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頁)
</p>
“宋金剛後來如何了?”朱翊鈞知道秦王李世民後來做了皇帝。
</p>
張居正講《帝鑑圖說》,是希望皇帝能夠以中原王朝歷代帝王為榜樣,做一個有德明君,大明真的需要有一個雄主,帶領大明再起。
</p>
張居正知道自己不行,他只是個臣子,歷來但凡是臣子主持的變法,沒有皇帝主公的支持,都成不了氣候。
</p>
皇帝問,宋金剛去哪裡了。
</p>
張居正回答道:“宋金剛百騎兵逃脫,入突厥,被突厥人抓住,腰斬了。”
</p>
朱翊鈞再問:“那這個時候,太子李建成在做什麼?”
</p>
張居正俯首說道:“太子李建成,鳳舞鸞歌侈其欲,翠輿雕輦導其歡,妃懇滿嬰懷,流謙軫念,恆在貴而思降,每矯奢而徇約。”
</p>
“鳳舞鸞歌滿足太子奢侈的**,翠輿雕輦引導太子的歡樂,太子妃鄭氏苦苦哀求,請太子在尊貴的時候降低一些用度,太子每每有驕奢的時候,太子妃都勸諫太子簡約。”
</p>
“秦王后來做了皇帝,自然有諂臣媚上,趨炎附勢如此汙衊太子李建成一二,討唐太宗皇帝歡心。”朱翊鈞聽聞,略微有些疑惑的問道。
</p>
張居正俯首說道:“臣不敢欺瞞陛下,臣方才並非引用新舊唐書、《資治通鑑》記載,而是引太子妃鄭氏墓誌銘所記敘,太子妃鄭氏死時,唐太宗文皇帝已經大行二十七年,往事早已作古。”
</p>
“新舊唐書、資治通鑑,並未一字一句記錄太子李建成奢侈無度。”
</p>
修史,需要為尊者諱,所以李建成的奢侈無度,在史書中,那些個奢靡的描述,全都被遮掩了,反而是太子妃鄭氏的墓誌銘上,記錄了這些,也回答了一個問題。
</p>
為什麼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人心皆喪。
</p>
太子妃鄭氏死於上元三年,也就是李世民死後二十七年,貞觀一共二十三年,太子妃鄭氏離世之時,距離玄武門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十年。
</p>
五十年是多麼長的一段時間?久到足以讓世人談到玄武門之變,只是一個談資,只是一個歷史的片段。
</p>
五十年的時光,早已經是物是人非,墓誌銘上銘刻,反而更加真切一些。
</p>
“如此。”朱翊鈞發現張居正講史,就突出一個嚴謹,他說雀鼠谷之戰,說的是秦王,說太子妃鄭氏墓誌銘,說的是唐太宗文皇帝,引用皆有出處,為自己每一句話負責。
</p>
張居正的確是個讀書人,他講這些,也不是要論玄武門之變誰對誰錯,而是希望小皇帝能夠切實的明白一些道理。
</p>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了自己兄長和弟弟,又逼的李淵退位,當了皇帝。
</p>
大明的太宗文皇帝朱棣也是造反篡位,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標活著的時候,朱棣敢做出玄武門之變這種舉動來?
</p>
應當是不敢的。
</p>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都是有軍事天賦的,這些有軍事天賦的人,在戰場上,真的是為所欲為之為所欲為。
</p>
朱翊鈞聽完了整個故事,思慮了片刻說道:“秦王肯分食一羊與軍卒,太子鳳舞鸞歌翠輿雕輦,人心向背,莫過如是。”
</p>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p>
“陛下英明。”張居正滿是欣慰,小皇帝聽懂了他的意思,這是最好的,他不奢求小皇帝能夠像李世民一樣的英明神武,但他很希望皇帝陛下不要窮奢極侈、造作無端。
</p>
大明真的經不起一個昏主折騰了。
</p>
“宋金剛後來如何了?”朱翊鈞知道秦王李世民後來做了皇帝。
</p>
張居正講《帝鑑圖說》,是希望皇帝能夠以中原王朝歷代帝王為榜樣,做一個有德明君,大明真的需要有一個雄主,帶領大明再起。
</p>
張居正知道自己不行,他只是個臣子,歷來但凡是臣子主持的變法,沒有皇帝主公的支持,都成不了氣候。
</p>
皇帝問,宋金剛去哪裡了。
</p>
張居正回答道:“宋金剛百騎兵逃脫,入突厥,被突厥人抓住,腰斬了。”
</p>
朱翊鈞再問:“那這個時候,太子李建成在做什麼?”
</p>
張居正俯首說道:“太子李建成,鳳舞鸞歌侈其欲,翠輿雕輦導其歡,妃懇滿嬰懷,流謙軫念,恆在貴而思降,每矯奢而徇約。”
</p>
“鳳舞鸞歌滿足太子奢侈的**,翠輿雕輦引導太子的歡樂,太子妃鄭氏苦苦哀求,請太子在尊貴的時候降低一些用度,太子每每有驕奢的時候,太子妃都勸諫太子簡約。”
</p>
“秦王后來做了皇帝,自然有諂臣媚上,趨炎附勢如此汙衊太子李建成一二,討唐太宗皇帝歡心。”朱翊鈞聽聞,略微有些疑惑的問道。
</p>
張居正俯首說道:“臣不敢欺瞞陛下,臣方才並非引用新舊唐書、《資治通鑑》記載,而是引太子妃鄭氏墓誌銘所記敘,太子妃鄭氏死時,唐太宗文皇帝已經大行二十七年,往事早已作古。”
</p>
“新舊唐書、資治通鑑,並未一字一句記錄太子李建成奢侈無度。”
</p>
修史,需要為尊者諱,所以李建成的奢侈無度,在史書中,那些個奢靡的描述,全都被遮掩了,反而是太子妃鄭氏的墓誌銘上,記錄了這些,也回答了一個問題。
</p>
為什麼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人心皆喪。
</p>
太子妃鄭氏死於上元三年,也就是李世民死後二十七年,貞觀一共二十三年,太子妃鄭氏離世之時,距離玄武門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十年。
</p>
五十年是多麼長的一段時間?久到足以讓世人談到玄武門之變,只是一個談資,只是一個歷史的片段。
</p>
五十年的時光,早已經是物是人非,墓誌銘上銘刻,反而更加真切一些。
</p>
“如此。”朱翊鈞發現張居正講史,就突出一個嚴謹,他說雀鼠谷之戰,說的是秦王,說太子妃鄭氏墓誌銘,說的是唐太宗文皇帝,引用皆有出處,為自己每一句話負責。
</p>
張居正的確是個讀書人,他講這些,也不是要論玄武門之變誰對誰錯,而是希望小皇帝能夠切實的明白一些道理。
</p>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了自己兄長和弟弟,又逼的李淵退位,當了皇帝。
</p>
大明的太宗文皇帝朱棣也是造反篡位,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標活著的時候,朱棣敢做出玄武門之變這種舉動來?
</p>
應當是不敢的。
</p>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都是有軍事天賦的,這些有軍事天賦的人,在戰場上,真的是為所欲為之為所欲為。
</p>
朱翊鈞聽完了整個故事,思慮了片刻說道:“秦王肯分食一羊與軍卒,太子鳳舞鸞歌翠輿雕輦,人心向背,莫過如是。”
</p>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p>
“陛下英明。”張居正滿是欣慰,小皇帝聽懂了他的意思,這是最好的,他不奢求小皇帝能夠像李世民一樣的英明神武,但他很希望皇帝陛下不要窮奢極侈、造作無端。
</p>
大明真的經不起一個昏主折騰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