來真的啊?”李成梁看著一大堆的犒賞,人都有點傻了,事都辦完了,皇帝以朝廷財用大虧,不給補發這全餉,不給恩賞,李成梁也能理解。

    這都是心照不宣的套路,李成梁早就做好了不被彈劾就算成功的準備。

    銀子,小皇帝他真的給。

    皇帝陛下還專門賜了流爵,和戚繼光一樣,大家現在都是伯爵。

    李成梁都樂傻了,小皇帝年紀小,辦事一點都不小氣,這大手一揮,整個遼東都跟過年了一樣。

    張學顏看著如此多的恩賞,低聲說道:“給軍士些過年銀吧,一人一兩,七萬兩千銀,巡按御史們都看著你,怕是就等著挑你的錯。”

    李成梁大手一揮說道:“一人二兩,大家都過個好年!客兵送餉,勞煩張侍郎也派人盯著點,別錢發了,發到了賊人手裡去。”

    “陛下大氣,咱也不能小氣不是?”

    李成梁打了這一仗,戰前發了六千兩銀子,大手一揮遼東軍兵每人二兩,是十四萬兩銀子,朝廷滿打滿算給了十八萬兩銀子,這就去了一大半。

    但是架不住李成梁高興,朝中變了,元年時候,稍給武將事權,現在打仗不束手束腳,打完了還能領賞,這和打勝仗是一樣的美事。

    戚繼光趕在過年前三天回的京城,因為閏了一個十二月,兩個月剛好回到了老巢。

    朝中已經開始了休沐,戚繼光臘月二十九入宮將遼東戰事,再次詳細奏聞了一遍。

    “李總兵在遼,夷虜憚其威名,封疆賴其保障,亦有縱容手下軍兵劫掠。”戚繼光從兩個角度看待李成梁平定古勒寨的事兒,打是真的打贏了,但是遼東之事,光打贏是不夠的。

    朱翊鈞點頭說道:“缺少了政治上的勝利,一時盪滌,賊寇再至,等我中國孱弱,則趁機作亂,反反覆覆無寧日。”

    “但是李總兵已經做到了他能做的最好的,甚至為了抓逆酋王杲,還受了傷。”

    “李成梁在遼東可有藩鎮徵兆?”

    朱翊鈞問的直截了當,問的明明白白。

    “京營強,李成梁一輩子不敢藩鎮。”戚繼光頗為平靜的說道:“他見我京營軍威,便不敢輕視朝廷,他想不想藩鎮,他說了不算。”

    戚繼光這話說的平靜而霸氣,既然他敢把京營拉到瀋陽去,就是給李成梁看的,掂量掂量,是好好打仗拿爵位還是要做土皇帝被平叛。

    “戚帥一語中的。”朱翊鈞話鋒一轉說道:“戚帥不在京師,有人就欺負朕和先生。”

    “誰!”戚繼光聞言身上的氣勢一變,變得冷厲了起來。

    朱翊鈞把傅應禎的事兒裡裡外外的說了一遍,才繼續說道:“傅應禎一直請求致仕,朕不應,他就到皇極門前磕頭,最後朕只好免為其難的答應他,讓他致仕回鄉了。”

    “便宜他了,殺了他,反而是成全他,薄待他,顯得先生沒肚量,這廝從一開始就盤算明白了,只要朕當殿沒殺了他,他就能全身而退。”

    “這些個科道言官們為了博譽於一時,寧抗朝廷之明詔,而不敢掛流俗之謗議;寧壞公家之法紀,而不敢違私門之請託,先生一言,把他們的模樣刻畫的入木三分。”

    戚繼光聽完之後,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兒,他疑惑的說道:“臣怎麼覺得陛下所說,好像、可能、也許是陛下在訓誡,欺負言官?陛下不是贏了嗎?”

    戚繼光聽完了所有的前因後果,這怎麼聽,都像是陛下在欺負人,而不是傅應禎在欺負小皇帝。

    “是嗎?”朱翊鈞眉頭一皺,他已經把自己說的很可憐了,結果自己更像是霸凌方嗎?

    戚繼光不確定的說道:“不是嗎?”

    “或許是吧。”朱翊鈞也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倒是先生提醒朕,這幫科道言官,或者說清議之輩的路數,著實可惡。”朱翊鈞說起了張居正的叮囑。

    如果看嘉靖年間,前二十年,嘉靖皇帝的所有作為,堪稱明君典範,苛察吏治、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清查勳戚權豪強佔的莊田,還田於民等等,但是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宮變,刺殺皇帝的事情發生後,國朝急轉而下。

    如果光看萬曆前十五年,萬曆皇帝也能稱得上英明,甚至有萬曆中興的說法,國家收入大增,清丈還田、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科學巨匠迭出、社會風尚昂揚活潑、加上能夠解決國防邊患的問題,可稱一句,中外乂安,海內殷阜,可是失望累繼失望,最終絕望,萬曆皇帝擺爛。

    這些個朝臣好生歹毒,連潤物細無聲這種招數都用出來了,而且還是對一個孩子,如此窮兇極惡。

    “向來如此吧。”戚繼光聽聞了張居正的說法,也是感同身受,但他也沒有多說什麼,這朝中之事,有張居正當國,短時間內,風尚還不會立刻變得糟糕。

    朱翊鈞聞言也是搖頭說道:“可不是嗎?這不朝臣這幾日連章上奏,梁夢龍、趙夢祐奪情事,又吵起來了。”

    今天出門辦事,晚上可能有,可能沒有。求月票,嗷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