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六十八章 斷鹽、斷棉、裡挑外撅(第2頁)

    王一鶚搞得立碑,真的是讓勢要豪右頭皮發麻。

    “其實,臣和凌總督都知道一件事,我們都是流官,都是山東的過客,不是本地人,所以不在局中,我們看得很清楚,密州市舶司、山東,甚至整個大明,就只有這一次機會,衝上去了,密州市舶司如火如荼,盤活整個山東,大明涅槃。”

    “衝不上去,也就如此了,被淘汰了,歷史不會再給我們機會。”

    這個我們,包括了王一鶚、凌雲翼、殷正茂,也包括了大明皇帝在內的所有大明人,歷史不會再給大明一個機會了。

    矛盾說是起起落落,那是將時間線拉長,但將時間線拉短到眼下,開海的東風就這麼多年,錯過了,就只有落落落了,世間從無兩全法,凌雲翼殺人,王一鶚立碑,固然讓一些人恨得咬牙切齒,但密州富了,山東富了,這就是結果。

    這就是政治決心和政治擔當,該當機立斷的時候,絕不猶豫,因為這樣那樣的事兒去扯皮,扯來扯去,最後一事無成,該抉擇的時候就要抉擇。

    朱翊鈞登高望遠,看著膠州城,空氣的能見度不高,朱翊鈞沒有看到大海,但他看到了連綿不絕的工坊,圍繞著海貿建立了無數的工坊,道路四通八達,車輛絡繹不絕,人雖然很多,但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朱翊鈞看到了李成梁,這個寧遠侯又去逛窯子去了。

    等到李成梁回來的時候,海瑞特別不滿的找到了李成梁,讓他注意一下影響,畢竟李成梁是扈從陛下南下,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李成梁逛窯子,到最後損的都是陛下的面子。

    “我又不是不給錢,瞧你這話說的,跟我不付錢一樣,我跟你說啊,這倭國來的遊女,是真的賣力啊,她們弄了根繩子,綁緊了踩到上面,坐在上面,不停地彈到空中,然後做各種動作,引得陣陣喝彩。”李成梁說起了這次逛窯子的經歷,這是全新的體驗。

    膠州最大的青樓,正中間的戲臺上綁著七根繩索,由一個力夫,將身段柔軟的遊女舉到繩索上,繩索有一定的彈性,遊女就彈到空中去,各種各樣的動作,讓李成梁大開眼界。

    “海總憲覺得這七根繩子上有多少個遊女表演?”李成梁眉頭一挑,笑著問道。

    “七個?”

    李成梁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我跟你說,是二十八個,每根繩上,就有四個遊女,動作整齊劃一,當真是功夫了得!厲害,厲害!”

    現在青樓競爭也很激烈,沒點才藝,根本吸引不來顧客,畫舫因為在海上沒人管,玩的都比較兇,而地上的青樓為了吸引顧客,真的是手段盡出。

    競爭大,創意就多,才藝就多。

    李成梁的意思也很明確,他的確是去逛窯子了,但他多數時候都是在看才藝,他這個年紀,也沒有那麼多世俗的慾望了,這是一種姿態,自己沒有王天下的德行,不用打他的主意,無論是誰。

    海瑞聽明白了,他思考再三,才搖頭說道:“那一定要付錢,可不能鬧出笑話來,到時候青樓裡的老鴇追錢追到了宮裡去,那實在是有損國朝威嚴。”

    “曉得,曉得。”李成梁笑著說道:“我跟你說啊,這樓裡,還有好玩的,比如…”

    “寧遠侯自己玩吧,我還有事兒。”海瑞打斷了李成梁的話,選擇了直接告辭,他對青樓裡的才藝不感興趣。

    “送海總憲。”李成梁打了個哈哈,送別了海瑞。

    “侯爺,遼東來信。”一個家丁從陰影裡走了出來,將一封信送到了李成梁的手中。

    李成梁臉上的嘻嘻哈哈盡數褪去,他檢查了火漆後,將書信盡數看完,才面色凝重的說道:“沐浴更衣,去面聖。”

    遼東有情況。

    而此時馮保正在燕雲樓裡,低聲的跟著陛下說著什麼,說的就是遼東來了封信,送到了李成梁的手裡。

    李成梁離開了遼東,所有的活動都在東廠番子的眼皮子底下,遼東來信之事,馮保當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必管,寧遠侯自遼東長大,又在遼東建功立業,朕相信,他比朕更愛遼東。”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敲動了兩下,選擇了置之不理,這也算是一種信任,李成梁人都走了,他要是給新任遼東總兵王如龍下絆子,也有這個本事,但沒有收益。

    真的要體現遼東離了他玩不轉,那他就不該主動離開,大明皇帝反覆幾次讓李成梁回去,是他自己選擇留在京師,扈從南下的。

    燕雲樓,是大明皇莊在膠州的產業,和燕興樓、燕正樓一樣,算是連鎖的酒樓,這大酒樓不光是買酒,也做點別的生意,但接待皇帝的時候,自然不會做哪些礙眼的買賣。

    “陛下,寧遠侯求見。”一個小黃門匆匆的走了進來,俯首說道。

    “這說到就到了?宣。”朱翊鈞笑了起來,他笑是高興,自己的信任沒有錯付,李成梁沒有瞞著皇帝做什麼小動作的打算。

    李成梁來了,戚繼光也趕了過來,畢竟要對遼東戎事進行定奪,他這個大將軍還是必須在場的。

    王如龍剛到遼東,有些人不信任王如龍,畢竟王如龍沒有帶著他們勝利過,但李成梁作為老上司,有情況奏聞李成梁,算是一種習慣。

    王如龍需要證明自己,給他機會,他自己要中用。

    “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李成梁沒有廢話,直接將書信交給了馮保,轉遞陛下。

    “朝鮮國王,真的是好膽!”朱翊鈞看完了書信,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朝鮮國王李昖父子,在歷史上戲耍了萬曆皇帝,明明請大明出兵,說好的播遷到大明內附,萬曆皇帝下旨准許,到了戰爭結束,李昖玩了一出金蟬脫殼,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說當年說的話不算數,大明剛剛打完抗倭援朝,已經無力承接,被迫接受了這一苦果。

    “陛下,臣之錯也。”李成梁再拜,聲淚俱下的說道:“陛下啊,臣在遼東,沒有恩威並施,才讓蕞爾小邦輕視我大明,臣罪該萬死。”

    “寧遠侯,有沒有人說過你的演技真的很差?你這乾哭不掉淚,多少有點欠缺誠意了。”朱翊鈞擺了擺手說道:“起來說事,別動不動就學賤儒那套,罪該萬死,有罪的又不是你。”

    李成梁在遼東有土皇帝之名也有土皇帝之實,他不需要跟誰演戲,所以演技差很正常,硬要把朝鮮的不恭順,歸罪到李成梁沒有宣威朝鮮,是賤儒行為。

    和戚繼光的判斷一致,朝鮮國王的聯袂遼東諸部成功了,但這種成功,多少有點讓人啼笑皆非,是一個極為鬆散的聯盟,本來按照朝鮮的規劃,應該是要挑一個人當先鋒,進攻大明,試探下大明的虛實。

    但聯袂卡在了這一步,沒辦法繼續向下推進了,誰都不願意當那個排頭兵,這完全就是送死,各部認為朝鮮起的頭,朝鮮第一個做,朝鮮卻無論如何不肯,大明又沒打他,出師無名搪塞了過去。